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当代中国文学名作:

 

词条 闻捷
释义 作家出版社1956年版
【作者简介】:
闻捷,当代诗人。原名赵文节,曾用名巫之禄、巫咸。1923年6月12日出生在江苏省丹徒县一个铁路职工的家庭。读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病故,只得进南京鑫记煤厂当学徒。1938年初,结束二年的学徒生活,来到武汉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同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经中共地下党介绍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9月去廷安陕北公学学习。1943年,闻捷开始创作。秧歌剧《加强自卫队》是他的第一个作品。1945年,调到陕甘宁边区的《群众日报》担任编辑和记者。创作了大型革命历史歌剧《翻天覆地的人》(1951年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50年3月,随军到达新疆,任新华通讯社新疆分社社长。195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他以新疆生活为内容的诗集《天山牧歌》。1956年任《文艺报》记者。1957年,入甘肃任中国作家协会兰州分会主席。1961年,由甘肃来到上海、在中国作协上海分会作专业创作人员。1969年,被下放到奉贤县“五·七”干校劳动。1971年1月,被“四人帮”迫害致死。1978年夏天,上海市文化局党委为闻捷平反昭雪,恢复名誉。闻捷的创作主要以诗歌为主,主要作品还有:《祖国!光辉的十月》(1958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生活的赞歌》(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河西走廊行》(1959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以及叙事长诗《复仇的火焰》等。内容概要苹果树下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沿着水渠走来了,/年轻的心在胸中跳着。/她的心为什么跳啊?/为什么跳得失去节拍???春天,姑娘在果园劳作,/歌声轻轻从她耳边飘过,/枝头的花苞还没有开放,/小伙子就盼望它早结果。/奇怪的念头姑娘不懂得,/她说:别用歌声打扰我。小伙子夏天在果园度过,/一边劳动一边把姑娘盯着,/果子才结得葡萄那么大,/小伙子就唱着赶快去采摘。/满腔的心思姑娘猜不着,/她说:别像影子一样缠着我。淡红的果子压弯绿枝,/秋天是一个成熟季节,/姑娘整天整夜地睡不着,/是不是挂念那树好苹果?/这些事小伙子应该明白,/她说:有句话你怎么不说???苹果树下那个小伙子,/你不要、不要再唱歌;/姑娘踏着草坪过来了,/她的笑容里藏着什么???/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夜莺飞去了夜莺飞去了,/带走迷人的歌声;/年轻人走了,/眼睛传出留恋的心情。夜莺飞向天边,/天边有秀丽的白桦林;/年轻人翻过天山,/那里是金色的石油城。夜莺飞向蔚蓝的天空,/回头张望另一只夜莺;/年轻人爬上油塔,/从彩霞中瞭望心上的人。夜莺怀念吐鲁番,/这里的葡萄甜,泉水清;/年轻人热爱故乡,/故乡的姑娘美丽又多情。夜驾还会飞来的,/那时候春天第二次降临;/年轻人也要回来的,/当他成为一个真正矿工。葡萄成熟了马奶子葡萄成熟了,/坠在碧绿的枝叶间,/小伙子们从田里回来了,/姑娘们还劳作在葡萄园。小伙子们井排站在路边,/三弦琴挑逗姑娘心弦,/嘴唇都唱得发干了,/连颗葡萄子也没尝到。小伙子们伤心又生气,/扭转身又舍不得离去,/“悭吝的姑娘啊!/你们的匍萄准是酸的。”姑娘们会心地笑了,/摘下几串没有熟的葡萄,/放在那排伸长的手掌里,/看看小伙子们怎么挑剔??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心眼里头笑眯眯:/“多情的葡萄!/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告诉我告诉我,我的姑娘!/当春风吹到吐鲁番的时候,/你可曾轻轻呼唤我的名字?/我守卫在蒲犁边卡上。我常常怀念诞生我的村庄,/那里有我幼时种植的参天杨;/在淡绿的葡萄花丛中,/你和百灵鸟一同纵情地歌唱/此刻,我正在漫天风雪里,/监视着每一棵树,每一座山岗;/只要我一想起故乡和你,/心里就增添了一股力量。当我有一天回到你身旁,/立即向你伸出两条臂膀,/你所失去的一切一切,/在那一霎间都会得到补偿。告诉你,我的姑娘!/我过去怎样现在还是怎样,/我永远地忠实于你,/像永远忠实于祖国一样。河边你住在小河那边,/我住在小河这边,/你我心意相投,/每天隔河相见。两个年轻影子,/映在小河面里,/该不是雪山尖上,/盛开了两朵雪莲?你宛转的歌喉,/给了我满心欢喜;/你爱的不是别人,/正是我牧羊青年。我以激情的手势,/回答你的爱恋;/为了纯真的爱情,/我愿把一切呈献。你爱我一身是劲,/我爱你双手能干;/牧羊人爱牧羊人,/就像绿水环绕青山。你住在小河那边,/我住在小河这边,/你我心意相投,/小河怎能阻拦?追求你不擦胭脂的脸,/比成熟的苹果鲜艳;/一双动人的眼睛,/像沙漠当中的清泉。你赶羊群去吃草,/我骑马追到山前;/你吆羊群去饮水,/我骑马跟到河边。我是一个勇敢的猎人,/保护你的羊群平安,/你问我另有什么愿望?/请看看我的两只眼。你要我别在人前缠你,/除非当初未曾相见,/去年的劳动模范会上,/你就把我的心搅乱;你要我别在人前夸你,/除非舌头不能动弹,/你光荣的劳动事迹,/为什么不该传遍草原?你纵然把羊群吆到天边,/我也要抓住云彩去赶:/你纵然把羊群赶到海角,/我也会踩着波浪去撵。你脸上装出对我冷淡,/心里却盼我留在你身边;/我固执地追求着你呵,/直到你答应我的那一天。
【作品鉴赏】:
闻捷是一位有鲜明特色的诗人,他在与共和国一起成长起来的诗人之中,成就是突出的。1955年,闻捷在《人民文学》上陆续发表了五个组诗和一首叙事诗,除开其中两首之外,都表现新疆兄弟民族的新的生活。它们于1956年以《天山牧歌》的名字结集出版。这些作品得力于解放初期他在新疆的一段生活。同时,闻捷是个在创作上有较充分准备的诗人。因此,《天山牧歌》虽然说是他的成名作,但在内容技巧方面都很成熟了,闻捷也从这时开始为人们所注意。《天山牧歌》用清新的格调,朴素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反映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蒙古族人民的新的生活情景、精神面貌和高远的理想。这些诗,洋溢着对新生活的激情,曾被称为“激情的赞歌”。它们描绘抒发了新生活的美好、明朗、欢乐,诗集的基调是柔和、轻快、明媚。《天山牧歌》中占有最多篇幅的,是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生活,也是这类诗最受读者欢迎。闻捷借助少数民族的生活景象,把爱情写得真挚而强烈,这在当时确实并不多见。闻捷这样热烈的爱情诗与在此之前对于爱情作模糊而胆怯描写的爱情诗,是很有些不同了,但是,它们与五十年代的时代精神是一致的。诗人力扬当时说闻捷的爱情诗歌唱的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爱情,是和劳动紧紧结合着的爱情,是服从于劳动的爱情,是以劳动为最高选择标准的爱情,是有着崇高道德原则的爱情。这就是说,闻捷的爱情诗表现了爱情生活中的新的生活内容和时代气息,把爱情与创造新生活的劳动联系起来。在艺术表现上,这些诗大都有简单的人物和情节,通过对生活画面的描述来抒情。闻捷所注意的是那些蕴蓄着浓烈情感因素的生活现象,诗的情节很单纯,这都使他的诗感情充沛。《晚归》是一首艺术性高的诗,第一节的“白云”,既是写景,也是起兴,造成了一个好的境界。第二节鹰与金钥匙都是很贴切新鲜的比喻。第五节是全诗的高潮,这高潮既是情节的,也是感情的。这里的语言也很传神,诗人用“温暖”来形容喧闹带给女人的感觉,说妩媚的笑“洗去”风尘,都很有创造。如果说《天山牧歌》是闻捷诗里最有特色的,那么,组诗“吐鲁番情歌”就是“色中之色”了。这里的七首诗都是当时的读者很喜爱的,集中代表了闻捷爱情诗的成就。《苹果树下》写一位姑娘在青春意识和感情上的逐步成熟,通篇用苹果的逐步成熟作为比喻:春天花苞未放,夏天果子太小,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春天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这大胆的比喻之所以贴切,是因为这爱情故事发生在苹果园,诗人是就近取喻。《夜莺飞去了》这样的诗,有民歌的魅力,语言和意思都单纯明朗,但却蕴含着深长的意味。《葡萄成熟了》也许可以说是闻捷最好的一首爱情诗。不仅葡萄成熟了,闻捷的艺术技巧也成熟了。这诗的特点是单纯中有了不单纯,无论在诗的含义和技巧上,都更隽永,更有深度。在第一、二行里,从结构意义看,马奶子葡萄应是比喻小伙子们,然而这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隐喻,马奶子葡萄的成熟更是要隐喻或暗示姑娘们的成熟。姑娘们的成熟表现在不为挑逗所动,以及使用试探的本领。这诗的情节经过更多的提炼和概括,因而有更多的象征意味。诗的结尾也不是很单纯的,姑娘们送给小伙子们的本是酸葡萄,他们却说多情甜蜜。这也许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不过,姑娘们虽然给的是酸葡萄,她们的心意原本是多情和甜蜜的。总起来说:到底是哪一方成熟了呢?回答是马奶子葡萄成熟了,双方都成熟了,爱情成熟了;作为这故事的叙述者,闻捷的技巧也成熟了。(焦谷)晓桦白鸽子,蓝星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作者简介】:
李晓桦,1955年底生于上海,在北京长大。少年时期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校日语专业。70年代初开始在东北某步兵部队服役,当过士兵、班长、排长,后来在军区的文化部门当过文艺干事。70年代末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最后一届工农兵学员)。80年代初开始在北京某文艺出版社作文学编辑。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绿雪》(198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与曾凡华合著);《白鸽子,蓝星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这本诗集获第三届(1985—1986)全国优秀新诗(诗集)奖;长篇实验文体《蓝色高地》(发表于《收获》1987年第3期,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散文诗集《花帽少女》(原名《牧人与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内容概要巨鹰你看见一黑点/从远方渐渐开启的巨唇里冲出/奔突而来于瞬间扩张成遮天的乌云一只巨大的鹰他的到来/使这个黎明完全地振颤了/天空刚刚绷紧灰白的鼓面/便在他节奏均匀有力的翅地敲击下/泛起金属般的音响/原本宁静如少女的晨风/在他的扇动下焦躁不安起来/变成横冲直撞的愣小伙子/你相信从未见过这鹰/他显然是传说中的——鹰王只要他旋飞于天/所有鹰便蜷缩于地下不敢张翅/甚至不能被认为是鹰/他曾以优雅的姿式滑行而下/用翅尖轻点向野骆驼的脊背/两座相连的山峰骤然断了/即使雪豹那勇猛的荒野之王/也会哀鸣在鹰爪间乱蹬四蹄/于挣扎中活裂为两块/并被他左右晃动着提进云层全部天空变成两片翻飞的黑翅/鹰在表演漫长的日全食/传说被你的眼睛固定为真实你担心那张薄而透明的蓝谱纸/会被他横横竖竖地遒劲挥写/于无意间划破/他飞翔出清晰而难解的旋律/在自己的伴奏下狂舞着/深刻却莫名的舞蹈/究竟在为你歌舞还是有什么要炫示/为天幕另一面那些神秘的观众/真想和他同台演出些什么/但高度之于人/永远产生诱惑又产生沮丧两片黑天空缓缓倾斜/猛地射出一道黑闪电/龙爪风龙爪风/你几乎被拔地卷起/是他吗是他来了吗/不可抑制的冲动突然将你弹起/逼使你向他扑去/渴望抱住他你渴望与他亲近/似乎远在你有形有限的生命之前/那冲动那渴望就附着于你的生命了空气在顷刻间变辣/你的指尖触到他布满细毛的腹部/温湿柔软如初夏的草地/很难想象那两根铁爪之间/竟藏着这样的所在/抓住他你要抓住那鹰王/你被你自己的决定激动了/几乎是你扑向他的同时/鹰翅拍下的风把你狠狠击倒/旋停于你的头顶他死死盯着你/两颗燃烧的小火球像要随时射下/那双眼睛激动着一个相同的决定/——他要抓住你你因自己的奔逐而发狂了/你把叫声笑声摆成一排排滚雷/就这样一直炸进天空/想象着某一天早晨/一个奇怪的人走进都市/肩头是那只高贵的巨鹰/所有目光一齐雕刻这威风的塑像/那就是你和他这辈子干完这一件事就够了作为男人/这辈子可以不干任何事了这是鹰王啊一堵黑墙自天垂下横在你面前/似古代武士之营帐插满利剑/你听见铁器撞击峰峦的声音/一角岩山被敲碎而迸落/定有火星飞溅但你不去低头看/不看也知道你的左肩已不再浑圆/你冲进那黑色营帐/左右开弓拔下几柄短剑/嗬!瑟瑟作响/不断有岩山自山体碎落/痛苦的快感死死抓住你/而你又死死抓住前方那飘动的诱惑地平线一次次被穷尽又一次次被展开开始有一醉汉摇晃于天/滑翔动作已不再规则/两面飞扬的黑色旗/露出几道细细的蓝缝/那是你骄傲的标志/有几支鹰翎在你手上挥动但你却不安起来你问自己/抓住他又会怎样呢/能被抓住的还叫鹰王吗/不是鹰王还值得去追吗/一个巨大的阴影遮盖了你/鹰王是不能被击败的/那么能被击败的难道该是你/此刻你真怕鹰会突然坠下/渴望得到他又不敢得到他/于是你拼命把他逐向远空天空很疲倦/因释放过多的能量而无力再发射闪电/鹰躺在厚厚的蓝垫子上一动不动/你也很累你躺在一个梦上——/那黑点越退越远而你越逼越近/温湿柔软是初夏的草地/扑过去你扑向巨大的鹰王/怎么手里竟是一只小小的乌鸦/这一发现几乎使你自杀??你猛醒于自己的惊叫/鹰依然扇动着两片威风凛凛的黑天空/似乎一切都不曾发生远方/巨唇渐渐闭合我希望你以军人的身分再生——致额尔金勋爵我佩服你/——额尔金勋爵/你敢于发布这样的命令/把古老东方的京都/投进熊熊大火。在每片飞灰上写下你的姓氏/扬遍全世界的每处角落/在每寸焦土里埋下你的名字/和野草岁岁生长我不佩服你/——额尔金勋爵/你根本没有敌手/没有敌手却建树功勋的英雄/比拼杀中倒下的战败者还耻辱/焚烧一座没有抵抗的园林/践踏一片不会说话的土地/那是小孩子的手都能胜任的/何用军人的膂力但你毕竟以你的壮举/给你的后裔们留下/足以在餐桌上大嚼永远的威名/给你民族发黄的编年史/订上火光闪闪的骄傲的一页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在/阴森幽暗的古堡/晨光微露的旷野/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要么你接住我甩过去的剑/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战马/远远离开遮天的帅旗/离开如云的战阵/决胜负于城下我更希望/你以军人的身分再生/当然我决不会用原子武器/对你那单发的火枪/像你用重炮摧毁冷兵器/我希望你是/装备精良训练有案的军人/你会满意的/你的对手不再是猛勇而愚钝的/僧格林沁在此/我谨向世界提醒一句/从我们这一代起/中国将不再给任何国度的军人/提供创造荣誉建立功勋的机会作品鉴赏这是一本获新时期中国作家协会诗集奖的作品,可以说是一本军事题材的诗集,或者说是一本纯粹军人的抒情诗集。作者的军人意识部分地是血液里带来的,因为他几代都是军人。然而作者又是当代军人,他的诗所抒写的是当代军人的壮志情怀。当晓桦作为诗人成长的时候,前辈诗人已经写出了辉煌的军旅抒情诗,这种情况迫使年轻而富于活力的诗人创造性地独辟蹊径,寻找新的语言和新的形式来抒写新一代军人的心声。《致额尔金勋爵》是作者的成名作,它引起了各方面的赞赏和注意。这诗以一种全新的语言与视角,来写火烧圆明园这个历史事件在当代军人心里所引起的感情激荡,诗的深层主题是当代军人的英雄主义,自信和广阔的视野。作者想说他压抑着无比的民族的愤怒,他渴望从纯粹军人的意义上与额尔金勋爵作一次殊死较量。这首诗异常鲜明地流露出晓桦对祖国对军队宗教般的血液里流淌的感情联系。这就是为什么这首诗虽然从理论上看不尽妥当(似乎这件事不是整个民族的悲剧而只是某位军人的过错,以及在富于集体英雄主义传统的中国军队里,晓桦稍稍有些显得突出了个人),而他所表现的自信、勇敢、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感情,却成为了新一代的军旅抒情诗成长的可靠标志。在这本诗集里,“一个中国军人在圆明园”一辑之所以留给读者很深印象,是因为在这里晓桦抒发了一种可谓是“圆明园军人情结”的感情,集中而强烈地表达了中国当代军人的内心世界。《沙盘》是其中又一首很有独创性的诗。它表现了在圆明园沙盘面前一个纯粹军人的遐想。各个不同阶层职业的人在此沙盘前都会有自己的遐想,而晓桦这里的遐想最奇异,但也更认真,更有深度。“大地化作一块一块沙盘/披挂于军人身上”,作者用这样奇想的警句来暗示军人与祖国河山的血肉关连。诗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十分深刻的意蕴:沙盘是一种印记,血火的印记,而有了这个印记,80年代军人身上就饱和了整个民族的苦难和创伤,诗人用此比喻表达了他在圆明园旧址所感受到的民族创伤和力量,读后令人难忘。《巨鹰》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它的题旨可解释为试图描述一次精神的历程,或人生的哲学悖论:伟大的愿望同时又似乎是梦想。尽管这篇作品带有一点“后现代主义”意味,但整个基调是振奋的和向上的。从这篇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军人丰富的内心世界:既是英雄主义的,同时又是沉思的。这只巨鹰的确是鹰王,因为“只在他旋飞于天/所有鹰便蜷缩于地下不敢张翅/甚至不能被认为是鹰”。然而这样的诗句的含义又是复杂的和富于张力的。当经过搏斗马上就可以使巨鹰在手的顷刻,严重的问题出现了:“抓住他又会怎样呢/能被抓住的还叫鹰王吗/不是鹰王还值得去追吗”?我们也可以认为这诗写的是诗人对于一次活动或行动的体验,也许通过这次体验,诗人明白了:一个伟大的理想假如没有能够实现,其原因不在于自己没有力量,而在于一个巨大的思想阴影遮盖了自己。这本诗集最后有五首叙事诗,好些人认为晓桦的叙事诗比他的抒情诗写得要好。《白鸽子,蓝星星》是诗人的力作。周涛在诗集序言里认为在这首结构巧妙的长诗里,展示的不仅仅是驾驭较为复杂的抒情方式的才能,更重要的,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过去的超越和更为宽厚的感情。要而言之,在这本诗集里,晓桦对战争、死亡等领域进行了系列开掘,丰富了这些主题的美学内容。他有强烈的军人意识,在诗中塑造了他所体验的军人的内心世界。他的艺术感觉敏锐,表现自由、洒脱,不少诗具有较大的艺术张力。空灵、清秀、哲理、现代意识是这本诗集的主要特色。(蓝棣之)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604条当代中国文学名作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当代中国文学名作的鉴赏及作者简介,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1 7:1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