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寡妇赋 曹丕 |
释义 | 寡妇赋并序 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1〕,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2〕,故作斯赋,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3〕。 惟生民兮艰危,在孤寡兮常悲〔4〕。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抚遗孤兮太息,俛哀伤兮告谁〔5〕?三辰周兮递照,寒暑运兮代臻〔6〕。历夏日兮苦长,涉秋夜兮漫漫〔7〕,微霜陨兮集庭,燕雀飞兮我前〔8〕。去秋兮就冬,改节兮时寒〔9〕。水凝兮成冰,落雪兮翻翻〔10〕。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怅兮自怜〔11〕。 注释 〔1〕阮元瑜:阮瑀(yǔ),字元瑜,陈留尉氏人,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建安十七年(212)卒于瘟疫。旧:老交情。薄命:命运不好,福分不大。阮瑀死于建安十七年时年约47岁。 〔2〕感存:感念。怆然:伤悲,凄怆的样子。遗孤:身后遗留的孩子。当时阮瑀之子阮籍年方两岁。 〔3〕叙:述说,描写。 〔4〕惟:句首语气助词。生民:人类。在:处于,作为。 〔5〕抚:抚摸。太息:深深地叹息。俛:同“俯”。 〔6〕三辰:指日、月、星。周:环绕。递:顺次。运:运行。代:更替。臻:至。 〔7〕历:经过。苦长:以长为苦。涉:经过。 〔8〕陨:落。集:聚集。庭:院子。 〔9〕去:离开。就:趋。 〔10〕翻翻:飞舞之貌,这里是纷纷扬扬的意思。 〔11〕伤:悲伤。惆怅:伤感,愁闷。 鉴赏 《寡妇赋》是曹丕赋文的代表作之一。赋序指出:这是为自己的亡友阮瑀的妻子所作的,目的是“以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因此,也可以说这是对亡友哀思的一种寄托。曹丕因逼其胞弟作“七步诗”而给世人留下了刻薄毒辣的印象,但从他为亡友的遗孀作赋这件事情中,却使我们看出,他与朋友相处,还是很重感情的。 《寡妇赋》通篇以寡妇的口吻,叙述了她孤独、凄凉的寂苦之情。格调哀婉悱恻,语言凄切悲凉,读之令人怜悯和同情。 赋文可分为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直陈寡妇之愁苦。语言凄楚悲怆,平实自然,既符合人物的身份,也符合人物的心理,无半点矫揉造作。作者之所以能如此准确地把握人物的身份和心理,写得如此传神,使人于平实之中感到有一种震颤心扉的艺术力量,除了作者较深的辞赋造诣之外,更重要的是作者把自己对亡友的友情和哀思倾注到了赋作的字里行间。寡妇的哀怨,实际上就是作者自己的哀愁,或者说是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贵有情,赋也应如此。由于作者情真意切,所以下笔神生,一下子就扣住了读者的心弦。“惟生民兮艰危,在孤寡兮常悲。人皆处兮欢乐,我独怨兮无依。抚遗孤兮太息,俛哀伤兮告谁?”意思是:“人生在世是多么艰难呀,作为孤儿寡母更是感到悲苦。别人都处在欢乐之中,而我却单单因无依无靠而孤苦怨愁。抚摸着遗孤长长地叹息,只能低头哀伤又能向谁倾诉?”凄切悱恻,如泣如诉,字字倾注着悼夫的哀思,句句饱蘸着思夫的泪水。透过纸背,使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位面带愁容,拖儿带女的寡妇正在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不幸和悲哀。在语言的运用上,平实之中也不乏技巧,短短六句就使用了正衬和反衬两种积极的修辞手法。其中,“惟生民兮艰危”和“在孤寡兮常悲”是正衬,“人皆处兮欢乐”和“我独怨兮无依”是反衬,两者交相使用,就更加突出了寡妇内心的苦楚和哀愁。接着作者选取了“抚遗孤兮太息”这样一个典型动作,使寡妇的悲哀更加形象化,悲剧气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渲染。最后用一个反诘句,几乎是喊出了寡妇孤独、悲伤然而却又无可奈何的痛苦心声,读之能不使人动容! 从第七句至结束为赋文的第二部分,它紧紧抓住夏、秋、冬三个季节的特点,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景物加以描绘,以此进一步衬托寡妇内心的悲愁和孤独。色彩暗淡,格调凄凉,与寡妇悲苦和孤独的心情浑然一体。 杜甫在《春望》诗中曾经写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于心情的不同,同样一种景物能引起人们的不同联想,产生不同的感受。同样,由于心情的不同,映入人们视野的景物也会有所差别。人们在高兴的时候最容易感触到的是那些春光明媚,鸟语花香,万木葱茏之类的景物;而对枯树昏鸦,西风瘦马之类的景物,就视而不见。反之亦然。因此,作者在写景时,紧紧抓住了寡妇孤独、愁苦、度日若年的心理特征,以此去从夏、秋、冬三个季节中选取与之相适应的冷色调的景物加以描绘和渲染。夏季,本该是万木葱茏、蝉吟鸟鸣,充满了活力,然而寡妇所感到的却只有夏日的“苦长”。秋天本该是秋高气爽,充满着收获的喜悦,然而这里却变得暗淡无光:在寡妇心中秋夜是那样的“漫漫”,在寡妇的眼中不是飞去的“燕雀”,就是集庭的“微霜”。冬天虽然寒冷,但也不乏银妆素裹,然而在寡妇的眼中,却只有“水凝兮结冰”,“落雪兮翻翻”的凄凉景象。在这里,不论是寡妇心中的感受,还是眼中的景物,都与寡妇孤独、寂寞愁苦的心情相吻合。写景是为了抒情,所以作者在着意描绘一幅凄凉、萧条的风景画之后,又回到了抒情的主题上,以“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怅兮自怜”两句结束全文,使写景的目的更加突现,从而达到了景为情设,情以景生,情景交融的艺术境地,增强了赋作的感染力。 总之,整个赋作感情真挚充沛,语言平实哀婉,凄切悱恻,使人能从如泣如诉的直陈和贴切自然的景物描写中窥见寡妇那孤独、寂寞、悲苦的内心世界以及作者对亡友的悼念哀思和深情厚谊。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