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青门饮(寄宠人) 时彦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青门饮

时彦

寄宠人

胡马嘶风,汉旗翻雪,彤云又吐,一竿残照。古木连空,乱山无数,行尽暮沙衰草。星斗横幽馆,夜无眠、灯花空老。雾浓香鸭,冰凝泪烛,霜天难晓。 长记小妆才了。一杯未尽,离怀多少。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料有牵情处,忍思量、耳边曾道。甚时跃马归来,认得迎门轻笑。

本词是远役怀人之作,在艺术构思方面有其独特之处,即采用对比、回忆等手法,如上片雄浑的北国风光,与下片的伤离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下片别时依依难舍的回忆和想象中重逢时欣喜欢悦的对比,写来豪放和柔婉兼而有之;在题材的处理方面亦是境界阔大而又有别出心裁的细腻描写,语言的运用极其生动活泼,流利自然,由此给人以十分新颖独特的感觉。

宋初范仲淹写边陲风光的《渔家傲》,历来受人称道,视为豪放词的前驱,其中如“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本词上片开始几句,手法亦与之相似,在读者面前展开边地的特有风光。作者将亲身经历的旅途情景,用概括而简练的字句再现出来。“胡马”两句,写风雪交加,在呼啸的北风声中,夹杂着胡马的长嘶,真是“胡马依北风”,使人意识到这里已离边境不远。抬头而望,“汉旗”,也即宋朝的大旗,却正随着纷飞的雪花翻舞,车马就在风雪之中行进。“彤云”两句,写气候变化多端。正行进间,风雪逐渐停息,西天晚霞似火,夕阳即将西沉。“一竿残照”,是形容残日离地平线很近。借着夕阳余晖,只见一片广阔荒寒的景象,老树枯枝纵横,山峦错杂堆叠;行行重行行,暮色沉沉,唯有近处的平沙衰草,尚可辨认。这里写边地气候多变,时而风雪交加,时而晚霞夕照;描写是由远而近,由明亮而朦胧,意味着这天旅程的结束。

“星斗”以下,写投宿以后夜间情景。采用衬托手法,从凝望室外星斗横斜的夜空,到听任室内灯芯延烧聚结似花,还有鸭形熏炉不断散放香雾,烛泪滴凝成冰,都是用来衬托出长夜漫漫,作者沉浸在思念之中,整宵难以入睡的相思之情,由此引出下片内容。

下片以回忆和想象为主,用生活的语言和委婉曲折的笔触勾勒出那位“宠人”的形象。离情别意,本来是词中经常出现的内容,而且以直接描写为多,如“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 “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作者却另辟蹊径,以“宠人”的各种表情和动态来反映或曲折地表达不忍分离的心情。

“长记”三句,写别离前夕,她浅施粉黛、装束淡雅,在饯别宴上想借酒浇愁,却是稍饮即醉。“醉里”三句,写醉后神情,由秋波频盼而终于入梦,然而这却只能增添醒后惜别的烦恼,真可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了。这里刻画因伤离而出现的姿态神情,都是运用白描和口语,显得宛转生动,而人物内心活动却就在这看似平淡的几笔中曲曲道出。

结尾四句,是作者继续回想别时难舍难分的情况,其中最牵惹他的情思而难以忘怀的一幕,就是临行之际,她上前附耳小语的神态。这里不用一般篇末别后思念的写法,如“春欲暮,思无穷,旧欢如梦中”(温庭筠《更漏子》), “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幾道《御街行》),而是曲折地以对方望归的迫切心理和重逢之时的喜悦心情作为结束,这也即是耳语的内容;低声问他何时能跃马归来,是关心和期待,让他想象对方迎接时愉悦的笑容,则是进一层展开一幅重逢之时的欢乐场面。这样,就使这首伤离的怀人之作不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低调结束,而是以充满着期待和喜悦的心情总收全篇。

本词作者时彦是河南开封人,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进士第一,历官开封尹、兵部员外郎、吏部尚书、河东转运使。这首词不见宋人传本,惟见明人《花草粹编》卷十一,殊属可贵。

(唐圭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5 15: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