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鹊桥仙 谢薖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鹊桥仙

谢薖

月胧星淡,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锦楼不到野人家,但门外清流叠嶂。 一杯相属,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人间平地亦崎岖,叹银汉何曾风浪!

北宋后期江西临川的“二谢”——谢逸和谢薖,一向以乐志不仕,高风亮节,为人所称;诗歌亦有名当时,被人列入江西诗派。谢薖是谢逸的从弟,其诗文集《竹友集》中存词十多首,数量虽少,但被人称为“尤天然工妙”(张泰来《江西诗社宗派图录》),可见具有相当的功力。

这首《鹊桥仙》,咏的是七夕的事,但不是像一般同类诗词那样感叹牛郎织女的别多会少,也不是像秦观那首同调的词作那样,礼赞两位仙人的“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是触景生情,抒发自己失去伴侣的悲哀。

词从即景写起。“月胧星淡”三句,写七夕所见天空景象,并及七夕传说。七夕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节日,《艺文类聚》卷四引后汉崔寔《四民月令》云:“七月七日,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祈请于河鼓(星名,即牵牛星)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正白气,如地河之波,辉辉有光曜五色,以此为征应,见者便拜乞愿,三年乃得。”这就是七夕天上牛女相会和民间乞巧习俗的早期记载。至于牵牛、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东西,只准每年七夕相会一次,传说就更早,《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一首即咏其事。后来又发展为乌鹊填桥之说。七夕这一晚,当阴历七月的上旬,月相为上弦,其状如弓,光线本来就不太亮,当云彩遮蔽时,从地上望去,月亮就更显得朦朦胧胧,而星光也就显得暗淡了,故曰“月胧星淡”。这时候,作者想起了今夕是双星渡河之夕,于是便写出了“南飞乌鹊,暗数秋期天上”两句,以咏其事。古代观念,男女相会,总免不了有一点羞涩;不管是恋人还是夫妻,神仙还是凡人。故“月胧星淡”,也就是最好的相会环境。这几句,在叙事、写景之外,还蕴含着对牛女相会的歆羡、赞美之意。

“锦楼不到野人家”二句,写自己在此佳节中的情况。“锦楼”句是说没有庆节摆设。《东京梦华录·七夕》载:“至初六日、七日晚,贵家多结彩楼于庭,谓之乞巧楼。铺陈磨喝乐(梵语译音,或写作魔合罗,一种泥塑偶人)、花瓜、酒炙、笔砚、针线,或儿童裁诗,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谓之乞巧。”可见到了宋代,七夕已成为一个相当热闹的节日,庆节摆设是繁多的。“锦楼”即“彩楼”,总指节日铺陈。作者是个山野隐士,他不作此种铺陈,故曰“锦楼不到野人家”。眼前所对的,仅“门外清流叠嶂”(即青山绿水)而已。为什么这样呢?是因为“彩楼”为“贵家”所结,他这个山野人家办不起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们知道,七夕意义主要有二。其一,年轻妇女结彩楼穿针,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其二,恩爱夫妻向此对象征永恒爱情的神仙盟誓,祈求爱情的进一步净化与持久。如果无此两种需要,庆祝这节日来做什么呢?明乎此,我们对作者的独对“清流叠嶂”而不结“锦楼”乞巧,就思过半了。这两句,充分透露出作者心情的枯槁孤寂,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用这样的句子来结束上半阕是高明的,因为它能够引起读者进一步探究作者心灵秘密的意愿,为下片带来抒情叙事的广阔余地。

过片紧承前文,进一步敞示心灵的创痛。“一杯相属”三句,以沉痛的询问,抒发出丧失伴侣的悲哀。“一杯相属”,常有的表现。“佳人何在?不见绕梁清唱”,这是痛苦的呼喊:劝我以美酒、娱我以清歌的佳人不在了。——其中包括多少对前尘往事的追忆,对今日形单影只的伤心!从“绕梁清唱”句可看出,作者失去的那位“佳人”,本是一位歌女;后来大概成为他的姬妾吧,可惜事迹无传,我们已无法指实此姬为何人,与作者是何关系,曾有过多少绸缪缱绻了。词写至此,作者为什么不结彩楼以庆七夕,已得到了充分的解答,很好地呼应了前文。过片如此写法,是深得若即若离、不粘不脱之妙的。

结尾二句,以天上爱情的美满反衬人间爱情的不幸,返回牛女事作结。“人间平地亦崎岖”,同天上的牛郎、织女相比,有着多么大的差距!于是,作者最后唱出一句:“叹银汉何曾风浪!”银河里是不起风浪的,牛女的爱情,亘千万亿年以至永恒,不衰不灭。这是有力的反衬,弥觉人间的不美满,骨子里是突出作者自己的不幸。这一结束,议论而兼抒情,属于“情结”一类。它接触到一个普遍性、永恒性的感慨,耐人寻味。从结构上来说,它回应了开头,紧扣七夕话题,用作词的术语来说,叫做“拍合”,使全词显得圆融、完整。

这首词,触景生情,从双星转入说自己,又从自己转回说双星,都自然流畅,妙合无间,如大匠运斤,得心应手,而总的为抒发凄凉哀惋的丧偶之情服务,其艺术成就是相当高的。

(洪柏昭)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