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贺新郎 蒋捷 |
释义 | 贺新郎 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 鉴赏 这是蒋捷词的又一代表作。如果说《贺新郎·秋晓》是以疏写密,那么这一阕《贺新郎》则是密中见疏。前者以白描为多,直抒感受,尽管也运用有寄托比拟手法;后者则多用比兴,较为隐曲。清代浙西词派之所以把蒋捷词归入姜夔、张炎一派之列,大抵就是根据这阕《贺新郎》及其类似的部分作品来认定的。其实,运用屈原《离骚》以来的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是两宋词人常见的事。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贺新郎》(绿树听 往事成烟、佳景难追的孤冷迷茫的失落感和幻灭感仍是这首词的意所在。起首“梦冷黄金屋”五字极写物是人非、梦亦难圆的悲凉。何谓“梦冷”呢?这原是心头的一种感知,一种悸动。只有体味到从“冷”字上透发出来的词人心灵颤动的痛楚,方始能理解梦破、梦难圆之心情的凄苦。“黄金屋”无疑是比拟昔日繁华的盛况,过去有论者解释为南宋宫垣,是否一定作如此确凿的笺注可以商讨,但以“黄金屋”寄故国之思当可肯定的。昔时“黄金屋”中种种欢愉和谐之境早已转眼成空,逝而不复,以至欲梦都不成,梦去也难圆了。如此心理状态不管在梦中还是梦醒之后,都令人寒栗不已、凄冷不已。不是吗,梦里所见只是一派尘封灰积、生意全无的景象,能不叫人悸栗?“秦筝”是择取的一个赖以寄意的物象,所以这一意象乃是以少总多,表现“黄金屋”凄凉全貌的。至于取“秦筝”而不取别物为寄意对象,是因为可以从“秦筝”联想起昔日屋中素手调弦的女主人,联想到高山流水的知音者,可以从“斜鸿阵”——一排排琴弦钮柱的形象联想及雁阵远飞早已音讯杳然……而后又与下片“恨无人、解听开元曲”前后呼应。由此足可见出词人心思极密,文理极细。还可补充一句的是,即“梦冷黄金屋”五字还表现出一个时间推移:这个追念旧时盛况的憔悴佳人(作者自喻)梦向“黄金屋”,又从凄凉的梦境中惊回。如上所说这“冷”字贯连着梦中和梦后两个境界,也就是说,一个“冷”笼罩着全词上下片。 “化作娇莺飞归去”以下三句提笔转折,凌空盘旋,是上片的奇警之句。从文字关联看,“娇莺”之喻来自“秦筝”,筝声原具莺啭浏亮的音乐美感,所以这拟喻不是生硬的铸造,与上文并不脱线。可是从词情、词意讲,作者此处既补足对“黄金屋”的旧日情景与目下现状的对照描绘,又化实为虚,奇妙地以“娇莺”比喻为由于日思暮想而构成的精魂,“她”的“梦冷黄金屋”就是“化作娇莺飞归去”的。前面“素弦尘扑”是“娇莺”所见——即精魂于梦中所见,现在“犹认纱窗旧绿”也是“娇莺”熟识的。“旧绿”是残存的痕迹,已凋落的盛况的见证。还有那一阵春雨过后簇发在残垣边的如菽(如豆一般圆润芳馨)的蓓蕾花苞。“荆桃”,在当年当然只是姹紫嫣红的花苑中的衬物,现今名贵花卉大都凋败,可生命力旺盛的如菽荆桃仍在春光中吐艳,也算是保留着一点旧迹的吧,在乍寒乍暖、凄凄的雨丝中!梦中的凄凉,梦回后的黯然神伤,不由得沉痛呼出“此恨难平君知否”。这一切变异之速,能不叫人觉得世事变幻无端似同“弹棋局”(古博戏的一种)一般吗?此恨又有谁知?处在如此愁苦心境中的“佳人”顾影独怜,憔悴消瘦之态在明烛相映下,愈发悲哀难抑。“嫌明烛”,一种落寞凄清心境在三个字里无遗地披露了出来。 下片承接着烛光下冷坐自哀的心情起伏而展开独白式的诉说,是“此恨难平君知否”的具体化。如果说上片是对“黄金屋”的今昔变幻的感伤,那么下片就集中对当日屋中人的深沉的追念痛悼了。“鸳楼碎泻东西玉”比拟生离死别,无可追踪。“东西玉”,原指代酒器,现在引申为杯碎酒泻不可收拾。“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明言所思之人已不能重逢。词人既以“佳人”自比,又以追思的对象比拟“佳人”,均为屈赋手法。“待把宫眉横云样”三句说:昔日你的芳姿在我心底留下的是难以磨灭的印象,现今人已难觅,但尚能在生绡上描画你的倩影,以聊慰相思。可是,“怕不是、新来妆束”啊!你也一定苦艾不已,如我这样只剩风鬟雾鬓的“消瘦影”了。这三句为下片中的奇警曲折之句,以绘不成倩影极写对方之悲苦(实写自己之心境),正与上片的梦不见昔日之繁华的写法同。“彩扇红牙”两句点醒知音已失,物在人去。恨无人能解听“开元曲”,则明言一腔怨恨全为的是故国沦亡。“空掩袖,倚寒竹”是借用杜甫“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的诗以“佳人”自见。唯“空掩袖”一句用掩面而泣的形象动作,愈见其“孤臣迟暮”(唐圭璋所释语)的内心的悲戚。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点此词说:“处处飞舞,如奇峰怪石,非平常蹊径也。”甚是。词藻虽颇丽而密,但灵动之气依然回转在折叠抑扬的章句中。谭献以为“词藻太密”有掩鲜妍自在处,似未细察词情,不是确评。这首词颇多创获语句,如“化作娇莺”以及画影难肖等,都是锤炼而不雕琢,密丽中见疏爽,情深意挚,明白不涩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