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穷文 韩愈 |
释义 | 送穷文〔1〕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2〕,主人使奴星结柳作车〔3〕,缚草为船〔4〕,载糗舆 屏息潜听〔17〕,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欻嚘嘤〔18〕。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与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19〕,子学子耕,求官与名,惟子是从,不变于初。门神户灵〔20〕,我叱我呵〔21〕,包羞诡随〔22〕,志不在他。子迁南荒〔23〕,热烁湿蒸〔24〕,我非其乡〔25〕,百鬼欺陵,太学四年〔26〕,朝齑暮盐〔27〕,惟我保汝,人皆汝嫌。自初及终,未始背汝〔28〕,心无异谋,口绝行语〔29〕,于何听闻,云我当去?未必夫子听谗,有间于予也〔30〕。我鬼非人,安用车船?鼻嗅臭香〔31〕,糗 主人应之曰:“子以吾为真不知也耶?子之朋俦,非六非四〔34〕,在十去五〔35〕,满七除二〔36〕,各有主张,私立名字,捩手覆羹〔37〕,转喉触讳〔38〕,凡可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其名曰‘智穷’:矫矫亢亢〔39〕,恶圆喜方〔40〕,羞为奸欺,不忍害伤;其次名曰‘学穷’:傲数与名〔41〕,摘抉杳微〔42〕,高挹群言〔43〕,执神之机〔44〕;又其次曰‘文穷’:不专一能,怪怪奇奇,不可时施〔45〕,只以自嬉〔46〕;又其次曰‘命穷’:影与形殊,面丑心妍〔47〕,利在众后,责在人先;又其次曰‘交穷’:磨肌 言未毕,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57〕,抵掌顿脚〔58〕,失笑相顾。徐谓主人云〔59〕:“子知我名,凡我所为〔60〕,驱我令去,小黠大痴〔61〕。人生一世,其久几何?吾立子名,百世不磨〔62〕。小人君子,其心不同,惟乖于时〔63〕,乃与天通〔64〕。携持琬琰〔65〕,易一羊皮〔66〕,饫于肥甘〔67〕,慕彼糠糜〔68〕。天下知子,谁过于予〔69〕?虽遭斥逐,不忍子疏,谓予不信〔70〕,请质《诗》《书》〔71〕。” 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72〕,烧车与船,延之上座〔73〕。 注释 〔1〕送穷:送走穷神。 〔2〕元和:唐宪宗年号。 〔3〕主人:韩愈自指。星:奴仆之名。结柳作车:用柳条编结个车子。 〔4〕缚:扎结。 〔5〕糗(qiǔ):一种干粮。 〔6〕牛系轭(è)下:牛车已驾好。 〔7〕引:牵引。 〔8〕涂:通“途”。 〔9〕具:准备。 〔10〕子饭一盂:即饭子一盂(饭)。 〔11〕啜(chuò):饮。 〔12〕携、絜(qiè):带领。朋、俦(chóu):朋友,同伴。 〔13〕去故就新:离开老地方到新地方去。 〔14〕驾尘 〔15〕底滞:停止、滞留。尤:怨恨。 〔16〕资送之恩:资助送行的恩惠情义。 〔17〕潜听:暗暗细听。 〔18〕砉欻(xū xū):细小的声音。嚘(yōu)嘤:杂乱的声音。 〔19〕吾不子愚:我不以为你无知。 〔20〕户灵:守门户的神灵。 〔21〕我叱(chì)我呵(hē):即叱我呵我。 〔22〕包羞:忍受羞辱。诡随:曲意随从。 〔23〕子迁南荒:指韩愈被贬谪为阳山令之事。迁:迁谪。 〔24〕热烁(shuò):酷热伤人。烁,同“铄”,消熔。湿蒸:湿气蒸腾。 〔25〕我非其乡:我不是那地方本乡本土的鬼。 〔26〕太学四年:韩愈任国子博士的四年。 〔27〕朝齑(jī)暮盐:饮食简陋,生活清苦。 〔28〕未始:未曾。 〔29〕口绝行语:口中决无要定的话。 〔30〕间:间隔,隔离。有间:有隔膜。 〔31〕鼻嗅臭香:用鼻子闻食物的气味。 〔32〕捐:弃。 〔33〕已不(fǒu):已同“以”,又同“与”;不同“否”。已不,即以否,与否。 〔34〕〔35〕〔36〕三句变换方式,举出一个“五”字来。这是可数出来的穷鬼数。 〔37〕捩(liè)手覆羹:捩手,扭转手;覆羹,把羹汤碗打翻了。 〔38〕转喉触讳:说鬼在作祟,一张口就触犯了别人。 〔39〕矫矫:刚强方正的样子。亢(kàng)亢:刚直、高尚的样子。 〔40〕恶(wù)圆喜方:圆,圆滑;方,方正,端方。 〔41〕数:术数、历数。名:名物,指有关典章制度一类的学问。 〔42〕摘抉:摘取、抉择。杳(yǎo)微:深远微妙的道理。 〔43〕挹(yì):酌取,摄取。 〔44〕执神之机:执,掌握;神,事物变化玄妙之理;机,机枢,关键。 〔45〕不可时施:不可能于当时施用。 〔46〕只以自嬉:只供自娱自乐。 〔47〕妍(yán):美丽,美好。 〔48〕磨肌戛(jiá)骨:形容肌疲骨酸,尽力为人辛劳。磨同“摩”,抚摩。戛,轻轻地叩击。 〔49〕吐出心肝:对朋友诚意至极。 〔50〕企足:踮起脚后跟,引申为盼望。 〔51〕寘(zhì):放置。 〔52〕讹:谣言。讪(shàn):毁谤。 〔53〕人莫能间:别人不能把穷鬼从身边离间出去。 〔54〕朝悔其行:早上后悔自己与穷鬼分离不开的行为。 〔55〕暮已复然:到晚上又恢复(自己所悔的)那个老样子。 〔56〕蝇营狗苟:穷鬼们附缠于人贪浊无耻的样子。 〔57〕跳踉(liáng):跳跃。偃:仰面跌倒。仆:俯身跌倒。 〔58〕抵掌:抵,据童第德《韩集校诠》案语,当作“抵”(zhǐ)。抵掌:击掌,拍手。 〔59〕徐:通“俱”,一起。 〔60〕“子知我名”二句:你知道了我们(五鬼)的名字,和我们的一切所作所为。 〔61〕小黠(xiá)大痴:有些小聪明,其实是大傻子。 〔62〕“吾立子名”二句:我们(穷鬼)使你树立起声名,经历百世也不会磨灭。 〔63〕乖于时:背离于时世。 〔64〕乃与天通:符合天意。 〔65〕琬琰(wǎn yǎn):皆美玉。 〔66〕易:交易。 〔67〕饫(yù):饱食。 〔68〕糠糜:用糠粃煮熬成的稀粥。 〔69〕“天下知子”二句:天下了解你的人,有谁会超过我? 〔70〕信:信实。 〔71〕质:问。 〔72〕上手:举起手。 〔73〕延:请。 鉴赏 偶读中唐诗人姚合的诗《晦日送穷三首》,觉得正好拈来作赏析韩愈《送穷文》的引子。 送穷,是唐时的民俗,在正月月底(晦日)举行。姚诗三首其一曰:“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则不光穷汉想送穷除贫,官民人等,千家万户,都兴致勃勃地齐来动手参与这项活动。韩愈在元和六年时44岁,正任河南令,想来他也是不乐意传说中的那个“穷子”(高辛氏的一个怪儿子,他生性不喜欢吃好的,穿好的)总淹留在自己身边,所以,派他的仆人星,按当时习俗,编织柳条以为车,扎结草把以为船,装上上路行旅用的干粮,并且套好了车轭,挂上风帆,将送行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安排得停停当当。于是,主人韩愈礼数周全地上前三揖穷鬼,致辞说:近来听说你们要远行,已有一段日子了,鄙人不敢打听你们要走哪条路线,也不知水陆两路,怎么选择,怎么走法,只好私下里备妥了船和车,装足了炒米粉、炒麦面等路粮,准备择个“利于出行”的吉日,以好酒好饭饯别你们一番。你们带领一帮朋友同伴离开此地去新的地方,祝愿你们一路顺风,飞速前行,那你们就不会再有老是滞留在像我这样穷人家的埋怨了,我也算有了一份资助你们远行的情谊,你们有意于马上就出发吗? 《送穷文》的第一段,在结构上说,是一问。从一问到得到一答的过程,正是韩愈妙笔生花之处,描写得细腻生动。先是待答者屏息住呼吸,凝神倾听,生怕漏掉任何一丝丝细微的回音,后来,从无到有,似乎有点声响,忽然远远地出现若“啸”若“啼”(这两种富含感情色彩)的鬼叫声,这是否发自地底冥府的呢?在这里,作者表现艺术技巧所在,是着力于细写听者的反应和感受。(“毛发尽竖,竦肩缩颈;疑有而无,久乃可明。”)那种人鬼对话的特殊氛围立刻得到了强化,有了非常的效果,文学手法同于他写音乐的名诗《听颖师弹琴》。 穷鬼对第一问的答词,等于写了韩愈40余年来的简历。在他生活的每一历史阶段,这些老家人似的穷鬼,同主人间的感情联系都非常亲密,是再也通达人情不过了:你(韩愈)在孩提时,幼稚无知,我(穷鬼)不以为你愚笨不晓事。你开始读书、学耕、赴考求官求名位,我不变初衷,总是忠实地随从于你。任凭门神户灵呵叱、羞辱,我也决无二心。特别是当你迁谪阳山,经历磨难困厄时,我也作了他乡的客鬼,受尽当地土著百鬼的欺凌,我们共了患难。你回朝在太学过了四年简朴清苦的生活,别人都嫌弃你的时候,只有我在守护你。自始至终,在行运上我从未背弃过你,心中也绝对没有另谋出路的打算,口中也没有讲过要出走的话,你从什么地方听说我想离开你?必定是有人离间你我了。何况,退一步说,即便要走,那我们鬼非人类,又怎么用得着什么车啊船的呢?我们只消闻一闻食物的气味就已经是享用了,又何必备什么路上吃的干粮呢?并且,我单独一人,又有什么朋友同伙需要结伴而行呢?你如果知道(我同伙)情况的话,可不可以向我一一数说出来?你如果说得清楚,就是无所不晓的智士,那么我实际的情状暴露无遗了,又怎么敢不躲避开你呢?这段不肯离去的答词,层次清晰,衔接紧凑,言情说事,在在有理,满纸何见半点鬼相,直是一个忠厚可亲的老家人形象,耿耿然捧出一掬赤诚,几乎可以催人泪下。 第三大段文章是主人的辩驳词,也是全篇的第二问:你以为我真的无所知晓吗?嗨!一清二楚,你们这一伙的数目,不是四也不是六,满十之数去个五,满七之数去个二,总之,五员大将各有各的主张,还自己给自己起了名字。你们在暗中牵制我,使我一动手端羹汤就会打翻汤碗,一开腔说话就会触犯别人的忌讳。凡是可以使我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就都成了你们的意愿。接着,一一摆出五个穷鬼的名字,历数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对我)为患的情状。这段正话反说的诙诡妙文,被清代文学家储欣一语道破天机:“实自誉也,与《进学解》同。”而清末、近代文学家林纾批点《进学解》时说的:“文不过一问一答,而啼笑横生,庄谐间作,文心之狡狯,叹观止矣!”又正好可以移用于此。且看作者“狡狯”的“文心”,如何显现在五名特具创造性的穷鬼身上:第一名,叫“智穷”:刚强而高尚正直,厌恶世故圆滑,喜欢为人方方正正,耻于奸诈欺骗,不忍心伤害别人;第二名,叫“学穷”:轻视考究术数历数和典章名物这等有形迹可求的小技,致力于研究阐发微妙的玄理,高瞻远瞩地摄取百家学说的精华,掌握事物变化神秘的机枢;第三名,叫“文穷”:不是只专长文学技能的某一方面,而把文章写得奇怪特别,富于创造和变化,不能适用于当时的现实,只好作为笔墨游戏用来自娱;第四名,叫“命穷”:影子与身形不一致,面目丑陋而心灵美好,有利可图的事先人后己,应该承担责任的事争在人前;第五名,叫“交穷”:自己累得筋骨酸疼,尽力为人辛苦忙碌,至诚地能为朋友掏出心肺肝胆,奉献一切,对别人有所期待和盼望,得到的则是把我当作仇敌来对待。清代沈德潜论古代作家创作“性情面目,人人各具”,论及韩愈,就标举出“世不我容”四个字。《送穷文》中刻意描述的这五位鬼物的上上品格,岂能见容于当世。言鬼即言人。明明韩愈是按自我鉴定的本人形象在画五鬼。下文拐了个弯子来感叹,说这五鬼是我的五个祸患,使我饥寒穷困,引起人们给我编造谣言和坏话。感叹之后,对这些冤家朋友还应该有一段新的表态,这里表白的此时此刻的作者心态,深含顿挫之致。 鬼们没等听完这一席话,纷纷起来发表己见,这就构成了全篇的第四部分——第二答。穷鬼们对主人的数落,失笑不已,它们那种有几分出格的惊狂表情和活跃神态,只用了四句话来描摹,却给读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宋代的马永卿曾自述:“仆少时在高邮学读《送穷文》,至‘五鬼相与张眼吐舌,跳踉偃仆,抵掌顿脚,失笑相顾’,仆不觉大笑。时同舍王抃彦法问曰:‘何矧(笑至甚为矧)?’仆曰:‘岂退之真见鬼乎?’彦法曰:‘此乃髑髅之深 主人垂头丧气,向穷鬼举手称谢,烧掉扎好的车和船,把老友们请回来让于上座。这就又可以接着读一读姚合《晦日送穷三首》的其二和其三: “送穷穷不去,相泥欲何为? 今日官家宅,淹留又几时!” “古人皆恨别,此别恨消魂。 只是空相送,年年不出门。” 至于本篇在形式上的模拟、承继扬雄《逐贫赋》,北宋有黄庭坚作过比较:“《送穷文》盖出于扬子云《逐贫赋》,制度始终极相似。而《逐贫赋》文类俳,至退之亦谐戏,而语稍庄,文采过《逐贫》矣。”认为在“拟前人文章”中,属“文章之美也”。(《山谷题跋》卷四)后来评者众多,叶梦得的分析是:“唯有韩退之……杰然知古作者之意。古今文辞,变态已极,虽源流不免有所从来,终不肯屋下架屋……《送穷文》即《逐贫赋》也,小有出入,便成一家。”(《避暑录话》卷上)南宋王楙叙述“作文袒述”,还举过“《送穷文》虽祖《逐贫赋》,然亦与王延寿《梦赋》相类,疑亦出此”。(《野客丛谈》卷三)明代杨慎《升庵诗话》卷四记载唐人余知古早就在《与欧阳生论文书》里指明韩文学古的篇目,其中当然包括本篇。 唐宋时对《送穷文》的仿作,亦可略举如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五记载:“唐宣宗时,有文士王振,自称‘紫逻山人’,有《送穷辞》一篇,引韩吏部为说,其文意亦工。”晚唐段成式,亦有《送穷文》,姚铉编《唐文粹》时只录了段文而没选韩文,有人还大抱不平。(见宋·张淏《云谷杂记》卷三)至于宋代青年文学家王令自叹生来“拘前迫后,失险堕深。举头碍天,伸足无地”的《送穷文》,更具体对穷鬼们讲到:“在昔有唐,贤曰韩公。立尔名字,俾传无穷。”只要世上文人的命运和穷鬼脱离不开,韩愈的《送穷文》,就必然余音不绝。 |
随便看 |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