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吊秋喜 招子庸 |
释义 | 吊秋喜 听见你话死,实在见思疑。何苦轻生得咁痴!你系为人客死,唔怪得你。死因钱债叫我怎不伤悲!你平日当我系知心,亦该同我讲句,做乜交情,三两个月都有句言词。往日个种恩情丢了落水,纵有金银烧尽,带不到阴司。可惜飘泊在青楼,孤负你一世,烟花场上冇日开眉。你名叫做秋喜,只望等到秋来还有喜意,做乜才过冬至后就,被雪霜欺?今日无力春风,唔共你争得啖气。落花无主,敢就葬在春泥?此后情思有梦,你便频须寄,或者尽我呢点穷心,慰吓故知。泉路茫茫,你双脚又细。黄泉无客店,问你向乜谁栖。青山白骨,唔知凭谁祭?衰杨残月,空听个只杜鹃啼。未必有个知心,来共你掷纸,清明空恨个页纸钱飞。罢咯!不若当作你系义妻,来送你入寺,等你孤魂无主,仗吓佛力扶持。你便哀恳个位慈云施吓佛偈。等你转过来生,誓不做客妻。若系冤债未偿,再罚你落花粉地。你便拣过一个多情,早早见机。我若共你未断情缘,重有相会日子。须紧记:念吓前恩义。讲到销魂两个字,共你死过都唔迟。 鉴赏 招子庸性情真率,为人风流跌宕,因事落职后,流连于秦楼楚馆间,故多有为歌女所撰之曲。因此,荷村渔隐在《粤讴》卷首题云:“应是前身杜牧之,惯将新恨写新词。十年不作扬州梦,容易秋霜点鬓丝。”这正是其与秋喜爱情故事的现实基础。关于招子庸与秋喜的情感故事,所传在细节上略有出入,然在故事梗概上大抵皆同:秋喜乃招子庸所眷恋的一位妓女,因死于非命,故招子庸作曲以悼之。开篇以“见思疑”“何苦”写其不敢相信秋喜之死。承首句而下,作者为秋喜之死而倍感伤悲与悔恨。一恨秋喜纠葛了三个月,都未将苦衷告知自己,致使自己不能挽救其性命,辜负了两人的知心情谊。二悲花逝人亡,空有纸钱也烧不到阴司,不能让其复生。三悔自己流连青楼,未能完全体会秋喜那种在欢场上整日不能开眉颜笑的境况,未能将秋喜救出火坑,辜负了秋喜对自己的一生之情。“客死”,粤语谓“克死、害死”。“个种”,粤语谓“那种”。“冇(mǎo)”,粤语谓“没有”。在哭诉与悔恨之后,招子庸开始控诉命运的不公。秋喜本意味着秋后还有惊喜,可是现在却是人如娇花被霜雪欺侮。“春风”“落花”二句,写自己无可奈何,只能将如花逝去的秋喜葬在尘泥。“啖气”,粤语谓“一肚子气”。葬后,既有“情思有梦你便频须寄”的殷殷嘱托,也有“黄泉无客店,问你向乜谁栖”的深深牵挂,更有“青山白骨,唔知凭谁祭”的思念,絮絮叨叨之语,看似琐碎,却充满了深情。招子庸将之视为义妻,送入禅寺打醮超度,想让其孤魂借助无边的佛法,来生转世。“仗”,即借助。“吓”,语气词。“个位”,即各位。“慈云”即慈善的人。如果有来世,作者祝愿秋喜不再堕入烟花;如果命运不公,又入青楼,则祝愿秋喜能早日找个有情人,离开烟花是非之地。如果来生情缘未断,能与秋喜再相遇,则希望秋喜看在今日送葬超度的分上,不再撇下自己,能与自己生死与共。如此多的假设,都源于深爱之情,让人悲伤,让人感动。长歌当哭,情词凄凉婉转。此曲没有太多别出心裁的文学技巧与匠心独运的结构安排,却处处自然,词词贴切。郑振铎赞云:“像《吊秋喜》这样温厚多情的情诗,在以前很少见到。”曲中有不少粤方言,更贴切地展现了粤讴小曲那种缠绵婉转、幽咽含怨的声情特征。此曲为《粤讴》中具有代表性的叙事长篇,后人据此衍成《夜吊秋喜》粤剧,流传至今。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