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释愁文 陈子龙
释义

释愁文

陈子龙

岁在涒滩〔1〕,招摇指午〔2〕,有神下降,集于庭隅〔3〕,告谓陈子曰:“子适时精悠〔4〕,历世隆全〔5〕。耽文环丽〔6〕,驾誉高渊〔7〕。其有所企〔8〕,可俟以年〔9〕。而子墨墨塞心〔10〕,顿神缩髓〔11〕。烦枯臶加〔12〕,焦怼益侈〔13〕。繇常独倚〔14〕,仰天反指〔15〕。悼胸凭虚〔16〕,不丑不美〔17〕。乖气充纮〔18〕,光内累〔19〕。遇盘突嗟〔20〕,在欢如耻。聪明滑逸〔21〕,户牖黝幽〔22〕。中纷多营〔23〕,口不能谋〔24〕。殿屎经时〔25〕,视日为仇〔26〕。凄若荒夜,乱于砀蘨〔27〕。遐瞩疾瞻〔28〕,栖止浮游〔29〕。蔑有专情〔30〕,决奔淫流〔31〕。不怀世绳〔32〕,抵务急悄〔33〕。娱心日去,鞅缚并牵〔34〕。覃覃恤恤〔35〕,自相惑扇〔36〕。起伏倏忽〔37〕,类繁族衍〔38〕。指高踯下〔39〕,疑有深恋。究诘宗涵〔40〕,端倪渺溟〔41〕。饫之勿厌〔42〕,瀹之勿清〔43〕,挫之勿〔44〕,摈之勿倾〔45〕。蕴萃子躬〔46〕,日夜发生〔47〕。世皆湛和〔48〕,独子厉盲〔49〕。侘傺沉恒〔50〕,体僵目瞠〔51〕。一绪偏引〔52〕,万途芽萌〔53〕。扃户侧吁〔54〕,里蹇表孛〔55〕。郁轸善来〔56〕,嚼辛病痗〔57〕。比于玄房〔58〕,醇酒难酹〔59〕。缠嫁他物〔60〕,继续愦愦〔61〕。子实徽通〔62〕,厝情晦昧〔63〕。必有大戚〔64〕,都子腑肺〔65〕。潜察宿疾〔66〕,厥号何辈〔67〕。授予根荄〔68〕,为子割拔。”陈子曰:“余负斯恙有年矣〔69〕。甲子始朝〔70〕,困涸神伤〔71〕。太卜示兆云〔72〕:‘有神人解此僻愚〔73〕。’岂其是耶?”遂再拜长跪,告于神曰:“某植衷寒莽〔74〕,恣情诞揫〔75〕。疾痛盘中〔76〕,厥名曰‘愁’。播种虚窈〔77〕,兴起骈稠〔78〕。倏兮如梦〔79〕,凛兮如秋〔80〕。径途懿濞〔81〕,罔象拘囚〔82〕。攻之累岁,近剧远瘳〔83〕。凡人不乐〔84〕,心有欲就〔85〕。或慕充盈〔86〕,或怀袞绣〔87〕,或趋声色〔88〕,或眷年寿〔89〕。未获戚戚〔90〕,有时邂逅〔91〕。惟余鲜慕〔92〕,遇物反覆〔93〕。举世贤明,已赋疏瞀〔94〕。余德胡俭〔95〕,余悲胡富〔96〕?晓光展初〔97〕,蹶兴披帷〔98〕。引鉴鄙容〔99〕,心伤所之〔100〕。沄沄客徒〔101〕,不见悦怡〔102〕。掩坐越神〔103〕,俯仰呻〔104〕。勉期假寐〔105〕,历魂隇〔106〕。遁于沉湎〔107〕,佯称可宜〔108〕。遵轨投方〔109〕,跪献威仪〔110〕。世谓合道,余竟大悲。辍迹重困〔111〕,彼人欢嬉〔112〕。阴持两端〔113〕,突梯首鼠〔114〕。号曰‘中庸’〔115〕,危人愁予。海外仰圣〔116〕皇大衍〔117〕。齐声贡裒〔118〕,欣资祥戬〔119〕。细人如蠓〔120〕,怀抱迂舛〔121〕。草莱不治〔122〕,妄忧〔123〕。意长路远,处身重茧〔124〕,口如鸱夷〔125〕,与喑莫辨〔126〕。极目摧伤〔127〕,臆轮辗辗〔128〕。公卿逶蛇〔129〕,止岳行风〔130〕。杰步贤趋〔131〕,当世钜公〔132〕。朝请田宅〔133〕,暮乞儿童〔134〕。赀用隆盛〔135〕,盘餐充〔136〕。彼大娱乐,余则深恫〔137〕。愁此视肉〔138〕,致术乃工〔139〕。厥所切悼〔140〕,余有贱器〔141〕。形类匏瓜〔142〕,睽违涉利〔143〕。大用非时,小用见弃。直钩入水〔144〕,共姜司第〔145〕。难动食指,不遂欢事〔146〕。壮岁寂寂〔147〕,莫奋心智〔148〕。气决才辏〔149〕,何所谋议!外若鄙夫〔150〕,内实自恚〔151〕。我观世人,舆台贱徒〔152〕。负重喘汗,髡发焦须〔153〕。浊酒哗笑,心开意愉。张乐进卮〔154〕,乐余为诬〔155〕。魋肩之媪〔156〕,丑逾嫫母〔157〕。研朱褶衣〔158〕,逐媚和娱〔159〕。岂无□娥,自顾不姝〔160〕。凡鄙小物,各有饶裕〔161〕。蠢若螺蚌,眉目不布〔162〕。秽若蝼蜣〔163〕,熟餍土趣〔164〕。噏噏舒涎〔165〕,嬲嬲跃足〔166〕。余羞不如,动与愁遇。敢告司命〔167〕,使余有身,曷弗为石〔168〕,不知屈申〔169〕。杂杂能感〔170〕,自生冬春。倍情百蓰〔171〕,莫适所真〔172〕。幸兹灵驺〔173〕,弭节陋庭〔174〕。愿因神威〔175〕,开其愁扃〔176〕。迁心笑欢〔177〕,永保清醒。与世偕乐,神其余听〔178〕!”再拜求释〔179〕。神乃告曰:“我知子疾,勿事他省〔180〕。众庶凭生〔181〕,小获意骋〔182〕。贤哲广虑,引为已眚〔183〕。子愁何穷?常负耿耿〔184〕。我闻大德混朴〔185〕,至道氤氲〔186〕。治乱无累〔187〕,荣辱蔑分〔188〕。世乐既忽〔189〕,子愁不闻。伐子妄慧〔190〕,免子迂勤〔191〕。澹漠持心〔192〕,与古为群〔193〕。”余敬受之,愁乃引去〔194〕

注释

〔1〕涒(tūn)滩:太岁年名。太岁在申曰涒滩,按干支纪年法为庚申年,即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

〔2〕“招摇”句:指夏历五月。古代历法,将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分,配以十二支,称为十二辰。以北斗星斗柄(即招摇)运转所指之辰计算月份。夏历正月建寅,即斗柄指寅,指午即五月。

〔3〕集:停留。隅:角落。

〔4〕适时:逢时。精:光明。悠:长久。

〔5〕隆:兴盛。全:完美。

〔6〕耽文:深爱文辞。环丽:形容文辞流转华美。

〔7〕驾誉:传播名声。高渊:高明深邃。

〔8〕其:如果。企:求。

〔9〕俟:等待。年:时光。

〔10〕墨墨:混沌无知之貌。塞心:心智闭塞。

〔11〕顿神:精神委靡不振。缩髓:骨髓枯缩、血气不足的病态。

〔12〕烦:烦恼。枯:憔悴。臶(jiàn)加:不断加剧。

〔13〕焦:焦躁。怼(duì):怨愤。侈:大。

〔14〕繇(yóu):因而。独倚(jī):孤单,离群索居。

〔15〕“仰天”句:时而仰望天宇,时而反躬自责,这是描写其忧思愤懑的情绪。

〔16〕悼胸:伤怀。凭虚:寄托于虚空。

〔17〕“不丑”句:无所厌恶也无所赞美。

〔18〕乖气:乖戾之气,指与众人不相和谐的感情。充纮(hóng):充满宇内。

〔19〕:光明磊落之气。内累:郁积于内心。

〔20〕“遇盘”句:在游乐之时突然叹息起来。盘,游乐。

〔21〕聪明:指听觉和视觉。滑(gǔ)逸:昏乱涣散。

〔22〕户牖:门窗。黝幽:幽暗。此句盖言与外界隔绝。

〔23〕中:心中。纷:多。营:谋划,思虑。

〔24〕谋:计议,谋求。

〔25〕殿屎:痛苦呻吟。经时:多时。

〔26〕“视日”句:看见太阳如同见到仇敌一样,言其恨时光之流逝。

〔27〕“凄若”二句:心情凄凉如同荒夜,思绪缭乱甚于茂密的野車。砀(dàng)蘨(yáo):广大茂盛的草。

〔28〕遐瞩:远望。疾瞻:疾速地看。这句是说心神不能专注。

〔29〕栖止:止息。浮游:漂浮不定。

〔30〕蔑有:没有。专情:专一的心情。

〔31〕决奔:河水溃堤而奔流。淫流:泛滥流淌。这句是比喻行为放荡无所拘束。

〔32〕怀:遵守。世绳:世俗的准则。绳,准则。

〔33〕抵务:遇事。急悁:急躁,不冷静。

〔34〕“鞅缚”句:比喻受到种种束缚。鞅,套在马颈的皮带。牵,拘束。

〔35〕“覃覃”句:形容感情深沉忧郁。覃覃,深沉之貌。恤恤,忧虑之貌。

〔36〕“自相”句:使自己困惑和激动。惑扇,迷惑,鼓动。

〔37〕起伏:指感情起落。倏忽:急剧。

〔38〕“类繁”句:同类的事物繁衍增多,比喻引起愁绪之事有增无已。

〔39〕指高:指向高处,向高处观望。踯下:驻足于低处。这里是通过动作的描写,表现作者情绪的起伏不平。

〔40〕究诘(jié):寻究。宗涵:宗尚,怀抱。

〔41〕端倪:头绪。渺溟:渺茫。以上二句言追寻其理想,则头绪渺茫,难以实现。

〔42〕饫(yù):饮食。

〔43〕瀹(yuè):疏导。

〔44〕挫:摧折。(guì):折断。

〔45〕摈:抛弃。倾:倒出去。以上四句是比喻忧愁无法排遣。

〔46〕蕴萃:蕴蓄。躬:身。

〔47〕发生:萌发,滋生。

〔48〕湛(dān)和:安乐和气。

〔49〕厉:严厉。盲:昏昧无知,不明事理。

〔50〕侘(chà)傺(chì):失意。沉:埋没。恒:长久。

〔51〕僵:僵直不动。瞠(chēng):瞪着眼睛直视。这句是形容窘困悲伤的样子。

〔52〕一绪:开端。偏引:向旁延伸。

〔53〕万途:各种途径。芽萌:出现。以上二句是比喻心情受到外物刺激,则扰乱不宁,种种愁绪纷然而至。

〔54〕扃户:关上门。恻吁:悲伤地叹息。

〔55〕里蹇:内心愁苦。表孛(bèi):外表举止不合世情。孛,通“悖”,违逆。

〔56〕郁轸:忧郁痛苦。善来:容易发生。

〔57〕嚼辛:咀嚼辛辣,指经受痛苦。病痗(mèi):困苦忧伤。

〔58〕比:类同。玄房:墓室。

〔59〕醇酒:味道浓厚的酒。酹:以酒洒地表示祭奠。以上二句,盖言其居处如同墓室,却享受不到醇酒,极言其寂苦之状。

〔60〕缠嫁:纠缠,转移。

〔61〕愦(kuì)愦:昏乱。以上二句言思绪为他物所牵动转移,仍然昏乱不宁。

〔62〕徽通:高明通达。

〔63〕厝(cuò)情:着意,思考事情。晦昧:暗昧不明。

〔64〕戚:忧伤。

〔65〕都:聚积。

〔66〕潜察:深入考察。宿(sù)疾:久病。

〔67〕厥:其,指病。号:名称。何辈:哪一类。

〔68〕根荄:根由,指得病的原因。

〔69〕恙:疾病。

〔70〕甲子:纪日的干支。始朝(zhāo):早上。

〔71〕困涸:乏困。

〔72〕太卜:卜筮的人。示兆:告诉占卜的征兆。

〔73〕僻愚:鄙陋愚蠢。

〔74〕植:种植。衷:内心。寒莽:草木丛生的旷野。这句是说我内心的痛苦好像旷野里生长的草。

〔75〕诞:生长。揫:聚集。这句是说一任痛苦的感情滋长聚集。

〔76〕盘中:回绕于心中。

〔77〕播种:即上文“植衷”之意。虚窈:虚空深幽之处。

〔78〕骈稠:稠密。

〔79〕倏:短暂。

〔80〕凛:寒冽。以上二句写内心的感情,短暂恍惚,如同梦境,寒冷凄怆,有如秋色。

〔81〕懿濞(bì):深的样子。

〔82〕罔象:传说中的水怪。以上二句是写内心的凄苦恐惧之情,有如行进于幽深险恶、罔象拘囚的波涛之中。

〔83〕剧:加剧。瘳(chōu):病愈。

〔84〕凡:凡是。

〔85〕欲就:想要得到。

〔86〕或:有的人。充盈:富裕。

〔87〕怀:思慕。袞绣:古代上公服袞衣,上面绣有龙的图形。这里代指很高的职位。

〔88〕趋:追逐。声色:音乐和女色。

〔89〕眷:想望。年寿:长寿。

〔90〕戚戚:忧伤之貌。

〔91〕邂逅:不期而遇。以上二句言追求地位和享乐的人,没有得到时戚戚不乐,有时也能偶然获得。

〔92〕鲜慕:很少思慕(指“充盈”、“袞绣”、“声色”、“年寿”等)。

〔93〕遇物:为人处世。反覆:态度不同于常情。

〔94〕赋:禀性。疏瞀(mào):疏阔愚昧。

〔95〕胡:为什么。俭:少。

〔96〕富:多。

〔97〕晓光:晨光。展初:初展。

〔98〕蹶(guì):疾速。兴:起来。披:分开。帷:帷帐。

〔99〕引鉴:引镜自照。

〔100〕“心伤”句:心中的悲伤随之来到。之,至。

〔101〕沄(yún)沄:众多之貌。客徒:客人。

〔102〕悦怡:喜悦。

〔103〕掩:隐藏,指离群索居。越神:精神涣散。

〔104〕俯仰:起伏不宁的样子。呻(shī):呻吟。

〔105〕勉期:力求。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106〕历魂:指梦中经历。隇(wēi)(yí):艰险。这句说梦中经历的情境充满艰险。一说魂当作“块”,指土块,历块指行走迅速,犹如越过一小块土地,比喻假寐中所经历的情境,亦通。

〔107〕遁:逃避。沉湎:沉溺于酒。

〔108〕佯称:佯言,说假话。可宜:适宜,合人心意。

〔109〕遵:遵循。轨:法度。投:附和。方:规矩。

〔110〕跪献:指礼节。威仪:举止庄严。以上四句是描写时人的处世态度。

〔111〕辍迹:止步不前。重困:深受困苦。这句是说自己处境窘困。

〔112〕彼人:指“遁于沉湎”、“遵轨投方”之流。欢嬉:欢笑戏耍。

〔113〕阴:暗地。持两端:怀有二心。

〔114〕突梯:圆滑。首鼠:迟疑不定。以上二句也是描写时人的处世态度。

〔115〕中庸:古代儒家所主张的不偏不倚的道德标准。

〔116〕仰:敬仰。圣:朝廷的圣德。

〔117〕(lóng)皇:盛大的美德。大衍:极大地传播。

〔118〕贡:献上。裒:似当作“褒”,颂扬。

〔119〕欣:喜悦。资:依赖。祥戬(jiǎn):吉祥,福禄。以上四句是对朝廷的赞美。

〔120〕细人:小人,作者自指。蠓:一种小飞虫。

〔121〕迂舛:迂阔,不合时宜。

〔122〕草莱:荒地。

〔123〕(dǎn)冕:指做官。,垂在冠两旁悬玉的带子。冕,冠。以上二句,盖言自己废弃家业,使田地荒芜,而非分为官,经受着忧患。

〔124〕重(chóng)茧:厚茧,喻重重束缚。以上二句,盖言自己忧思绵长,仕途遥远,置身于重重束缚之中。

〔125〕鸱(chī)夷:皮袋子。

〔126〕与喑(yīn):喑哑,不说话。莫辨:不能明辨其心志。以上二句,盖言自己缄默不语,以避祸患。

〔127〕摧伤:悲伤。

〔128〕臆轮:胸臆。辗辗:辗转不宁。

〔129〕公卿:指朝廷大臣。逶蛇(yí):雍容自得之貌。

〔130〕止岳:静止时像山岳。行风:行走时像风。这都是形容大臣们威势显赫的仪态。

〔131〕杰:杰出之人。贤:贤能之人。步、趋:都是追随的意思。

〔132〕钜公:大臣。

〔133〕请:请求。田宅:田地房屋。

〔134〕乞:求取。儿童:指童仆。

〔135〕赀(zī)用:花费。赀,同“资”。

〔136〕盘餐:盘中食物。充(méng):丰盛。

〔137〕恫(tōng):痛苦。

〔138〕视肉:指禽兽。

〔139〕致术:运用权术。工:精细。

〔140〕厥:那。指下文“切悼”之事。切悼:深切哀痛。

〔141〕贱器:卑微的才能。

〔142〕匏瓜:葫芦。这句是以匏瓜比喻自己未得重用。

〔143〕睽违:违离。涉利:追求名利。

〔144〕“直钩”句:直钩钓鱼,徒劳无益。比喻自己空有抱负,而不能实现。《封神演义》谓姜太公“直钩而钓”。

〔145〕“共姜”句:盖言自己如同共姜那样守节不移。据《诗经·鄘风·柏舟·序》,西周时,卫国太子共伯早死,其妻共姜守节不嫁,并作《柏舟》诗以自誓。司第。犹言“守空房”。

〔146〕“难动”二句:《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yuán)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即公子宋)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sì)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此用其事,比喻自己的抱负难以实现。

〔147〕壮岁:壮年。寂寂:寂寞,无所成就。

〔148〕奋:发挥。

〔149〕气:意气。决:奔放。才:才能。辏:聚集。

〔150〕鄙夫:鄙陋之人。

〔151〕自恚(huì):怨恨自己。

〔152〕舆台:指地位低下。

〔153〕髡(kūn)发:剃光头发。焦须:烧焦胡须。这是形容处境狼狈窘迫。以上二句,言世人之辛苦操劳,含有讽刺意味。

〔154〕张乐:奏乐。进卮(zhī):举杯进献。

〔155〕乐余:宴乐之余。为诬:互相欺骗。以上四句,写世人醉生梦死,虚伪欺诈的风气。

〔156〕魋(cuī)肩:肩头突出,是一种伛偻病症。媪(ǎo):妇女。

〔157〕嫫(mó)母:古代传说中的丑妇人。

〔158〕研朱:涂抹胭脂。褶衣:穿着有褶纹的衣裙。

〔159〕逐媚:追逐献媚。和娱:温顺戏乐。以上四句以“魋肩之媪”比喻小人,讽刺谄媚奉承的恶劣风气。

〔160〕“岂无”二句:“娥”上缺一字。盖言自己不与群小同流合污。姝:美。

〔161〕饶裕:宽裕,满足。

〔162〕“眉目”句:没有眉和眼。布,陈设。

〔163〕蝼:蝼蛄。蜣(qiāng):蜣螂。

〔164〕餍:满足。土趣:泥土中的趣味。

〔165〕噏(xī)噏:聚集之貌。舒:吐出。涎:黏液。

〔166〕嬲(niǎo)嬲:纷乱之貌。以上八句,比喻鄙下之人各能得其乐趣。

〔167〕司命:主宰生命之神。

〔168〕曷:何。弗:不。

〔169〕屈申:同“屈伸”,屈曲和伸展。

〔170〕杂杂:指自然界的种种变化。感:感应。

〔171〕倍情:违背物情。倍,通“背”。百蓰(xǐ):五倍为蓰,百蓰言其相差甚远。

〔172〕适:归向。所真:本性。

〔173〕幸:幸亏。兹:此。灵驺:神灵的骑从,这里指神。

〔174〕弭节:驻车。

〔175〕因:凭借。

〔176〕愁扃:愁苦的心扉。扃,门。

〔177〕迁心:转移心神。

〔178〕其:表示祈求。余听:听从我的请求。

〔179〕释:解脱。

〔180〕他省(xǐng):省察其他的事。

〔181〕“众庶”句:语出贾谊《鸟赋》,言一般人依赖并恋惜生命。凭:或作“每”。

〔182〕小获:小有所得。意骋:心意畅快。

〔183〕眚(shěng):过错。

〔184〕负:担负。耿耿:形容愁绪无法排除。

〔185〕大德:最高的道德。混朴:浑厚质朴。

〔186〕至道:最高的道理。氤氲:混沌模糊的样子。

〔187〕累:牵累。

〔188〕蔑:无。分(fèn):一份。以上二句言道理高尚的人不受治乱的牵累,与荣辱也没有关系。

〔189〕忽:忘却。

〔190〕伐:消除。妄慧:诞妄的智慧。

〔191〕迂勤:迂阔的辛勤。

〔192〕澹漠:恬静寡欲。持心:约束心神。

〔193〕古:指古代的贤哲。

〔194〕引去:退去。

鉴赏

陈子龙(1608—1647),字卧子,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选绍兴推官,后擢兵科给事中。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帝自缢,陈子龙乃事福王(弘光帝朱由崧)于南都(今南京市)。及清兵入关,败李自成,陷南都,即积极从事抗清复明活动,后事败被俘,赴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谥为忠裕。

陈子龙为明末杰出作家之一。也自幼励志读书,博通经、史、百家,诗赋古文尤著称于当时。崇祯初,参加了张溥、张采为首的复社,又与夏允彝、徐孚远等创立几社,后来成为二社的领袖。其诗文沉雄瑰丽,具有较浓厚时代特色。著《陈忠裕公全集》。

明清之际,是一个充满内忧外患,各种矛盾尖锐复杂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弄权,迫害忠良,“阉祸”时起。由于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加之灾荒频仍,迫使人民纷纷起义。而清兵的不断侵扰,又对明政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陈子龙生活在这样的时代,黑暗的现实和民族的危亡,都使他内心充满忧愤,写下了不少感时伤怀之作,此赋便是其中之一。

这篇赋写作的具体时间已不详,但从内容看来,当是他进入仕途即崇祯十年以后所写,据赋中所云“壮岁寂寂,莫奋心智”,也可推断大致是他30岁以后的作品。

这篇赋以四言句为主,采用作者与神灵对话的形式构成篇章,写法颇似贾谊的《鸟赋》与柳宗元的《乞巧文》,其思想内容则与后者尤多相通之处。

篇中按作者和神灵的对话形成三个段落,自开头至“为子割拔”为第一段,自“陈子曰”至“再拜求释”为第二段,余为第三段。第一段从神的角度来写“愁”,主要是描写其种种状态,如写他精神委顿,血气不足,离群索居,时而仰望天宇,时而反躬自责;在游乐中突然嗟叹起来,在欢悦中却像蒙受着耻辱;视觉和听觉昏乱涣散,门窗紧闭,幽暗无关;时而遐观,时而疾瞻,止息也漂浮不定,等等。使读者由这些形象,感受到隐藏在作者内心的忧郁疾苦之情。作者除把握住形象同人物内心世界的密切联系之外,还结合运用了对照、衬托等手法来描写。如写“遇盘突嗟,在欢如耻”,以“盘”和“嗟”、“欢”和“耻”两两对照,写“户牖黝幽”是用来衬托其离群索居。这就使感情表现得更为鲜明和强烈。

第二段是从作者的角度来写“愁”,所以着重于内心世界的表白。作者或直抒胸臆,或取譬设喻,揭露抨击了丑恶的现实,倾诉了胸中的愤懑不平。“凡人不乐,心有欲就。或慕充盈,或怀袞绣,或趋声色,或眷年寿。未获戚戚,有时邂逅。”画出了统治者们争权谋利的丑态。“遁于沉湎,佯称可宜。遵轨投方,跪献威仪。”“负重喘汗,髡发焦须。浊酒哗笑,心开意愉。张乐进卮,乐余为诬。魋肩之媪,丑逾嫫母。研朱褶衣,逐媚和娱。”“凡鄙小物,各有饶裕。蠢若螺蚌,眉目不布。秽若蝼蜣,熟餍土趣。噏噏舒延,嬲嬲跃足。”则对统治者们醉生梦死,矫饰取容,谄媚奉承的恶劣风气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作者把他们比作“魋肩之媪”,比作“螺蚌”和“蝼蜣”,刻画了他们的丑恶嘴脸,表示了极端的憎恶。

作者还愤慨地谴责了公卿大臣们骄奢淫逸的生活:“公卿逶蛇,止岳行风。杰步贤趋,当世鉅公。朝请田宅,暮乞儿童。赀用隆盛,盘餐充。”所有这些,都使作者痛心疾首,而空有远大的志向,却得不到施展的机会,更令他感到深切的悲哀:“厥所切悼,……何所谋议!”他报国的赤诚和怀才不遇的悲哀交织着,慷慨悲歌,诵读之下。不能不为之感愤扼腕。

第三段写神为作者指明解脱忧愁的道路,却归于逃避现实、调和矛盾的错误的人生哲学,暴露了作者封建士大夫的阶级局限性。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7: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