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重赠卢谌 刘琨 |
释义 | 重赠卢谌 握中有悬璧,本自荆山璆。 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滨叟。 邓生何感激,千里来相求。 白登幸曲逆,鸿门赖留侯。 重耳任五贤,小白相射钩。 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仇? 中夜抚枕叹,想与数子游。 吾衰久矣夫,何其不梦周? 谁云圣达节,知命故不忧? 宣尼悲获麟,西狩涕孔丘。 功业未及建,夕阳忽西流。 时哉不我与,去乎若云浮。 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 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鉴赏 这是刘琨被段匹 为便于理解此诗,需要先谈谈刘琨与卢谌的关系。卢谌,字子谅,西晋诗人。他既是作者的诗友,又是作者的僚属,还有点亲戚关系。卢谌早年就和刘琨志趣相投,中年以后和刘琨一样投身于卫国战争,失败后投奔刘琨。刘琨“重其才地”,任命他为主簿,转从事中郎,“与运筹之谋,厕宴私之欢。绸缪之旨,有同骨肉;其为知己,古人罔喻”。刘琨追击石勒失败,穷蹙不能复守并州,于是投奔幽州刺史段匹 作者在这首诗中,首先赞美卢谌具有像璆璧一样的优美品质,开门见山,说明自己对他的器重与钦佩。接着,列举姜太公、张良等历代名臣含辛茹苦辅佐国君兴王图霸的历史事实,说明自己要像他们那样尽其臣节,没身报国,殚精竭力,兴复晋室;同时也借“远想张、陈,感鸿门白登之事,用以激谌”为国立功,并援救自己。然后,说明王道衰微、晋室南迁,而自己功业未建,岁月已逝,眼下又被段匹 《重赠卢谌》不仅内容是健康的、积极的,其艺术风格也是含蓄蕴藉的。首先,作者善于运用各种典故,委婉曲折地表达自己深沉而复杂的思想感情。本诗开头,作者一口气用了太公佐周、邓禹投汉、陈平解白登之围、张良纾鸿门之困、管仲相齐、赵衰定晋等六个典故,然后用“中夜扶枕叹,想与数子游”一点,便把他学习古代名臣、为国建功立业的报国壮志清楚地表现出来了。同时,还说明为兴复晋室,他不怕自己年事已高,不怕千里奔波,不怕处境险恶,不计较个人私怨,从而赋予他的报国壮志以丰富的内容。再如“吾衰久矣夫”六句,把《论语》“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等三个典故融为一体,说明自己和孔丘一样,本想实现周公那样的理想政治,但因君子之道日趋衰微,自己处处碰壁,恐怕难以实现“梦周”的理想了!谁说圣人没有忧愁?孔子当年不是曾因“西狩获麟”而涕下沾襟吗?更何况自己既不能同孔子相比,又遭人囚禁,怎能不感慨万端呢?其中,有希望,有失望,有辩说,有哀怨,有愤怒,有感慨,短短六句,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善于运用各种不同的比喻手法,含蓄地说明自己对各种事物的不同看法,这是形成本诗含蓄蕴藉风格的另一因素。诗词中常用的比喻手法是很多的,有时以物喻人,也有时以物比事,作者灵活地运用了这些方法。比如开头两句,作者就是采用以物喻人的方法,用璆璧比喻卢谌,把其才质兼美、国之瑰宝的特质清楚地表现了出来。再如最后两句,以“百炼刚”比喻自己过去久经战争考验,以“绕指柔”比喻自己而今之柔弱,这个比喻不仅准确地概括出他复杂的斗争经历及其变化,抒发了英雄失路的悲哀感情,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概括出封建社会这一类型人物的人生哲理,从而赋予这两句诗以普遍的社会意义,成为千百年来活在人民群众口头上的成语。作者不但善于以物喻人,而且善于以物比事,说明某些社会现象或道理。比如作者以“朱实陨劲风,繁英落素秋”比喻自己人到暮年,犹如成熟的果实和盛开的花朵到了秋天,一遇劲风就会陨落和凋谢一样,再也经受不住险恶现实的打击;用“狭路倾华盖,骇驷摧双辀”,比喻自己经历险恶的仕途,犹如华丽的车子在狭路上翻了车,马匹受惊,把车辕折断一样,危险极了。在这里,作者把四个比喻排在一起,一口气说出,给人以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感觉。这样使用,比得贴切,用得有力,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善于运用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写法,这是形成本诗含蓄蕴藉风格的又一因素。这首诗是赠给卢谌的,可是除开头两句含蓄地提到卢谌外,其余部分主要写自己,似乎与卢谌无关,其实不然。这首诗是通过写自己映带卢谌,使用的是以实带虚、虚实相生的写法。诚如张玉穀在《古诗赏析》中所说:“首二,即以璆璧比卢才质兼美,立定篇主。‘惟彼’十二句,历引昔贤,为卢之影,言才质美者固当有为如此。勒到想与之游,即是冀与卢同建功业也……后六,忽叠四比,比出遭世多艰,士气固易摧折,再用钢金绕指,比出有志者亦复灰心,阕然竟止。语似自嘲,而意则讽卢,当早树功,勿沮丧也。”作者实写自己,虚写卢谌,双方既不明粘,又不全脱,使作品虚实相生,互相辉映,艺术成就是很高的。作者所以采用这种写法,显然是同他们的处境有关的。就刘琨来说,他已从段匹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