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满江红 柳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满江红

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几许渔人飞短艇,尽将灯火归村落。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此词为因游宦泊船桐江作,抒写了作者厌倦仕途、渴望归隐的思想感情。

孤身行役,本来使人感到寂寞,天将暮时,又下起雨来了。暮雨初收,夜幕降临,泊船江边,江水是那样澄静,对面岛屿上,水蓼疏淡如烟,阵阵苇风,带来凉意。从下片换头,知“长川”即桐江,在今浙江中部,是钱塘江自建德市梅城至桐庐一段的别称。水蓼和芦苇都于秋天繁盛开花,可见时间是在萧瑟的秋天;雨后的秋夜,更使人感到清冷。“萧索”是风吹芦苇之声。开头六句写傍晚泊船情景,突出一个“静”字,时间、地点、景物,都显得无比凄清,烘托着作者无限凄凉的心情。

天更加黑下来,渔人们驾着小舟,匆匆回到村落中去;那舟上的点点灯火,闪耀在夜空里,映照在江水中,在黑暗中向前飞行。“几许”犹云多少。黑暗中,一切都看不见,惟见灯火闪烁,才知道这是渔舟,“尽将灯火”四字,极得渔舟夜归之神理。这两句在景、情两个方面,都同上面形成对比。上面写静景,这里却是动景;但这里的动,却更加反衬出整个环境的静寂,因为在静寂黑暗中,飞动的灯火才显得特别鲜明。渔人带着一天的劳动果实回到家中,心情是喜悦的,“飞短艇”的“飞”字,就表现出他们的喜悦心情,这又更加反衬出在外漂泊的作者的孤独和凄苦,从而自然引出过拍三句。“回程”指由原路回去。渔人家庭生活的欢乐,使作者更加感到自己的漂泊之苦,渴望结束这种羁旅行役生活,回去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

下片是回叙白天旅途所见和由此而生的感慨。桐江风景绝佳,南朝梁吴均《与宋元思书》,就对它作过生动的描绘:“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换头四句,从烟、波、山着笔,语简意丰,最是传神,清人周济称柳词“或发端,或结尾,或换头,以一二语勾勒提掇,有千钧之力”(《宋四家词选》),此可当之。“严陵滩”即严陵濑,在桐庐县南,是东汉严光隐居时钓鱼的地方。“鹭飞鱼跃”,亦在写江上环境之清幽和生物的自适情趣,从而引发作者对于游宦生活的厌倦情绪。“区区”是不足道之义,“成底事”就是一事无成。游宦生涯既是如此,自然便兴起归隐于云山泉石之间的意念,况是早有此愿。看到这桐江的美丽景色,缅怀古代的严光,这种想法变得更加强烈,所以末尾即以渴望归隐的感叹作结。晋代诗人陶渊明辞官回家后写的《归去来辞》,开头三句是:“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柳词“归去来”即用此语,“来”是语助词,加强感叹的语气,无义。东汉末诗人王粲,字仲宣。建安二十年(215)三月曹操西征张鲁,王粲随军出征,写了《从军行五首》纪其事,其第一首首句为“从军有苦乐”,诗中写到军士行役的辛苦和对故乡的怀念,有“征夫怀亲戚,谁能无恋情?拊襟倚舟樯,眷眷思邺城”(第二首), “征夫心多怀,恻怆令吾悲”(第三首)等句。柳词“从军乐”,即指此诗,因为平仄要求,故改“行”为“乐”,用以代指作者对飘泊生活的怨恨和怀乡思归心情。柳永一生,政治上极不得意,只做过余杭县令、盐场大使、屯田员外郎一类小官,死后由别人出钱埋葬,景况极为凄凉。在这“归去来”的悲叹声中,实在饱含着无限辛酸。

柳永是最善于写羁旅行役的词人。近人夏敬观称柳永雅词“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龙榆生《唐宋名家词选》引《手评乐章集》)。此词从泊舟写到当时的心情,然后从回叙日间江行情状写到今后的打算,脉络清楚而又富有变化,通篇充满强烈的抒情气氛。此外,对比的运用也是此词的一个突出特点。除了上面提到的上片前后的对比之外,下片所写桐江的迷人景色同上片的清冷萧瑟之景,也是强烈的对比。这些对比都直书所见,非常真实自然,并且都起到了烘托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使全词在凄凉的基调上,爆出了几点喜悦的火花,在声调上也有了缓急低昂的变化,读来更加委婉曲折,荡气回肠,撼人心扉。宋释文莹《湘山野录》云:“范文正公(范仲淹)谪睦州(治所在今浙江建德),过严陵祠下。会吴俗岁祀,里巫迎神,但歌《满江红》。”下面所引歌词即柳永此词,可见人们对此词的喜爱。

(王思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