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严羽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满江红

严羽

送廖叔仁赴阙

日近觚棱,秋渐满、蓬莱双阙。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把酒送君天上去,琼琚玉珮鹓鸿列。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 天下事,吾能说;今老矣,空凝绝。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不洒世间儿女泪,难堪亲友中年别。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严羽词作今只存两首,这是其中较好的一首。

本词是作者送友人廖叔仁去京城朝廷中担任官职时所作。廖叔仁,生平不详。阙,宫阙,这里指南宋朝廷。南宋京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觚棱,宫殿的屋角瓦脊。蓬莱,传说中的海上神山,阙,宫殿前高耸的门观。这里蓬莱双阙借指京城宫殿。“日近”两句是说临安的宫殿巍峨,高高的觚棱仿佛接近红日,宫廷一带秋色也颇浓了。临安附近,钱塘江每年阴历八月涨潮,极为壮观。“正钱塘江上,潮头如雪”点明时间地点,说廖叔仁于秋天去京城临安。天上,指朝廷。琼琚玉珮,佩带的玉饰。古代上层阶级人士身上常佩带玉制的装饰品。《诗经·郑风·有女同车》:“将翱将翔,佩玉琼琚。”鹓,即鹓雏,古代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鸿,大雁。古人因这两种鸟飞行时排列得很有次序,故用以比喻排列在殿廷上朝见皇帝的大臣。这句是说廖叔仁在京城做官,将要参加百官行列朝见皇帝。丈夫儿,就是大丈夫,这里因声调关系(第二字须用平声)改用丈夫儿。“富贵等浮云”,不慕富贵,视若浮云。《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处化用其语。这两句勉励廖叔仁,说大丈夫应当不贪求富贵,而要看重名誉节操。

“天下事,吾能说”,是说自己也能谈论国家大事,表明作者关心国家大事,有见识,有主张。“今老矣,空凝绝”,是说自己政治抱负和才能不能施展,如今垂垂老去,留下的只是满怀愁绪了。凝绝,非常忧伤的意思。唾壶,承受唾液的壶。缺,破损不完整。“唾壶歌缺”,用东晋王敦的典故。《世说新语·豪爽》载:王敦每逢酒后,诵读曹操的《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歌咏,一边用如意打击唾壶作节拍,壶口因而全部破损。这里说自己面对凄凉的西风,也像王敦那样,酒后歌唱曹操诗句,表示他虽已到垂暮之年,仍有报国的雄心壮志。“不洒世间儿女泪”,不愿像世间小儿女那样在分别时哭泣洒泪。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此处化用其语。可是,“难堪亲友中年别”,人到中年以后,与至亲好友分别,情绪毕竟是难堪的。《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安)语王右军(羲之)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此处用其典。结句说:与廖叔仁分手后,若问相思之情何如,只要今后在镜中看到满头萧萧白发,便可说明愁绪之深了。

本词上片着重叙事,写廖叔仁于秋天去临安朝廷任职,并勉励他要重名节而轻富贵;下片着重抒情,慨叹自己关心国事,有政治抱负,虽年老不变,但仕途失意,最后抒发与廖叔仁分手的伤感。严羽一生主要活动在南宋理宗时代(1225—1264)。理宗端平元年(1234),宋人与蒙古联合攻金,金亡。宋师乘机收复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京洛阳。不久蒙古兵南下,宋人又放弃汴梁、洛阳。端平三年,北方军事重镇襄阳,因守将王旻、李伯渊叛降蒙古,也失守了。这几年南宋在蒙古军事压力下节节失利,是南宋后期的大事,也是南宋即将灭亡的前奏。严羽对此非常忧愤,在他的《北伐行》《四方行》《有感六首》等诗作中均有反映。《有感其一》有云:“巴蜀连年哭、江淮几郡疮。襄阳根本地,回首一悲伤。”写得是很沉痛的。这首《满江红》词中“天下事、吾能说”以及“对西风慷慨、唾壶歌缺”等句,则是用比较概括的语言来表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担忧和悲愤。南宋时代,朝廷内部党派斗争复杂,士人为了追求官位,往往趋炎附势。词中“丈夫儿”句勉励友人注意名节,也表现了作者鲜明的政治态度。

全词写得气势豪迈,风格雄壮。上片描绘临安宫殿巍峨,并以钱塘怒潮作陪衬,朝班整齐肃穆,显得形象雄伟,境界开阔。殿以“丈夫儿”两句,劝友人砥砺名节,情怀慷慨,语言峭劲有力。下片先诉说自己有政治见识和才能,志虽不伸,但雄心未已。词中连用的四个简短劲直的三字句,形成了短促顿挫的语气,从而更有效地表达了作者的这种矛盾、焦急的心情。“对西风”两句,借典抒情,慷慨悲歌,壮怀激烈,是这首词豪迈雄健格调的最高点。末尾仍回到送别的本题上来,表现了送别的伤感,但仍然气豪笔健。“不洒”两句,化用成语典故,又是对偶句,文字流畅生动,不露斧凿痕迹,显示出锻炼语言的功力。

(王运熙)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