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满江红 段克己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满江红

段克己

遯庵主人植菊阶下,秋雨既盛,草莱芜没,殆不可见。江空岁晚,霜余草腐,而吾菊始发数花,生意凄然,似诉余以不遇,感而赋之。因李生湛然归,寄菊轩弟。

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段克己是金末元初著名诗人,自幼有才,与弟段成己皆以文章擅名,被时人目为“二妙”。金朝末年,政治衰败,社会动乱。他怀着对金王朝的愚忠,既悲悼它的崩溃,又深感自己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于是寄情于岁晚菊花,希望能够在严峻的政治环境中,孤标特立,保持晚节。从这首词的序言可见其并非单为菊花而发,而是以花喻人,寄意遥深,聊以自勉并劝慰其弟。

发端三句,首先展示了一幅秋天雨后的荒园图。“律残无射(yè)”,点明时令为秋九月。《礼记·月令》说:“季秋之月,律中无射。”秋天是肃杀的季节,历代文人墨客咏秋之作往往凄凉悲怆,多有身世之慨。试看这幅图画:秋风萧瑟,秋雨无情,百花为之凋零,荒园杂草丛生。读此三句,似有冷风钻袖,凉意入心。以此开端,既深曲委婉地透露了词人悲凉凄苦的情怀,又使人自然联想到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不正像凛冽的秋风,一阵紧一阵地向词人心头袭来吗?这几句,不仅交代了花的生活环境,也为全词定下了凄清的基调。接下来,寥寥数字,轻轻一转,写初开菊花的鲜嫩可爱。“英英鲜质”,既写出了它艳丽的色彩,娇嫩的质地,又活现了它生机盎然、蓬勃向上的神态,形象十分生动。风雨摧残了百花,可疏篱下,无人顾惜的菊花却偏偏开在此时,而且开得如此娇艳。这和“雨后荒园”的环境气氛形成鲜明的对照。“此花能保”四字,除了流露出对花不逢时尚能自保的欣慰外,更隐含着对岁月无情、寒风何急的担忧。细细品味,这“欣慰”和“担忧”与其说是在花,毋宁说是在人。作者正是借花写人,表达出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洁身自保的追求和对形势的忧虑。接下来“盈把”二句,由菊花而想到陶渊明和屈原,这本是十分自然的。陶渊明一生爱菊,“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萧统《陶渊明传》)。屈原在《楚辞》中也多次赞菊,“夕餐”即据其“夕餐秋菊之落英”句而来。但这里词人却绝不仅仅是因花怀人,而是借古代高洁之士来表达自己的精神追求。陶渊明、屈原生活的时代去词人已远,可是,他们与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却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动乱的社会、严酷的形势对孤傲正直的知识分子无疑是极为沉重的压力。他们却并没有屈服于压力,而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反抗险恶的现实,留下了千古英名。这里,段克己显然是以他们高尚的节操来激励自己,追求一种与他们一样的理想和精神境界。上片最后三句忽又一收,由怀古自勉回到凄冷的现实之中。“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花开花落本是平常的自然现象,多情的文人却常常由此生发许多联想,借以表达种种不可名状的自伤之情。此处便是如此,看似惜花,实则自惜,出语虽极简淡平易,却又自然流露出生不逢时的无限哀惋。综观上片,处处写菊花,但却无处不寄寓着词人的身世之感。

下片全从杜甫《秋雨叹》三首的第一首化出,由花写到人。“堂上客,须空白”,即杜诗“堂上书生空白头”句意。在这里,词人首先哀叹岁月匆匆,少年书生已成白发衰翁。往事如烟,功名未就,自然容易引起对已逝时光的追怀。以下几句便以无限怅惘的心情追怀畴昔。“都无语”是把花和人放到一起来写,二者互相比拟、映衬,浑然一体,顿觉花似乎有了人的情感,而人也正和花一样,被迅速逝去的时光潮流抛置于无人顾惜的荒滩。往下“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两句,用一“恨”字领起,写尽了对已逝黄金年华的怀念和对时光虚掷的无限遗憾和惋惜。重阳是菊花全盛之日,这里当是指自己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段克己青年时代充满豪气,曾经幻想以自己的才智效力于朝廷,但是腐败的金王朝此时已分崩离析,蒙古大军压境,覆灭只在旦夕之间。抚今追昔,词人自然情不能已。此刻,他默默怀旧,思绪万千,却无言道出个中悲凉。这难以言传的苦衷,通过极朴实的语言含蓄蕴藉地表现出来,显得更加凄凉悲怆,委婉动人。“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即杜诗“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句意,杜诗中的“汝”,是指决明,这首词中则指菊花,“飒飒凉风吹汝急”包含有对世事变迁的慨叹,对时不我待的哀惋,怜花惜人的深情,与杜诗有所不同。词人好像在对菊花说话,仔细品味,又像在对自己说话;结合序言和“汝身”句看,更像在劝慰弟弟段成己:生逢乱世,定要自重自保。史书载,金亡后,段克己兄弟二人都不仕元。据此可知,他们兄弟正是以孤傲特立、洁身自好来相互勉励的。全词至此,情绪最为激昂,情感内涵也最为复杂、丰富。况周颐《蕙风词话》评论这两句“情深一往,不辨是花是人,读之令人增孔怀之感”,正是指出全词至此,菊花的高洁品性与词人的精神追求,菊花的零落憔悴与词人的身世之慨已完全融为一体。“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即杜诗“临风三嗅馨香泣”句意。这三句写得缠绵幽深。词人徘徊于花丛之中,顾花怀人,一种无可奈何的忧伤之情在流连徘徊的动作中表露无遗。“歌还泣”更是悲不堪言,情动于中必发之于外,长歌当哭,余情不尽。

这首词语言简淡朴实,节奏舒缓流畅,通篇以常语言深情,缓缓道来,意绪淡远含蓄而不显露奔放。化用杜诗亦如同己出,体现了清微婉约的风格。在用韵方面,与传统的《满江红》一样,押入声韵。入声字短促激越,词人的感情也因之在轻缓的节奏中,时有起伏跌宕。此外,以花写人,借物言情也表现得极有特色。上片字字写花,而又处处不离人;下片既写花也写人。通观全篇,花与人浑然一体,含蓄蕴藉,一往情深。

(李家欣)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