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木兰花慢 柳永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木兰花慢

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北宋建立以来经过五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发展生产,到了十二世纪之初即真宗与仁宗年间,经济与文化已呈现繁荣兴盛的局面,是两宋社会的“盛明”之世。词人柳永正是这个时代的歌手。他以写实的方法较客观而真实地在作品里反映了这个时代都市的繁华富庶的生活。可贵的是,作者并未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去歌颂皇恩或以个人虚荣的生活来炫耀富贵气象,而是从平民的真实感受出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宋都市的社会风情画卷。这首《木兰花慢》便是这类作品中很有代表意义的。它以描绘清明的节日风光,侧面地再现了社会升平时期的繁盛场面。我国传统的民俗很重视清明节。这时正风和日暖,百花盛开,芳草芊绵,人们习惯到郊野去扫墓、踏青,作一次愉快的春游。宋人对春季的这个节日也非常重视,不仅柳永选取为词作的题材,以后的张择端又以之绘制了宏伟的风俗画图,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里也有较为详尽的记述。它们都是以北宋都城东京郊外为写作背景,重现了“汴京盛时伟观”,以致在南宋时曾常常激起汉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

柳词在东京郊野的背景上,描写了帝都人士清明游乐的真实情景。词首先描述清明时城郊艳丽优美的春日景色。起笔便异常简洁地点明了时令。南宋词学家沈义父以为此词的起笔很值得效法,“第一句不用空头字在上,故用‘拆’字,言开了桐花烂熳也”(《乐府指迷》)。紫桐即油桐树,很有经济价值,农民大量植于陌头空地,三月初应信风而开紫白色花朵,因先花后叶,故繁茂满枝,最能标志郊野清明的到来。谚语谓“清明要明”,经过夜来或将晓的一阵疏雨,郊野显得特别晴明清新,确实应了节候。作者选择了“艳杏”和“缃桃”等富于艳丽色彩的景物,使用了“烧”和“绣”具有雕饰工巧的动词,以突出春意最浓时景色的鲜妍有似画屏之美。词以下进入游春活动的描述。作者善于从宏观来把握整体的游春场面,又能捕捉到一些典型的具象。“倾城,尽寻胜去”是对春游盛况作总的勾勒,使词意的发展脉络十分清楚。人们带着早已准备好的熟食品,男骑宝马,女坐香车,到郊外去领略大自然的景色,充分享受春天的欢乐。雕鞍代指马,“绀幰”即天青色的车幔,代指车。上阕结两句,以万家之管弦新声大大地渲染了节日的气氛,预示着词情向欢乐的高潮发展。我们从《清明上河图》可见到汴京城郊也有酒肆歌楼,更有许多高宅深院,据宋人所记,这些地方确有竞奏新声的情形,当然柳永笔下略有夸张。

词的下阕着重表现郊游的欢乐。柳永这位风流才子往往将注意力集中于艳冶妖娆、珠翠满头的市井时髦妇女和歌妓们。在这富于浪漫情调的春天郊野,她们的欢快与放浪,在作者看来是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趣味和色彩,而事实上也如此。“盈盈”以女性的轻盈体态指代妇女,这里兼指众多的妇女。她们占芳寻胜,玩着传统的斗草游戏。关于这种游戏的具体记述,可参见后来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六回:少女们“大家采了些花草来篼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盖以新奇者取胜。踏青中最活跃的还是那些歌妓舞女们。她们艳冶出众,频频与人们招呼交往。如《东京梦华录》所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柳词正是表现类似这样纵情欢乐场面。作者以“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衬出当日游人之众,排场之盛。《新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氏昆仲姊妹五家合队从玄宗游华清宫,“遗钿堕舄,瑟瑟玑琲,狼籍于道”。柳词用笔仿此,同时也暗示这些游乐人群的主体是豪贵之家。这是全词欢乐情景的高潮。继而词笔变化,作者继以肯定的语气,设想欢乐的人们,在佳丽之地饮尽樽里的美酒,陶然大醉,有如玉山之倾倒。“罍”为古代酒器,即大酒樽。“玉山倾”出自《世说新语·容止》,谓嵇康“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倾”。这两个词语较为典雅一些。词的结尾,进一步想象:“这些欢乐的人们定是拚着明日醉卧画堂,今朝亦非尽醉不休。下阕后半的虚写使全词在结构上产生一些变化,不致因过多的实写而显得板滞;同时又巧妙地表示了一天欢游的结束,有头有尾。

柳永所描绘的清明节欢乐场面是热闹的,只有在升平富庶的时代才可能出现。作者虽有不如意之时,但在这首词里由衷地通过对人们欢乐的描述表现出社会的升平气象,从而赞美了他的时代。词里虽用了少数典雅的词字,但从整篇的语言和表现形式来看仍是较为通俗的,因此能在两宋社会上广泛地为人们传唱。这种节序题材是很难处理的,尤其是从宏观角度表现整个节日的欢乐场面而不渗入个人的感伤情绪就更难了。宋末词家张炎谈到节序词的写作时说:“昔人咏节序,不惟不多,付之歌喉者类是率俗,不过为应时纳祜之声耳。所谓清明‘拆桐花烂熳’……若律以词家调度,则皆未然。”(《词源》卷下)显然他对这首南宋时民间还传唱的柳永清明词,以为它率俗而有鄙薄之意。他最后也不得不承认像周邦彦赋元夕的《解语花》、史达祖赋立春的《东风第一枝》等,虽然措辞典雅精粹,可惜“绝无歌者”,民间喜爱唱的仍是柳永这类俗词。由此足见柳永的清明词是有社会基础和艺术生命的。

(谢桃坊)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3: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