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赋 司空图 |
释义 | 诗赋 知非诗诗,未为奇奇。研昏练爽〔1〕,戛魄凄肌〔2〕。神而不知,知而难状:挥之八垠〔3〕,卷之万象。河浑沇清〔4〕,放恣纵横,涛怒霆蹴〔5〕,掀鳌倒鲸。镵空擢壁〔6〕,峥冰掷戟。鼓煦呵春〔7〕,霞溶露滴。邻女自嬉〔8〕,补袖而舞,色丝屡空,续以麻 注释 〔1〕昏爽:早晚。 〔2〕戛(jiá):戛击,敲击。 〔3〕八垠(yín):八方极远的地方。 〔4〕沇(yǎn):水名。 〔5〕蹴:踢。 〔6〕镵(chán)空:刺空。指高山。擢:提升。此指爬山。 〔7〕煦(xù):温暖。 〔8〕嬉:戏。 〔9〕麻 〔10〕丁丁:象声词。 〔11〕焮(xīn):烧。 〔12〕汲汲:急急的意思。 〔13〕垤(dié):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 〔14〕风雅:指《诗经》。 〔15〕 鉴赏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咸通末举进士,历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中书舍人。黄巢起义爆发后,他隐居中条山王官谷。朱温代唐,他不食而死。著有《司空表圣文集》。唐代诗歌繁荣,群星丽天,他的成就并不突出,但对古典诗歌理论的发展却作出了杰出贡献,为大理论家。 司空图的论诗代表作有《二十四诗品》,以及《与李生论诗书》《与极浦书》《与王驾评诗书》等。《诗赋》是与《诗品》同类性质的论诗之作,用抒情小赋的形式写成。用形象的比喻来表达。《诗品》是从鉴赏角度揭示诗歌意境的美,而《诗赋》则从创作角度揭示诗歌审美意境的构思过程。 赋的开头四句是全篇的总纲。对于诗歌的鉴赏来说,把诗作为诗而知诗之是非,认识到诗歌的审美特性而据之以衡量诗作,区别高下优劣,相对地说是比较容易的,但未经创作实践,没有亲身构思的甘苦体验,仍然没有“奇”诗之“奇”,认识和掌握诗的全部奥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一段正表现出他苦心孤诣、孜孜以求的创作精神。第二段四句写诗歌构思中创造性的想象活动。诗人的想象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以“挥之八垠,卷之万象”而尽量驰骋。他所谓“自神”,实际上已说明诗人自有神来之笔,也就是灵感的诞生是建立在艰苦构思的基础上的。第三段紧承上文,具体描述构思过程中诗人驰骋想象而终于获得诗境的情状。第四段八句是描述诗境既得,落实到文字语言的情状。末段总结全赋,在历叙诗之奇,诗之难的构思体验之后,表明自己努力的方向与作诗的态度。天文以日月星辰为最美,人文以风雅为最美,因而作诗应以《诗经》中的诗篇作为学习的范本。司空图努力以赴的是写出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诗篇。把“讽谕”放在首位,足见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重视,不过他重点在探讨诗的审美特性,以致对思想内容的论述不多,同时又曾对元稹白居易的诗有所不满,所以人们往往以他为纯艺术论者。“历 《诗赋》论诗,不作理论阐释,纯粹以形象的语言表达自身的感受,作为艺术作品来欣赏的价值,也许更超过理论著作的意义。赋中以艺术形象寄寓了司空图的诗论的见解,虽然以意逆志,细加寻绎,可以见出赋中旨意,但仍不免有雾中看花之感。然而由于形象的鲜明生动,情感的抑扬唱叹,使人得意于言表象外,更有一种美的享受。在结构上,全赋以四言句组成,每四句换韵,自成一段。各段之间并不是互不相属的平列关系,而是首句标目,上下衔接,层层推进,卒章言志的整体。句式骈散结合,而骈句中既有当句对,又有隔句对,富于变化。全赋虽全部用四言写成,却无板滞之弊,文气畅达,流走自然,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