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鹊桥仙(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赵以夫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鹊桥仙

赵以夫

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竹边荷外再相逢,又还是、浮云飞去。 锦笺尚湿,珠香未歇,空惹闲愁千缕。寻思不似鹊桥人,犹自得、一年一度。

这是一首为友人写的伤离之作。秀不在句而在神,浓在情而不在墨。

先写初逢情事:“翠绡心事,红楼欢宴,深夜沉沉无暑。”——时在初秋,天凉暑退,夜色沉沉。在她的小楼中,在七夕的宴席上,她偷偷地赠给他一条碧色的丝巾,表达她内心的情意。依内容次序,三句宜当逆读,词中这样安排,既使句子顿挫有味,亦能突出“翠绡”一语。翠绡是疏而轻软的碧绿色的丝巾,古代女子多以馈赠情人。秦观《八六子》词“素弦声断,翠绡香减”,也写由翠绡而忆及爱恋的女子。翠绡传情,故夜宴亦倍添欢乐,天气也仿佛格外清爽。总之,那天晚上他沉浸在欢乐与幸福之中,一切都完整地、永久地保留在他心上。“欢宴”二字,写场面、气氛,烘托出恋人当时的欢乐与幸福。“欢宴”与“翠绡”句对照,说明:她在“欢宴”的大庭广众之中偷偷赠物传情,她爱得是那样深,那样急切,简直有点忘乎所以。“深夜”一句,既写出时间、天气,亦暗点“七夕”。

次写“再相逢”:“竹边荷外再相逢”——这是暗通情愫之后的一次幽会,地点在荷塘附近的丛竹旁边——一个美丽而幽僻的处所。前者席上初逢,虽有灵犀一点,也只能借物传情,这回则可以尽情地互诉衷曲了。但是,这句毕竟只写了竹韵荷风的谈情说爱的环境,留下许多空白,让读者去联想和补充。以上写两次欢会,以“再”字相连,层次清楚,联系紧密。“又还是、浮云飞去”——相会匆匆,逝如浮云。“又还”句,透出无可奈何之情,令人顿生惆怅。这两句结束往事的回忆,逗出下片的千缕闲愁、无限情思。

“锦笺”二句,睹物怀人,叹惋无尽。锦笺,精致华美的信纸,是她捎来的信笺。珠,珍珠镶嵌的首饰。当是“再相逢”时的赠物。二句饱含别后相思之情,令人落泪。一“尚”、一“未”,写记忆犹新,前情在目,上承情事,下启愁怀。锦笺墨迹未干,珠饰还散发着她的香气,而往事浮云,旧情难续。万种愁怀,由“空惹”一句道出。为什么说“空惹”?或许是信物尚存,难成眷属,或许是旧情未泯,人已杳然吧!总之,这是封建社会常见的爱情的悲剧。悲剧已成,“锦笺”“珠香”,于事无补;“闲愁千缕”,也是自寻烦恼罢了。

但是,惹出“闲愁千缕”的,不仅是她的所赠,还有七夕这个敏感的夜晚以及跟它有关的神话传说。《荆楚岁时记》:“傅玄《拟天问》云:‘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牛郎、织女一年一会,已属不幸,而她们还不能像牛郎、织女那样,该是多大的不幸啊!结拍以牛女反衬,既切合题意,亦深化了主题。

要之,上片写欢情,下片写离恨,中间用“又还”句过渡,铺排得体,结构紧密。上下两片互相映衬,中心十分突出。全词笔淡而情浓,是篇较有特色的作品。

(梁鉴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