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柳梢青(灯花) 张林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柳梢青

张林

灯花

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 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

张林是南宋末年人,生卒履历不详。这首《柳梢青》是一篇咏物短章。油灯点燃时间一长,灯芯草就会结花,这是日常生活现象。古代诗词中描绘灯花奇巧形状的作品屡见不鲜,张林的这首词可谓新颖纤巧,饶有意味。

上片刻画灯花,连用五个比喻,穷形尽相地摹写不断变化的灯花所呈现的种种状态。“白玉枝头,忽看蓓蕾,金粟珠垂。”白玉枝,指白色的灯芯草。前两句说,在不经意间,灯芯忽然结花,它最初就像花蕾含苞待放那样。“金粟”,本是桂花的别名,这里形容灯花。韩愈《咏灯花同侯十一》云:“黄(指额黄之饰)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这个比喻在灯花描写上用得是最普遍的,一般人也就写到此为止,本词只是以它来描摹灯花初结成时的形状。下面三句,一句一个比喻,形容灯花的三种景象。“半颗安榴,一枝秾杏,五色蔷薇。”安榴,即石榴。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安国带回种子培植而成,故名安石榴。灯花越结越老,形状不断变化,它先是碎小如桂花,继而变成像绣球的石榴,再变成秾丽鲜艳的杏花,最后变得就像色彩驳杂的蔷薇花。“半颗”“一枝”“五色”,这三个数量词,从小到大,依次递增,既写出了灯花的变化过程,又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了它的各种状态。

如果说,上片尚是用实笔摹绘物色,描写灯花由初绽到盛开的过程的话,那么,下片则是以虚笔来称美灯花巧夺天工。“何须羯鼓声催。银釭里、春工四时。”羯鼓,用唐南卓《羯鼓录》记载的唐玄宗敲击羯鼓,催开含苞欲放的柳杏的典故。唐玄宗自夸人工巧夺造化。本词则与之相反相成。银釭(gāng,即灯。)里点燃的灯芯草会结花,它并不需要人工的催唤,好像其中自有造化的四时功能。作者从另一方面称赞银灯花具有造化之功。“却笑灯蛾,学他蝴蝶,照影频飞。”灯蛾扑火,蝴蝶戏花,两者本来了不相涉,但灯花却兼具两者的特点。作者将它们牵合起来,同时又侧重于花的方面,因此,运笔就从蝴蝶的角度落想。灯花既然是花,就应是蝴蝶戏嬉之物。可笑的是,灯蛾竟然学起蝴蝶来,不断地在灯花周围来去翻飞。作者以这种俏皮的玩笑口吻,揶揄灯蛾,灵巧传神地赞美了灯花的逼似群芳。

这首词善于运用博喻手法,写得新鲜纤巧,生动有趣。虽无深情远意,但在咏物词讲究比兴寄托,一般表现为笔致幽深、郁抑善感的南宋词坛上,可算是别具一格的清新之作。

(王锡九)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