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有蔓草 诗经 | |||||||||||||||||||||||||
释义 | 风·郑风 野有蔓草
注释 〔1〕零:降落。 〔2〕清扬:形容女性的眉清目朗。婉:美好貌。 〔3〕臧:通“藏”(从闻一多说)。 鉴赏 《西厢记》的一见钟情,《墙头马上》的偶然相遇,在封建社会是个性解放、文明性爱的典型,但大家闺秀“赖简”一类的举止心态,却是“文明社会”不文明的积淀心理。然而在先秦那个不够文明的社会,却有情爱文明的光彩,这在《野有蔓草》一诗中得到了片断反映。 这是一个弥漫湿润空气的早晨,田野里飘溢着酥软的泥土的气息,春草葳蕤的枝叶蔓延地罩住路边、地面,绿成一片,一对情人邂逅相遇,经过短瞬间情感交流,爱情的鲜花,在春日晨风的披拂中,早早如意地怒放了。 当姑娘的倩影乍忽间出现在草地上时,像一股清泉渗进了小伙子干渴的心田,他还未及仔细端详,按捺不住的愉悦就萌生了:“有美一人”。觉其“美”,而又由于她是“一人”,于他想必是“美”上加“美”。这激起他惊喜的颤动,而从酥润的心田抽生出爱情的子叶。姑娘含情不语飘然至前,那露水般晶莹的美目秋波流转,脉脉含情。这意外的收获使小伙子高兴极了:“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会面如此短暂,情爱却迅速饱和。美满至极的可心如意,使爱情之花急促拔节舒展。“美”——“清扬”——“邂逅”——“适愿”,形成心态波动递进而又起伏的四个层次:一,乍见惊然的美不可言;二,她那柔情的目光像爱神之箭一下子射中了他急跳的心;三,幸福突然降临的思忖(“邂逅相遇”应是他的心理活动。);四,略思之后美感实在的欣享。这些紧促的心层激进表明,乍见乍喜,愈美愈爱,情感飞速直升到热乎乎的程度。 次章前五句基本上与前章重叠,在欢乐的律动中进入情爱片断的第二阶段。上章的“清扬婉兮”是“美”乍一发现的惊叹和观感。下章的“婉如清扬”是凝目注视由衷的赞叹,这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清扬”,感觉得实实在在的“婉美”。细细的眉,美慧的眼,丰美婉然,这是从形见神的初感;风韵婉合而更显眉眼“清扬”之美,这是由神显形;愈觉其美,这是注视后的深感。二者是一见钟情所包含的两个连贯的层次。姑娘神态婉然,想必也觉得眼前注目她的人“适我愿兮”,“实维我仪”(《鄘风·柏舟》)吧。于是爱情的花蕾绽放,一对青年人手拉手跑进林子深处,或是可供遮蔽的什么地方,在他们先前邂逅的地方,只有蔓草托着已放的春花颤威威地摇曳着。 情爱的片断出现在“零露 《毛诗序》说此诗“思遇时也。君之泽不下流,民穷于兵革,男女失时,思不期而会焉”。向来喜欢把时政与诗扭在一起的《毛诗序》,此说却真率中肯,虽然把野合事实,说成“思遇时”,拖了条“温柔敦厚”的尾巴。春秋不义之战,造成多少旷男怨女、大龄青年,像《召南·摽有梅》的“求我庶士,迨其谓之”(有心求我的小伙子,只要你开一开口),就是大龄女性的代表。他们不会(也没有时间和必要)忸怩作态,需要的是追回自己的青春。尽管欢爱的方式和进程有些简单,缺乏男女性爱结合“九十其仪”的公开昭示,“选择几乎与动物的性选择处一同一水平”(瓦西列夫《情爱论》),但情感的纯真却朴实感人。至于“腿儿相压,脸儿相偎”(王实甫《西厢记》)一类的床笫镜头,于此反而无法容存,这又是何其耐人寻味的事体。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