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唐宋词:

 

词条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释义

唐宋词鉴赏辞典

霓裳中序第一

姜夔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二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作中序一阕传于世。予方羁游,感此古音,不自知其辞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乱落江莲归未得。多病却无气力。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流光过隙。叹杏梁、双燕如客。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 幽寂。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飘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

〕 ①《黄帝盐》《苏合香》:南宋时献神乐曲。前者原为唐代杖鼓曲,后者原为唐代软舞曲。② 商调:夷则商俗名商调,商七调之一。白石本词工尺谱亦为夷则商。《霓裳曲》:即《霓裳羽衣曲》。原为盛唐宫廷乐曲。全曲分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其乐、舞、服饰皆着力描绘仙境与仙女形象。十八阕:白居易《霓裳羽衣歌》自注:“散序六遍。”“破凡十二遍。”盖一阕为二遍,散序六遍合三阕,破十二遍合六阕,则中序当为十八遍合九阕,全曲共三十六遍合十八阕。遍者,片也,段也。姜夔本词系取《霓裳羽衣曲》中序之一阕填写,正是二遍。此是本证。姜夔所说之阕,实不同于白居易所说之遍。 ③ 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谓《霓裳羽衣曲》为道调,误。道调又名林钟宫,俗名南吕宫,宫七调之一。唐代《霓裳羽衣曲》属黄钟商,商七调之一。④ 商调即夷则商,本词工尺谱正是夷则商。可见南宋所存之《霓裳羽衣曲》,与唐代原曲之乐调已有所不同。 ⑤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原注:“散序六遍。”当合三阕。姜夔云“此特二阕”,又可见此曲之各部组成,唐宋有所不同。但总体构成则当同为十八阕三十六遍。(周密《齐东野语》卷十谓:修内司所刊《混成集》,载《霓裳》一曲,凡三十六段。) ⑥ 本词调名《霓裳中序第一》,可知是取此曲中序之第一阕曲子填词。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丙午(1186),姜白石客游于湖南长沙,登南岳衡山七十二峰之最高峰祝融峰,发现了献神曲《黄帝盐》《苏合香》乐谱。两曲原来都是唐代乐曲。继而又从乐师旧书之中,发现了商调《霓裳羽衣曲》乐谱。《霓裳羽衣曲》,原为盛唐著名宫廷音乐,描绘仙境与仙女,调属黄钟商,乃唐乐之代表作。姜白石所发现之谱,调属夷则商(俗名商调),虽与唐乐原貌不尽相同,但毕竟是煌煌唐乐之遗响。白石,南宋之大音乐家也。一年之中而两度发现稀世乐谱,岂非货遇识家!白石,南宋之大词人也。人文须通古今之变,白石心知其意。于是,他采用了《霓裳羽衣曲》中序部分之第一阕乐曲,填入此词。本词之主题,是怀念合肥情侣。序中先言发现献神乐谱,继而用此描绘仙女之《霓裳羽衣曲》填词,然则姜白石此词之意蕴,实为其心灵之中所奉献出对爱情对合肥女子之一片馨香祷祝之至诚也。

“亭皋正望极。”起笔便展开一高远之境界。亭,平也。皋,水边地也。亭皋指水边平地。正望极,极写望尽天涯。其情之深,意之切,其所怀之遥,尽收入“极”之一字。印合序言“登祝融”,则词人独立南岳最高峰,望断天涯之情境,亦可以想见。望极何所见,何所思?“乱落江莲归未得。”江莲指水乡之红莲,下片所写“坠红”即此。词人所望杳不可见,但见得满目红莲,一片凋零。此暗喻所怀之人,韶光憔悴,美人迟暮矣。而自己却当归不得归。难以言喻之隐痛,惨怛凄恻之情感,全融于“归未得”三字。上四字景,下三字情,情景交炼,浑然一体。“多病却无气力。”此句一笔双关。既是暗示无力归去,亦是实写忧思成疾。“况纨扇渐疏,罗衣初索。”纨扇是细绢制成之团扇。前人习用夏去秋来纨扇收藏,喻说恩爱断绝。相传汉成帝时,班婕妤失宠,作《怨歌行》:“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文选》卷二七)罗衣指细绢缝制之夏衣。索与疏互文见义,亦疏远义。词人在此只以纨扇罗衣之疏远,取譬于眼前夏去秋来,词境则暗转为室内矣。“流光过隙。”四字一韵,响如鼓点。点光阴飞逝,离别苦久。此句语出《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白驹,骏马也,喻指日光。隙,孔也。流光过隙,一瞬而已。“叹杏梁、双燕如客。”杏梁,屋梁之美称。语本司马相如《长门赋》:“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清秋燕子又将南飞,杏梁双燕正如客子,何能久栖。不言客如双燕,反言双燕如客,语极新奇,更见出词人心灵之富于同情及敏锐善感。清真《满庭芳》“年年。如社燕,漂流瀚海,来寄修椽”,是正言之,白石则反言之。再比较陶渊明《读山海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是写人与鸟各得其所之乐,白石则写出人与燕同悲飘零如寄。并且双燕反衬自己孤独,由此直逼出歇拍。“人何在,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上文欲吐还咽,层层蓄势,至此终于明明白白倾诉出怀人之主意,词情涌起高潮。伊人何在?梦寐中,一窗淡月,仿佛照见了她的容颜。此是上片之眼,神光聚照之笔。词句从杜甫《梦李白》“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化出。杜诗姜词,皆一片精诚凝聚。此三句,不但写出寤寐求之,求之不得,神思恍惚之幻境,境界逼真而惨淡,而且启示着所怀之人,乃是人生之知音,深情中有高致矣。此是用杜甫梦李白故实之深蕴也。

幻境恍惚,一霎而已。换头跌回真实现境。“幽寂”二字挽尽离散孤独羁旅漂流之悲感。“乱蛩吟壁。动庾信、清愁似织。”蛩即蟋蟀。庾信曾作《愁赋》,有“谁知一寸心,乃有万斛愁”之句(见《海录碎事》卷九。今本庾集不载)。白石《齐天乐》咏蟋蟀云:“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可参读。信由梁朝出使西魏,流寓而不得归,又曾作《哀江南赋》,抒发故国之思。此言壁下蟋蟀乱吟,使我愁绪如织。“沉思年少浪迹。笛里关山,柳下坊陌。”此三句直写出当年爱情本事,乃反为“人何在”一节张本。白石本年三十二岁,年少浪迹正指二三十岁时漫游江淮一带。“笛里关山”,语出杜甫《洗兵马》:“三年笛里关山月。”古横吹曲有《关山月》,关山一语双关,既指笛声、音乐,又指跋涉关山。“柳下坊陌”暗指合肥情遇。白石《凄凉犯》序云“合肥巷陌皆种柳”,可以印证。杜诗原是写战乱流浪,此则以柳下坊陌对笛里关山,极为刺目。也许,白石合肥情遇本来就与那一乱离时代有关系。应知合肥当时乃是边城,正当淮河前线也。“坠红无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此三句与“乱落江莲”前后映发。上句从杜甫《秋兴》“露冷莲房坠粉红”化出。漫,空也。暗水,语出杜甫《夜宴左氏庄》“暗水流花径”。涓涓,水缓缓流动貌。红莲坠落无声无息,空见得一片碧水暗暗流淌而去。此喻说年光流逝,不知伊人而今着落如何,但料想人已憔悴,仍无依无着。离散茫茫两不知,惨怛凄恻,此至于极。由此遂直推出结笔:“漂零久,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酒垆是安置酒瓮之土台子。结笔用典,寄意遥深。《世说新语·任诞》:“阮公(籍)邻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阮……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卧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词人实融摄此故事之精髓以托出自己之情意。语意是:飘零离散久矣,当年醉卧酒垆侧之豪情逸兴,从今已无。喻说少年情遇之纯洁美好,亦表明今后更绝无他念矣。全幅词情至此掀起最高潮,爱情境界亦提升至超越世俗之圣境。深情高致,一结余韵无穷。

王国维《人间词话》尝极强调“词人之忠实”。白石一生爱情之悲剧性,正在于其爱情之始终无法如愿以偿与词人对爱情之始终忠实不渝之冲突。此是词人平生之一高峰式情感经验,即对个人生活及艺术创造有重大影响之情感经验。采用最名贵之传世唐乐谱写其高峰式情感经验,采用描绘仙女仙境之《霓裳羽衣曲》,谱写对爱人爱情馨香祷祝之诚,是本词特色之一。词分两片,两度情感高潮,一是上片歇拍,二在下片结句,第一高潮用杜甫《梦李白》诗歌之境界加以表现,第二高潮用《世说新语》故事之精髓加以表现,取法乎上矣。文学境界高度配合情感高潮,是本词又一特色。两处高潮,声情亦最吃紧。“一帘淡月,仿佛照颜色”,九字连下七仄(除帘、颜二字)。“而今何意,醉卧酒垆侧。”九字连下五仄(除前三字及垆字)。尤其两结下句皆五字四仄声间一平声,声情极其拗峭。字声声情高度配合词情高潮,是本词再一特色。总览全幅词体,则词韵用激越凄楚之入声字,乐调属“凄怆怨慕”之商调(《中原音韵》),对于词情亦无不高度配合。姜白石词多兼具情感、文采、声情、音乐全幅之美,本词是一典范。

(邓小军)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22769条唐宋词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唐宋词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4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