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子夜歌 李煜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子夜歌

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销魂独我情何限!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此词调名,《全唐诗》作《菩萨蛮》,与《子夜歌》为同调异名。宋代马令《南唐书·后主书第五》云:“后主乐府词云:‘故国梦初归,觉来双泪垂。’又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翘首月明中!’皆思故国者也。”这是李煜入宋后在汴梁(今河南开封)所作抒写亡国哀思的作品。

后期的李后主,是经历大苦恼、大悲痛的伤心人,所作之词,都是用泪水写成的。此词写梦归故国和梦醒后的悲哀,字字句句都凝着血泪。

人们梦醒时,梦境犹存脑际,会自然因之而生悲喜怨怒之情。上片写的就是这个境界。词中从梦醒后的悲叹写起,然后再说昨夜的梦,这样可以增强悲叹的语调,加重表现作者的悲痛之情,同时又避免了平铺直叙,使词的结构有所变化。当然,就此词言,作者不过实写当时景况而已,初未计及“章法”,犹人情急时抢地呼天,绝无暇去挑选词句。李煜后期的词全属此类,这也是他不同于其他词人的最大特色。

“人生愁恨何能免”,是讲一般人的情形,言外是说,如果只是一般人那种愁恨,倒也罢了。“销魂”谓因过度刺激而神思恍惚,如魂欲离体,可用以形容极度痛苦情状。“何限”意同无限。“销魂独我情何限”,是说自己的愁恨多而强烈,世上没有谁像自己这样痛苦:常人只是难免有时会有愁恨,自己却时时刻刻都在痛苦之中,永无欢乐之时;常人的愁恨还可以忍受,自己的痛苦却到了无法忍受的程度。据宋代王铚《默记》卷下记载,李煜入宋后寄给金陵(南唐国都,今江苏南京)旧宫人的书信中,说他“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心境的悲痛可以想见。上面还只是泛言自己平时的情形,写此词时,则又有异于平时的特殊境遇:“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梦中是一国之君,多么尊严、富贵、欢乐;醒来却变成了敌国之囚,多么卑贱、屈辱!由最顶端一下跌到最底层,这是多么强烈的对比,怎能不刺痛他的心,使他心碎肠裂,泪流满面?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正是现实的投影,这说明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国,梦里越欢乐,醒来就越痛苦,无时无刻不处在极度悲痛之中。

表面看去,下片似与上片文意不接,实则开头两句就是对昨夜的梦的具体说明。这里用的是倒叙,意思是说,昨夜梦到过去在故国秋日登楼远眺,醒来回忆梦境,想起昔日那种美好生活,不禁悲叹现在再也没人同他一道登楼了。“谁与”即“与谁”,是用诘问表示否定。昨夜梦到的,并不一定只是登楼一事,但此事应当是梦中的内容之一,正因为如此,梦醒后还特别提起。自然,也是因为平时常常记起此事,它才会在梦中出现。或将此解作与梦无关,上下片词意便不通贯。回想过去作为一国之君,晴秋登楼,仪仗前导,妃嫔簇拥,武士卫护,大臣跟随,何等威风气派,繁华无比。据《默记》卷上说,李煜入宋后,“有旨不得与人接”,直如身居囹圄之中,这与从前正好形成强烈的对比,昔日的富贵繁华,恰恰反衬出今日的孤独凄凉。过去的一切已成虚幻,作者五内摧伤,无可奈何,只有悲叹往事如梦,再也不会重来了。但明知往事不堪回首,作者却又无法把它忘却,这悲叹的本身,就是对过去的眷恋。作者后期的词,即全以怀念故国为内容,其中写梦回故国的,竟有四篇之多,足见作者无时无刻不因思念故国而伤心流泪,直至最后在泪水中结束了他的生命。

李煜后期的词,都是从心里自然流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中心痛楚,以歌代哭,自然无事雕琢。即如此篇八句,即全是脱口而出,句句如同口语。因为情真意深,故如实写出,自成绝唱,不能从章法句法求之。

(王思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9 1:0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