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朝中措 完颜璹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朝中措

完颜璹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 霜清玉塞,云飞陇首,风落江皋。梦到凤凰台上,山围故国周遭。

〕 ① 襄阳:疑咸阳之音讹。

完颜璹是个“酷爱东坡老”(《自题写真》)的颇具才华的词人。为词劲健凝重,委婉多致。本词则追昔伤今,寄寓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思。

词的首句,以灞陵古道起兴,俨然有大气包举之势。李白《忆秦娥》词称:“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本句虽是由此化用而来,但所表达的感情色彩却迥然有别。灞陵桥,即霸桥。《三辅黄图》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作者采此地名入词,当然无意于写离愁别绪。而是因为,在历史上,这一带曾发生过无数次争城夺池的斗争,涌现出许多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建都于咸阳的秦始皇,“挥剑决浮云”, “大略驾雄才”,完成了统一大业,被许为盖世英杰。“按剑清八极,归酣歌《大风》”的汉高祖刘邦,曾朱旗遥指,回定三秦,战败刚猛勇烈的楚霸王项羽,削平军阀势力,建立了汉王朝,定都长安。另外,如汉初功臣萧何、张良、韩信,汉武帝时抵御匈奴、屡立奇功的名将卫青、霍去病,射虎南山的飞将军李广,文武兼具、才气横溢的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开国功臣李靖、李勣、魏徵……他们在这里,都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词人缅怀英雄业绩,联想到金朝国势日衰,无人能只手撑天,扭转时局,自然兴起无限感慨,不禁诗兴大发,寄意挥毫。“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雄豪”,虽沿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句,但却如由肺腑中流出,有一泻千里之势,极为豪迈雄放,抒发了他深切追念前代英豪的真挚情感。同时,也流露出他对金朝前途的忧虑。他的极高的赋诗兴致,是起之有因的。

继而,词人又以“玉塞”“陇首”“江皋”诸名目入词。这三句是写秋景,缘“秋高”意而来,但也可能寓有词人的“秋怀”。玉塞,即玉门关,又称玉关。“云飞陇首”两句,出南朝梁柳恽《捣衣诗》“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词人虽贵为王孙,却为朝廷防忌,如入缧绁,行动不得自专(见刘祁《归潜志》),且生活困窘,“客至,贫不能具酒肴”(《金史》本传)。这三幅不同地域的画面上,正融进了他抑郁、冷凄、酸楚、愤懑等各种复杂的情感,是他积郁已久的难言之隐的曲折表露。末尾几句,则化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以及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句,寓有强烈的伤时之感,表明了词人对故都燕京的深沉追念。此类情感,在其诗作中亦屡见,如“悠然望西北,暮色起悲凉”(《城西》)、“纵使风光都似旧,北人见了也思家”(《梁园》)均是。以目下的冷落、悲凉,“凤去台空”,与往日的雄豪辈出、事业兴旺相对照,更反衬出词人的焦灼、悲苦心理,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一般的感今追昔之作,往往胶结于一时一地一物,而本作不然。笔势跳荡,纵横多变,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借助于地域景物的转换,来透露其蕴含于内心的感情潮水的跌宕起伏,“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焉咏一物矣”(沈祥龙《论词随笔》)。词人尽管忧念国事,但由于政治环境的险恶,一腔心事不能径直道出,只能婉曲地透露其幽怀,故多感怆伤痛之语。其用典使事亦以意贯串,浑化无痕,意深而笔曲,耐人寻味。

(赵兴勤)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9 5: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