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少年游 齐天乐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少年游

齐天乐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笙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关于这首词有一则本事:“道君(宋徽宗)幸李师师家,偶周邦彦先在焉,知道君至,遂匿于床下。道君自携新橙一颗,云江南初进来,遂与师师谑语。邦彦悉闻之,隐括成《少年游》云。”(张端义《贵耳集》卷下)其事确有与否一向有人怀疑(如清吴衡照《莲子居词话》卷一),王国维辨其必无。无论创作缘起如何,文学作品毕竟不同于生活情事的照搬。就这首词而论,词中人物便只是一对秋夜相会的情人罢了。词属双调,意分三层,主要从女方着笔。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一层。写情人双双共进时新果品,单刀直入,引读者进入情境。“刀”为削果用具,“盐”为进食调料,本是极寻常的生活日用品。而并州产的刀剪特别锋利(杜甫:“焉得并州快剪刀”),吴地产的盐质量特别好(李白:“吴盐如花皎白雪”), “并刀”、“吴盐”借用诗语,点出其物之精,便不寻常。而“如水”、“胜雪”的比喻,使人如见刀的闪亮、盐的晶莹。二句造型俱美,而对偶天成,表现出铸辞的精警。紧接一句“纤手破新橙”,则前二句便有着落,决不虚设。这一句只有一个纤手破橙的特写画面,没有直接写人或别的情事,但“潜台词”十分丰富:谁是主人,谁是客人,谁招待谁等等,读者已能会心,作者也就不多说了。这对于下片一番慰留情事,已具情节的开端。手是纤纤的玉手,初得之新橙,与如水并刀、胜雪吴盐,组成一幅色泽美妙的图画。“破”字清脆,运用尤佳,与清绝之环境极和谐。三句纯是物象,却能传达一种爱恋与温情,味在品果之外。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又一层。先交代闺房环境,用了“锦幄”、“兽烟”(兽形香炉中透出的烟)等华艳字面,夹在上下比较淡永清新的词句中,显得分外温馨动人。“初温”则室不过暖,“不断”则香时可闻,既不过又无不及,恰写出环境之宜人。接着写对坐听她吹笙。写吹“笙”却并无对乐曲的描述,甚至连吹也没有写到,只写到“调笙”而已。此情此境,却令人大有“未成曲调先有情”之感。“相对”二字又包含多少不可言传的情意。此笙是女方特为愉悦男方而奏,不说自明。此中乐,亦乐在音乐之外。

上片两层创造了一个温暖馨香的环境,酝足了依恋无限之情,为下片写分别难舍作好铺垫。上片写到“锦幄初温”是入夜情事,下片却写到“三更”半夜,过片处有一跳跃,中间省略了许多情事。“低声问”一句直贯篇末。谁问?未明点,读者从问者声口不难会意是那位女子。为何问?也未明说,读者从“向谁行宿”的问话自知是男子的告辞引起。写来空灵含蓄。挽留的意思全用“问”话出之,更有味。只说夜深(“城上已三更”)、路难(“马滑霜浓”)、“直是少人行”,只说“不如休去”,却不直道“休去”,表情措语,分寸掌握极好。“言马言他人,而缠绵偎依之情自见,若稍涉牵裾,鄙矣。”(沈谦《填词杂说》)这几句不仅妙在毕肖声口,使读者如见其人;还同时刻画出外边寒风凛冽、夜深霜浓的情境,与室内的环境形成对照。则挽留者的柔情与欲行者的犹豫,都在不言之中。词结束在“问”上,结束在期待的神情上,意味尤长。恰如毛稚黄所说:“后阕绝不作了语,只以‘低声问’三字贯彻到底,蕴藉袅娜。无限情景,都自纤手破橙人口中说出,更不别作一语。意思幽微,篇章奇妙,真神品也。”

词中所写的男女之情,意态缠绵,恰到好处,可谓“傅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不沾半点恶俗气味;又能语工意新,“香奁泛话吐弃殆尽”(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六),的确堪称“本色佳制”。

(周啸天)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5: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