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定风波 李珣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定风波

李珣

志在烟霞慕隐沦,功成归看五湖春。一叶舟中吟复醉,云水,此时方认自由身。 花岛为邻鸥作侣,深处,经年不见市朝人。已得希夷微妙旨,潜喜,荷衣蕙带绝纤尘。

李珣喜作具有隐逸情趣的词。细分之,又有两类,其一是写对于自然美景的陶醉;其二是写逃脱世俗的欣慰。就意境而论,后者远不及前者。但若要探讨作者的身世或思想,则后者又比前者更有价值。

这首《定风波》显然属于后者,在艺术上,除了表现出李珣特有的淡婉风格而外,并无多少可取之处。因此,读这首词的主要目的,应在于对李珣的思想作一番了解。词的第一句如果孤立地看,当有两解,一是向往神仙,一是仰慕隐士。因为烟霞既可作天上解,又可作名山大川解;同样,隐沦也可解作神仙,如桓谭《新论》:“天下神人五,一曰神仙,二曰隐沦……”也可解作隐士。但是,通过对全词的理解,便可确知此句是写隐士而非神仙。明确这一点,对于了解李珣的思想是重要的。第二句,表现的是功成身退的思想,用范蠡助越灭吴后乘轻舟浮于五湖的故事(见《国语·越语》)。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每有朝不保夕之忧,因此,这种思想就变得更有市场,也更具代表性。下面几句紧承上句,具体写了隐居生活的乐趣:整天驾着一叶扁舟,吟诗饮酒,寄身于云水之间,方知自己是个不受羁绊的自由人!

下阕的前三句,写的还是荡湖的情景,词人设想隐逸湖中,泛舟自适,以无人居住的花岛为邻,以水中沙鸥为友,整年见不到市场上、朝廷中追名逐利之人。这几句反映的是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美好想象,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最后三句极赞隐士生涯的神秘高洁,流露出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希夷”,语出《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实际上是一种虚寂玄妙的境界。隐士力图摆脱尘世间的困扰,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境界。“荷衣蕙带”则出自屈原《九歌·少司命》一章:“荷衣兮蕙带,倏而来兮忽而逝。”可知“荷衣蕙带”原是神(少司命)的装束,这里借指词人隐居后的形象,既表现出纤尘不染的高洁,又表现出飘忽不定的神秘。

一般认为,这首词写于蜀亡后,因据《茅亭客话》载,李珣曾“事蜀主衍,国亡,不仕”。若按此说,则很难解释“功成归看五湖春”的准确含义。因此,我们主要还是应该把它看作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而不必拘泥究竟作于何时。

(陈仁凤)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