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青杏儿 赵秉文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青杏儿

赵秉文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 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古代游春词的内容不外乎“刻意伤春复伤别”的情思,春归和人老连类而及,诗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众多的怅春买醉、行乐及时的咏叹调当中,赵秉文这首《青杏儿》另有一种清新脱俗的韵味。

开头就讲“替花愁”,用倒装句表现惜余春之情。抒情主人公是那么关切着花的命运,设身处地,替花担心着雨横风狂的袭击。这个“替”字,是感同身受的。更能消几番风雨?他的脑海中已经具体浮现出那一幅绿肥红瘦的凄惨画面。待得夜来风雨声停住,遍地残红,花期也该成为过去了。怕红萼、无人为主,早开早落,这是惜花的一层;而多情善感的赏花人呢,也就在这花飞花谢、春去春来的不歇流程中,等闲地白了少年头。这又是自慨的一层。“今年花谢,明年花谢”,年年岁岁,人面桃花,流光难驻,莫负阳春。“劝君莫惜花前醉”的原因就在这里。前人“寻芳不觉醉流霞”“花开堪折直须折”的解释也就在这里。

按照一般骚人墨客的心态推衍下去,词的下片可能会更浓重地渲染惆怅无限的迟暮感、衰飒意吧,“拚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痛饮狂歌销永昼,只将沉醉遣悲凉。然而《青杏儿》的作者却不想用更多的怅惘悲伤的情绪感染我们,他的一曲新词,曲包余味,传达出的是独特的生活兴味。“乘兴两三瓯”,笔调由深沉的苦恼转向了明彻的旷达。“两三瓯”,勾联上片,而只须这三杯两盏淡酒,已尽够“花前醉”了;“乘兴”,更是“莫惜”的自然深化。“莫惜”,只从消极面着眼,是说除了酒兵,愁城无计可破;而“乘兴”,则进一步提示积极方面,点出兴会,生活的主人应当创造生活的境界,美景良辰要靠自己去发现,赏心乐事要由自己去追寻。“拣溪山好处追游。”江上清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造物者的无尽藏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花柳无私,溪山有待,随人拣取,尽管追游。大自然的怀抱在对她的赤子一视同仁地敞开着。“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大可不必。只要胸襟爽朗,手脚轻健,有美酒可饮,无俗事缠心,那就自得欢愉,莫寻烦恼。“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苏东坡“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江月五首引》),触处生春的人生哲学,在《青杏儿》里得到了更加豁达通脱的体现。春天永远在这里。风光谁是主?好日属诗人!

至于这首词语言艺术上的本色天然,流利疏快,实在可以说已经“绝类离伦”,进入白描圣手的一流行列。《蕙风词话》评曰:“闲闲(作者自号“闲闲居士”)此作,无复笔墨痕迹可寻。”元遗山也曾以“绝去翰墨畦径”论赵秉文词。纯凭天籁,一片神行,到了明白如话的地步,若再多费笔墨寻绎痕迹,确乎是多余的了。

(顾复生)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