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诘猫赋 刘克庄 |
释义 | 诘猫赋 余苦鼠暴兮语之所亲,或致狸奴兮稍异其伦〔1〕。甚俊黠兮尤服驯〔2〕,既咆哮而威兮亦斓班而文〔3〕。余乏精识兮以貌而取之,阅壹历兮差良辰〔4〕。栖以丹槛兮藉以华裀〔5〕,饭以香粳兮侑以 注释 〔1〕或:有人。致:送。狸奴:猫的别称。 〔2〕俊黠(xiá):俊美聪敏。 〔3〕咆哮:大声怒吼。斓班:同“斓斑”,亦作“斑斓”。 〔4〕良辰:好时辰。 〔5〕槛(jiàn):栅栏。藉:坐卧其上。华裀:华丽的坐褥。 〔6〕粳(jīng):不黏的稻。侑(yòu):劝,辅助。 〔7〕子苍:疑为鼠的别称。 〔8〕愈:韩愈,曾作《祭鳄鱼文》。士会:春秋时晋大夫,为晋国执政,使晋国之盗皆逃于秦。 〔9〕禽:同“擒”。 〔10〕薙狝(tì xiǎn):剪除杀戮。 〔11〕俄:一会儿。嗜寝:贪睡。 〔12〕半:“半”,疑为“羊”之讹。陈:施展。 〔13〕 〔14〕狎(xiá):亲昵。 〔15〕施(yí)施:喜悦自得。嘿(mò)嘿:沉默。 〔16〕桉:同“案”,指书桌。 〔17〕槃:通“盘”。杅:通“盂”。盛物的器皿。 〔18〕荐庙:祭祀时进献的供品。牢:祭祀用的牺牲。 〔19〕馂(jùn)余:食余。 〔20〕栩栩:欢畅。庭除:庭前阶下。 〔21〕区区:少。 〔22〕睥睨(pì nì):斜视。之二虫:指蝶与雀。 〔23〕雪衣女:白鹦鹉的别称。 〔24〕姝(shū):美女。 〔25〕窃发:暗地发现。 〔26〕忮(zhì):害。 〔27〕狞:凶恶。 〔28〕卵翼:养育,庇护。勤渠:殷勤。 〔29〕驱除:驱逐。 〔30〕诛:责备。 〔31〕亟(jí):赶快。 〔32〕含蝉:猫之别名。 鉴赏 刘克庄(1187—1269),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23岁时以荫入仕。理宗淳祐间,赐同进士出身。因其直言敢谏,指斥朝政,仕途屡遭波折,几次罢官,长期摈弃不用。以龙图阁学士致仕。一生著作甚丰,有《后村先生大全集》一百九十六卷行世。刘克庄的文学成就是多方面的,诗、文、词创作皆足可观。他是南宋江湖派成就最高的诗人,又是著名的辛派词人,当时影响很大,友人林希逸说他“言诗者宗焉,言文者宗焉,言四六者宗焉”。他的诗,现存的约有4500首,词250余首,而赋流传下来的却不过十来篇,多为咏物之作。 在历代赋作中,写蚊、蝇、虱、鼠者颇多,都是讨伐这些丑类的。苏轼的《黠鼠赋》,别具一格,是专写老鼠的狡猾的。而写猫的却不多。猫、鼠是对立的,鞭挞鼠类,理应歌颂猫才是,而刘克庄的《诘猫赋》却又别具一格,是专斥猫的渎职的。作者巧妙地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所养家猫色厉内荏的本质和丑态。捕鼠是猫的天职。而《诘猫赋》的中心就是痛斥猫的渎职。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猫的昏聩和残忍。鼠是猫的天敌,理应捕杀剪除。而结果呢?鼠望着猫,是那么温柔而仁慈,猫看着鼠,是那么亲昵而和蔼,它们彼此谅解,温情脉脉,相处得是何等融洽呵!猫对鼠是这样体贴备至,而对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呢?却是残酷无情,嗜杀成性。美丑不分,善恶颠倒,两相对照,极为鲜明地暴露了猫那种认敌为友、残暴狰狞的丑恶面目。好用典是刘克庄的一大特点,也是这篇赋的一个特点。如作者为夸张地表现猫的雄威,在一句之中连用了有关韩愈和士会的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极为形象而逼真地渲染了猫的威风,从而使人对猫寄予极大的希望,以为它的到来,必将使作恶多端的鼠类面临灭顶之灾。而后面所写的,却是猫的羊质虎皮与黔驴技穷,不禁大失所望。这种期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有力地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效果。这篇赋语言生动形象,诙谐有趣,既有幽默的揶揄,又有辛辣的讽刺,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