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梅花引

蒋捷

荆溪阻雪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风拍小帘灯晕舞,对闲影,冷清清,忆旧游。 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梦也梦也,梦不到,寒水空流。漠漠黄云,湿透木棉裘。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

荆溪在今江苏宜兴,流入太湖。而蒋捷就是宜兴人,他这次乘舟沿荆溪而行,或者是离家外出,或者是从外地返回家乡,途中为雪所阻,泊舟荒野,空寂无聊,怀旧之情,油然而生,于是写了这首词,描述当时的心境。

词人设想奇,落笔也奇。开头不写风雪,不写溪流,也不写泊舟的经过,而是创造幻象,以虚写实。“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留”指的是乐意羁留,“身留”则是出于被迫,无可奈何!词人途中遇雪,不能继续航行,才泊舟于岸边,自然不是“心留”。这意思本可用答问的方式表现出来,但词人回避正面作答,继续让白鸥发问:“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锁眉头”三字以形示情,并且由问者(白鸥)的眼中看出,口中说出,不只深婉,尤其鲜明,远非自我表白可比。显然,白鸥是词人寄托心情的意象。托物言情,有拟物为人之法,使物成为人(作者)的化身。如苏轼《卜算子》中的“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就以孤鸿自拟,用来抒发孤高自赏的情怀。这首词却很特别,作者阻雪的心情虽是通过白鸥来表达的,但白鸥却不是作者的化身,它的心情也和作者不一样,甚至相反。从它说话的语气可以看出,它惯于生活在风雪之中,激流之上。这就和作者的情绪构成强烈的对比,从而起到有力的烘托作用。由此可知,作者描写白鸥,旨在深化意境,不只追求表现手法上的新奇而已。

白鸥的问话提携下文,笼罩全篇。实际上后面的描述都是围绕着“何事锁眉头”一语展开的。

词由舟内到舟外,逐次展示寒冷凄清的境况,突出一个“愁”字。晚上,冷风拍打着小小的帘幕,钻进船舱,把灯火撩拨得跳荡不已,那环形的光晕连同我身边的影子,都在不安地摇曳着,使我感到格外孤独冷清,情不自禁地想起昔日的游伴来。游伴啊游伴,不知你可还健在?回忆当年我们结伴而游,多么欢乐自在!那坐落在花丛旁的小楼,那穿行于柳荫之下的轻舟,一切的一切,都梦幻般地消逝了。我真想做一个梦,重温旧日的欢欣。但冷风、寒水、黄云、白雪,搅扰得我片刻也不得安宁,连那木棉(即棉花)裘都湿透了,哪里还能入睡!梦自然也做不成了。“梦不到,寒水空流”, “寒水空流”除了衬托出佳梦难成的空虚绝望心境,还隐含“彼虽奔流不息,却不能载我而去”的怪罪之意。词人念旧怀远之情,也像荆溪流水那样悠悠难尽。风雪漫天,欲去不能,自然愁苦万分。“都道无人愁似我”,又是奇笔。孤舟之上,黑夜之中,陪伴自己的唯有灯与影而已,有谁来说这样的话?况且是“都道”,好像人数还不少,他们从何而来?显然,这是一种设想,一种变主观为客观的表现手法。以人写己,可以不受或少受拘限,故而比较容易尽情尽意。“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用对比映衬的手法极写天气寒冷。梅花是冬天开放的花,有着傲雪的精神,它应该是不怕冷的,但今夜的雪是如此之大,天气是如此之冷,连不畏寒的梅花也禁受不住,像我一样深深地沉浸在愁苦之中。全篇只在临近结尾处出现一个“雪”字,用以点题,极俭省地画出了这首词的“眼睛”。

这首词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流动自然。开头一连串的发问,凌空作势,如飞瀑悬流,奔腾而下,迅疾非常,不可暂止。后面不论写景抒情,多用短句(三字、四字句最多),一韵(平声尤韵)到底,节奏明快,音响清越。全篇以抒情为主,辅以写景,景为情设,情因景显,这样就不致因描摹景物而妨碍感情流水的奔泻,读来一气贯注,情辞畅达。其间有一些词语(如心留、旧游、梦也)重叠运用,上下勾连,回环跌宕,有如冲波逆折,宛转生姿。

清人刘熙载对蒋捷词推崇备至,誉之以“长短句之长城”。但他说:“蒋竹山词未极流动自然,然洗练缜密,语多创获。”(《艺概》)用他的话来分析评价这首词,就不免有所歪曲,可见他对蒋词的评论也有以偏概全的弊病。今人胡云翼认为“写作方法和风格的多样化,也是竹山词的特征之一”(《宋词选》)。词论家们对蒋捷的词风各执一说,原因盖出于此。

(朱世英)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4: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