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鹤冲天 柳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鹤冲天

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这首词是柳永参与进士科考落第之后,抒发牢骚感慨之作,它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性格,关系到作者的生活道路,是一篇重要的作品。南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六里有一则记载,与这首词的关系最为直接,略云:仁宗留意儒雅,而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传播四方,尝有《鹤冲天》词云云,及临轩放榜,特落之,曰:“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其写作背景大致是:初考进士落第,填《鹤冲天》词以抒不平,为仁宗闻知;后再次应试,本已中式,于临发榜时,仁宗故意将其黜落,并说了那番话,于是作者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可见这首词曾经给他的仕途经历带来很大的波折。

全词相当充分地展示了柳永的狂傲性格。“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考科举求功名,开口辄言“龙头”,他并不满足于登进士第,而是把夺取殿试头名状元作为目标。落榜只认作“偶然”, “见遗”只说是“暂”,其自负可知。他把自己称作“明代遗贤”,这是颇有讽刺意味的。仁宗朝号称清明盛世,却不能做到“野无遗贤”,这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就是他所要嘲讽的。但既然已被黜落,又“如何向”呢?即走什么样的生活道路呢?“风云际会”,施展抱负,是封建时代士子的奋斗目标,既然“未遂风云便”,理想落空了,于是他就转向了另一个极端,“争不恣狂荡”,表示要无拘无束地继续过自己那种为一般封建士人所不齿的流连坊曲的狂荡生活。“偎红倚翠”、“浅斟低唱”,就是对“狂荡”的具体说明。柳永这样写,是恃才负气的表现,也是表示抗争的一种方式。科举落第,使他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只有以极端对极端才能求得平衡。他毫不顾忌地把一般封建士人感到刺目的字眼写进词里,恐怕就是故意要造成惊世骇俗的效果以保持自己心理上的优势。还应看到,“烟花巷陌”在封建社会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当时的客观事实,而涉足其间的人们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情况。柳永与一般“狎客”的不同,主要有两点:一是他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只是寄情于声妓,并非沉湎于酒色,这一点,他后来登第为官的事实可以证明;二是他尊重“意中人”的人格,同情她们的命运,不是把她们当作玩弄对象而是与她们结成风尘知己。可见,柳永的“狂荡”之中仍然有着严肃的一面,狂荡以傲世,严肃以自律,方能不失为“才子词人”。

这首词,真切细致地表述了柳永落第以后的思想活动和心理状态。“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言得失何干,虽是白衣未得功名,而实具卿相之质,这是牢骚感慨的顶点,也是自我宽慰的极限。这些话里已经出现了自相矛盾的情况,倘再跨越一步,就会走向反面去了。“何须论得丧”,正是对登第与落第的得与丧进行掂量计较;自称“白衣卿相”,也正是不忘朱紫显达的思想流露。柳永把他内心深处的矛盾想法抒写出来,说明落第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多么深重的苦恼和多么烦杂的困扰,也说明他为了摆脱这种苦恼和困扰曾经进行了多么痛苦的挣扎。写到最后,柳永好像得出了结论:“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谓青春短暂,怎忍虚掷,为“浮名”(即登第为官)而牺牲赏心乐事。其实,这仍然是他一时的负气之言。但这两句词竟使仁宗耿耿于怀,哂斥柳永“何要浮名”,正是以浮名相要胁,柳永顺势自称“奉旨填词”,其实是对皇帝的大不顺从、大不恭敬,但作为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最终还是脱离不开科举功名这条生活道路,后来他改了名字再去应考,才中了进士。

(王双启)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