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柳梢青

戴复古

岳阳楼

袖剑飞吟。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这是一首登临遣怀之作。

“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戴复古浪迹南北,与吕洞宾诗中所表现的气质有共通之处。这里借用来抒发自己壮游洞庭的情怀,一开始就树立了一个飘泊江湖的词人形象,并使词篇笼罩在豪迈飘逸的仙气中。“洞庭青草,秋水深深”,青草,湖名,是洞庭湖的一部分。八百里洞庭以浩瀚汪洋著称,这里作者只用“深深”二字,便轻轻撮出了它的特征。词篇至此,气象也更为开阔。此外,句中的“秋”字不单点明登楼时令,还以秋日多风和入秋百卉渐衰为下文“一快披襟”、“变尽人间”作铺垫,同时又与作者的苍凉胸怀相表里。“万顷波光”仍写洞庭:“秋水深深”专述其涵纳深邃,此句特表其醉人景色,两相配合,极见情致。“岳阳楼上,一快披襟”,用独立楼头、任风吹开衣襟的形象衬托自己的登楼豪情。宋玉《风赋》:“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自然,“一快披襟”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有风,更重要的还由于深深秋水和万顷波光的感染。总起来看,上片词风豪中带逸,作者登楼的快意在这里得到了有力发挥。

下片开始,词人笔锋陡转,“快”意顿生波澜:“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用不须携酒引出无人与共,感情凝滞曲折,章法也开始摇曳回荡。张炎《词源》说:“过片不可断了曲意,须要承上接下。”沈义父《乐府指迷》也说:“过片处多是自叙。若才高者方能发起别意,然不可太野,走了原意。”这首词上片写无边美景、惬然游情,下片叹人间多变、国事衰微,过片处直说此番登临不能尽兴——这有异于上片,可谓“能发起别意”。但作者写楼、写湖只是为了抒发兴废之叹,因而无人共饮几句正好把普通的登山临水引入创作“原意”——这种过变法应当算得上“才高者”的杰作。“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点明“不须携酒”的原因,揭破主题。戴复古生活在南宋后期,其时不但收复北方领土已经无望,就是南方的偏安局面也在风雨飘摇之中。所以词人面对“自古如今”岿然不动的“一点”君山,难免要想起备受欺凌的“偌大”中国。可是当时的上层人士或流连光景,或苟且度日,有谁能共饮作者之酒呢?由此可见上文的“不须携酒”几字包含着无限感慨,而这里的“变尽人间”实为振起全篇的关键:因为只有“人间”才是作者属意的所在,而正因为这个“变”字,作者也才由湖光山色联想到国家民族,进而感物伤怀的。

戴复古受业于陆游,作诗推尊“飘零忧国”的杜甫和“感遇伤时”的陈子昂,政治上怀有“击楫长江……为国洗河湟”(《满庭芳》)的远大抱负,艺术上提倡“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论诗十绝》)的创作原则,因而在宋末词坛上独具一番面目。以这首词为例,首先,它抒写登楼临水不忘国家兴亡的思想感情,这与当时词人寄情山水以逃避现实的作品迥然有别。其次,这首词一开始情调昂扬,颇有为眼前景所陶醉的意思,进入下片以后,先用无人共斟道出自己的孤独和苦闷,后以人间变尽点破忧国主题,有如千斛浓愁凝聚笔端,这种一波三折的谋篇方法也极新颖别致。最后,题旨虽在表现作者的深广忧虑,但篇中不仅毫无局促窘迫的影子,相反,还能把执著的爱国热情同超脱的仙风逸气结合成一个整体;同时词中的情绪虽然一再变化,但意脉始终不断,再加上流畅奔放的语句,天真自然的措词,形成了豪健轻快的特殊风格,这也是使戴复古词自名一家的重要因素。

(李济阻)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