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闻雁 韦应物
释义

闻雁

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

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鉴赏

韦应物于唐德宗建中四年由尚书比部员外郎外放滁州刺史,即今之安徽滁县。虽然用今天的眼光来看,刺史已是一州之最高长官,但在唐人眼中,京城之外都算不得好地方,何况还远在淮河以南。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首句“故园眇何处?”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故园”指诗人的故乡长安,距滁州两千余里,又在“雨夜”,自然邈远而模糊,不知故乡在哪里了。在这一个秋天的雨夜,诗人独坐高斋,在一阵凉似一阵的秋风中耳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想起自己远宦在这偏远的滁州,心中一酸:想家了。

下句抒发感慨之情:“归思方悠哉。”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方,正;悠,长。思乡之情,归家之愿无穷无尽,悠然不已,表达了诗人无限的惆怅。

诗人正在这里伤心,大雁偏还要来凑热闹。“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在淮南秋雨绵绵的夜晚,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地传来。在古诗文中,归雁历来是思乡思亲之物。漫漫长夜、绵绵秋雨中,这由远而近的雁叫声使诗人思绪万端,愁绪更浓,情不能已,夜不能寐。读到这里,我们方才明白:前两句写归思,是为三、四句闻雁蓄势,怪不得诗人以《闻雁》为题,因为诗人愁绪的大海正是被这归雁的叫声引得决了堤。清沈德潜评曰:“归思后乃说闻雁,其情自深。一倒转说,则近人能之矣。”

决堤之后呢?诗人没有说,全诗到此戛然而止,对“闻雁”而引起的感触不着一字,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而这正体现了绝句的特色:“意当含蓄,语务春容。”沈德潜《说诗晬语》中论曰:“五言绝句,右丞之自然,太白之高妙,苏州之古澹,并入化机”。古澹,确是韦应物五言绝句的风格特征。从这首《闻雁》可以看出,他是有意识地运用古诗的句格、语言与表现手法,以构成一种高古澹远的意境,语言也力求朴质自然。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