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贺新郎 韩淲
释义

贺新郎

坐上有举昔人《贺新郎》一词,极壮,酒半用其韵。

韩淲

万事佯休去。漫栖迟、灵山起雾,玉溪流渚。击楫凄凉千古意,怅怏衣冠南渡。泪暗洒、神州沉处。多少胸中经济略,气□□、郁郁愁金鼓。空自笑,听鸡舞。天关九虎寻无路。叹都把、生民膏血,尚交胡虏。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但目尽、东南风土。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割舍了,对君举。

注:□同原文。

鉴赏

这首《贺新郎》在韩淲的《涧泉集》中属格调迥异、风致独特之作,显得十分突兀峥嵘。题中“昔人《贺新郎》一词”乃指张元幹《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见本书)。

韩淲多写闲情逸致,很少慷慨激昂之音,鲜见幽愤沉雄之调。他的笔下常出现的是“云淡秋空,一江流水,烟雨蒙蒙”(《柳梢青》)的景色,“明月到花影,把酒对香红”(《水调歌头》)的生活,“一枕暑风外,事事且随缘”(《水调歌头·次韵载叔》)的情绪,唯独在这首《贺新郎》中,喷发出满腔的愤激,呼喊出收复故土的强音。这实际上是韩淲在特定环境中感情的自然流露。在宴会之上,酒酣耳热之际,血涌脉张之时,有人吟唱了一首前人“极壮”的《贺新郎》词,引发了他内心的积郁,因而词中也充溢着豪壮的气氛。

这首词上片与下片都借典寓意,以古喻今,发抒了北国陆沉而惜无收复故土之士的慨叹。词人放眼江山,回思历史,慷慨悲歌,沉雄苍凉。

上片写神州陆沉,祖逖、刘琨难寻。词开篇以“万事佯休去”领起,笼盖全篇,又直接开启下文。接着以“灵山起雾,玉溪流渚”写出江山变异。“灵山”“玉溪”,泛指北方大好河山。雾笼烟罩,水漫川流,与“神州沉处”相应。由于异族南侵,迫使北宋王朝“怅怏衣冠南渡”,激起了词人怀念古代爱国志士之情,想起了晋时的祖逖。《晋书·祖逖传》:“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词人说“击楫凄凉千古意”,中流击水是志士激昂之情,而今却说成“凄凉”之调,暗示着只见衣冠南渡,难有祖逖北伐的惆怅。自己觉得胸中颇有“经济略”,也就是经国济世的方略,但是英才难施,壮志难展,只得“郁郁愁金鼓”,情怀忧郁,不能挽既倒狂澜,起已沉神州,只得“空自笑,听鸡舞”。祖逖与刘琨都有恢复中原之志,他们“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逖)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闻鸡起舞,原说志士及时奋发,如今词人却“空自笑”,这是因为南宋朝廷文恬武嬉,“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陆游诗句),词人感慨于敌人侵犯,朝廷昏庸,不见有人来挽回危局,自己又无路请缨,不得不“泪暗洒”。词人洒泪,其悲甚明。

词的下片写生民涂炭,子瑜、公瑾难找。一方面是叹无人驱敌,致人民受难。“天关九虎寻无路”,此用《招魂》“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语,谓君门不可得至。一方面叹河山沦丧,山川蒙耻。“吴蜀江山元自好,形势何能尽语”,原来大好河山,人杰地灵,物华天宝,说不胜说,可是无人能保护它不受蹂躏,不致残破。词人哀叹人民受难,痛惜河山破碎,希望有抗敌的英雄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涤荡大地上的阴风恶气,不由生怀古之情:“赤壁楼船应似旧,问子瑜、公瑾今安否?”“子瑜”,是诸葛瑾的字。“公瑾”,是周瑜的字。周瑜和诸葛瑾都是三国时东吴的将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击败了想渡江南犯的曹操大军。词人于此表述了对抗敌英雄的希望。可是事实上并不能改变已成之局,所以煞尾处宕开一笔:“割舍了,对君举。”舍弃了那些不能实现的愿望吧,还是高举酒杯,以浇愁怀。

这首词上下片意念相同,但表现的角度互异。上片凄怆之气难折,下片愤懑之情吐露;上片用典隐含不显,下片用典明晰无翳。全词情绪抑扬跌宕,曲折有致,尤其首尾的一擒一纵,使词更见夭矫,确是韩淲词中难得之佳作。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9 3:4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