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剔银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范仲淹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剔银灯

范仲淹

与欧阳公席上分题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 人世都无百岁。少痴騃、老成尪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

〕 ① 席上分题:古人往往在酒席上拟一些题目,分别赋诗填词,以助酒兴。 ② 蜀志:晋陈寿撰《三国志》,全书由《魏志》《蜀志》《吴志》三部分组成。 ③ 争:怎。 ④ 刘伶:西晋狂士,嗜酒。《世说新语·任诞》载伶妻谏其戒酒,伶诈言不能自禁,须对鬼神发誓。其妻遂供酒肉于神位前。伶却誓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誓罢便饮酒食肉,颓然已醉。按:刘伶的狂饮任诞,实是对政治黑暗的一种消极反抗。 ⑤ 都:总。 ⑥ 騃:呆。 ⑦ 尪悴:衰弱貌。 ⑧ 些子:一点儿。 ⑨ 浮名:古人发牢骚时,每称功名为浮名。 ⑩一品:唐宋时官分九品,一品是最高的级别。

范仲淹是北宋豪放词派的先驱,其词今虽仅传五首,但在题材方面有新的开拓,在风格方面也有新的探索。本篇就是一个特例。它写的是对历史的评价,对人生的看法,可谓“重大主题”。当我们看腻了婉约派笔下那些风云气短、儿女情长的艳词,一旦读到这首“别调”的作品,颇有新鲜之感。然而,作者尚未完全摆脱词为“小道”、“末技”的世俗之见的影响。因此,他在创作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时,态度是严肃的,采用的也是古文这种文人心目中比较“高贵”和“正经”的体裁。而在与老朋友一起喝酒、无拘无束地闲聊白话时,则不免戏作小词了。这就决定了本篇的风格必然是戏谑的。“重大主题”而又出之于“游戏之笔”,于是我们看到了完全不同于《岳阳楼记》里的另一位范仲淹。

此词纯用口语写成,文字并不难懂。上阕大意是说:昨天夜里读《三国志》,不禁笑话起曹操、孙权、刘备来。他们用尽权谋机巧,不过是枉费心力,只闹了个天下鼎足三分的局面。与其像这样瞎折腾,还不如什么也别干,索性和刘伶一块儿喝他个醺醺大醉呢。下阕则化用了白居易《狂歌词》的诗意。白诗云:“五十已后衰,二十已前痴。昼夜又分半,其间几何时!生前不欢乐,死后有余赀。焉用黄垆下,珠衾玉匣为?”范词则曰:人生一世,总没有活到一百岁的。小的时候不懂事,老了又衰弱不堪。只有中间一点点青年时代最可宝贵,怎忍心用她来追求功名利禄呢?就算做到了一品大官、百万富翁,请问能躲过老冉冉其将至的自然规律么?

全篇笔调很诙谐,尽是俏皮话。读来风趣得很,但想想却很失望,像这样赤裸裸宣扬消极无为的历史观、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一派颓废情绪的作品,还选它、赏析它干什么?本来大家对范老夫子还颇有几分崇敬,读了这首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威信整个儿扫地,如选历史名人,谁还肯投他的票!——且慢,以人废言尚且不可,又怎能以言废人?我们还是全面考察一下他的实际为人和创作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吧。

据《宋史》本传,词人年轻时锐意进取,刻苦攻读,昼夜不息,冬日疲惫时则以冷水沃面,饮食不继则啜糜粥。中进士后,无论在地方抑在朝廷供职,他都敢于指斥时弊,为民请命,多有善政。所得俸禄,每用以招待慕名前来问学的四方之士,而自家子弟却只有一套出客的衣服,须易衣出门。即使后来做到执政大臣,家中无客时,他也“不重肉”(不吃两样肉食),节余的薪俸全拿到家乡去购置“义庄”,赡养族人。但这样一位仁人志士,却屡遭小人诬陷,两度被排挤出朝。仁宗景祐三年(1036)贬官那次,欧阳修虽不认识他,却站出来为他打抱不平,结果也受到贬为夷陵县令的处分。庆历三年(1043),词人回朝当上了参知政事(副宰相),主持“新政”(即政治革新),这时欧阳修也已回京,成为他的重要帮手和莫逆之交。“新政”因遭守旧派官僚们的阻挠,不久即告失败,词人遂于庆历五年(1045)再次贬官离京。本篇是“与欧阳公席上分题”之作,当即写于这两三年二人在朝共事之时。弄清了这一点,再来读这首词,我们就恍然大悟了:原来,它是词人因政治改革徒劳无功而极度苦闷之心境的一个雪泥鸿爪式的记录。胸中有块垒,故须用酒浇之。愤激之际,酒酣耳热,对着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发牢骚、说醉话,岂可当真?套用《红楼梦》开卷诗的句格,我们不妨说此词“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若云不健康,便失其中味”!要之,不能把它当作范仲淹这位大政治家的历史观和人生观来读,而只能把它看成一面“哈哈镜”,根据其中扭曲了的作者自我形象,去还他的庐山真面目。果真作如是观,则此词里的范仲淹,仍是《岳阳楼记》里的范仲淹。范仲淹的形象,并没有因为发几句牢骚便有所损害,正相反,这几句牢骚倒使得他有血有肉,有强烈的个性,不惟可敬,而且可爱了。

只在词中求词,往往不解其词。要想深得一篇词作的三昧,更须知人论世,于词外求之。这就是此词的启示。

(钟振振)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