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北【双调】合套 闲情 杨一清
释义

南北【双调】合套

闲情

杨一清

【新水令小窗高卧日三竿,近年来性疏心懒。利和名两不关,千钧檐已息肩。任咱消散,睁眼看他人寒暖。

【步步娇也不须劳碌碌广置千金产,但随时加餐饭。论人生百岁间,阴晴悲喜常相半。百忙里且偷闲,把琴棋诗酒来消遣。

【折桂令到春来临水登山,柳陌花街,歌舞吹弹。到夏来水阁盘桓,眠翠簟对着红莲。到秋来沉醉倒在黄菊花前,真个是地偏心远。到冬来雪花飞乱,暖阁红炉,尽消得暮岁残年。

【江儿水本是龙门客,今为鹤发仙。少年叨醉琼林宴,挥毫直上黄金殿。两番文柄司衡鉴,桃李门墙栽遍。总有谗言,白璧青蝇难玷。

【雁儿落带得胜令俺也曾握虎符镇塞垣,俺也曾假黄钺诛叛乱,俺也曾掌天曹统百官,俺也曾草黄麻侍主言。念鸾凰胜鹰鹯,怕蒿艾混芝兰。小人哉多行险,君子兮不素餐。清闲,不知机心怎闲。平也么安,不知足心怎安。

【侥侥令天家多雨露,宦海有波澜。因此上乞骸骨归故里,从此后谢龙池鸳鸯班。

【收江南呀,虽然在山涧乐考槃,心敢忘庙堂前。奈年华向晚雪盈颠,且颐养天和保天年。慕古先圣贤,愿取清风高节永流传。

【园林好我今来开笼放鹇,我于今持竿学钓鲜。与棋客诗朋为伴,娱舜日,乐尧年。娱舜日,乐尧年。

【沽美酒风和月错迭如转丸,屈指数俺归田有六七年。一任山花开落云舒卷。幸当今主圣臣贤,鉴成法,永无愆。喜天下文修武偃,缵列祖裕后光前。念衰残有非常恩典,荷存问天语拳拳。我呵,到今来才浅识浅,谋浅智浅。呀!要驱驰争奈势力不全,况是鸟飞知倦。

【尾声历侍三朝多容显,归去星霜今已换。愿祝皇图亿万年。

鉴赏

本套曲子题名为《闲情》,首曲便先扣住“闲”字起笔。“小窗高卧日三竿”,日上三竿了还在窗下高卧,这可真算得上“闲”了。而且作者闲下来的还不仅是身体,“近年来性疏心懒”,作者实在是连心灵都已经闲了下来。作者何以能够如此消闲呢?“利和名两不关,千钧檐已息肩。”原来是因为名和利的心已经没了,而肩头的千斤重担也已经卸下。“任咱消散,睁眼看他人寒暖。”到如今,作者一心享受逍遥散诞的生活,世间的一切似乎都已和他无关了。

接下来的〔步步娇〕和〔折桂令〕两曲便具体写作者这逍遥散诞的生活。既然作者的名利之心已息,自然不必再劳劳碌碌地去置办什么“千金产”,只需“随时加餐饭”,保重身体便是了。细想人生不过短短的百年,而悲愁和欢喜差不多平分了这短短的时光,到这时候,什么都该看透了。于是在繁忙劳碌的人生里偷一段悠闲的光阴,以“琴棋诗酒”作为人生的消遣。接着便写到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赏美景、观歌舞、醉美酒的闲暇人生。〔折桂令〕曲分写一年四季,在将作者的归隐生活具体化了的同时,又用精心选择的意象为我们构筑起一幅立体的色彩斑斓的画面。从春日的绿柳,到夏日的“红莲”,秋日的黄菊,再到冬日的白雪,每个季节都有一种色彩作为主调,而到最后,这些色彩和时光的变换相融合,便造成了一个具有观感性的流动的世界。细读原文,可以发现这支曲子虽然句式结构相同,但读来却毫不觉得板滞,这正是由于作者进行了上述艺术处理的结果。

或许是静极生动吧,在逍遥散诞之余,作者的思绪忽又回到了从前,回忆起一生中的峥嵘岁月。〔江儿水〕〔雁儿落带得胜令〕〔侥侥令〕总结的就是这段日子。

〔江儿水〕中所谓“龙门客”,本指高门上客,此盖指作者曾在朝廷位居高品而言;“今为鹤发仙”,这是写今日的归隐生活,两句涵盖一生的始终。“少年叨醉琼林宴,挥毫直上黄金殿”,这是回忆当年科举之事。“琼林宴”,本为殿试后天子所赐之宴。能在“琼林宴”上“叨醉”,自然是一件极为荣耀的事。“叨”,这里是谦词。“挥毫直上”,杨一清十四岁乡试高登即以经术为人师,十八岁成进士,少年得志,才学之高,天下罕有,此四字足以当之。“两番文柄司衡鉴”具体所指何事一时难以确认,大概是指早年以山西按察佥事调学校及任副使提调陕西学校二事。《明史·嘉靖以来首辅传》:“丁母忧归,服除,改提调陕西学校,寻进副使。一清乃益自振励。创正学书院,选英俊其中而躬自教督之。所识拔李梦阳以文学名天下,而状元康海、吕柟与名士马理、张璇辈皆与焉。”由此可见,一清自言“桃李门墙栽遍”亦非言过其实。“总有谗言,白璧青蝇难玷”,在此期间作者也曾遭到过谗言的中伤,但只要行履端正,真正的白璧是不会被苍蝇玷污的。这里反用唐陈子昂“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宴胡楚真禁所》)诗句,反衬出作者人格的刚贞与高洁。

〔雁儿落带得胜令〕“俺也曾握虎符镇塞垣”等四句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对于自己一生功业的回忆到此进入高潮,作者描写记叙的笔调也由先前的清疏平稳转入慷慨激昂。一清一生通兵法,晓权谋,曾督边事,名镇西北,参与平定安化王和诛杀刘瑾,先后历任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平生事业,在文人中足称出类拔萃(事详见《明史》。杨一清后以华盖殿大学士等职而为当朝首辅,考虑到本套曲的写作时间问题,暂不将其包括,详见下文),此四句即是作者对于以往功业的总结。读到此,我们不禁觉得有一阵逼人豪气。然而,“念鸾凰胜鹰鹯,怕蒿艾混芝兰。小人哉多行险,君子兮不素餐”。作为祥瑞的鸾凰和那鹰鹯等猛禽并不是一类,“鹰隼横厉,鸾徘徊兮”(《汉书·息夫躬传》),作者所担心的,是蒿艾和芝兰终不能混同。小人总是冒险取利,而君子却总要恪守自己的职责,小人和君子终是势同水火啊!所以接下来的〔侥侥令〕一曲,终于在“天家多雨露”与“宦海有波澜”的对比中作出了“因此上乞骸骨归故里,从此后谢龙池鸳鸯班”的人生抉择,从此告别朝廷回归乡里。

虽然是乞骸骨归乡,可是作为一代名臣,又怎能将国家之事完全抛开呢?所以〔收江南〕一曲说:“虽然在山涧乐考槃,心敢忘庙堂前。”“考槃”,语出《诗经·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本意是指成德乐道,这里借指隐居生活。“庙堂”,本是帝王祭祀议事之所,这里指的就是朝廷。“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这倒成了作者此时心境的一个概括表达。虽然他壮心未灭,还想为国出力,无奈已经满头白发(“雪盈颠”),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慕古先圣贤”,愿“清风高节”能永远流传。

自知年岁不饶人,所以〔园林好〕中表示自己要安享晚年:“我今来开笼放鹇,我于今持竿学钓鲜。”“放鹇”,放飞鹇鸟,这其实也是作者的自喻,如今终于成了出笼的小鸟,可以自由飞翔。“学钓鲜”,意谓模仿姜太公垂钓故事,只不过这里少了姜太公的那种邀取功名的意味。“与棋客诗朋为伴,娱舜日,乐尧年。”“舜日”“尧年”,这里面含着对当今朝廷政事进行称赞的意思,歌颂朝政,这也是由作者特殊的政治身份所决定的。

根据下一首〔沽美酒〕“风和月错迭如转丸,屈指数俺归田有六七年”之句,再结合下曲的“历侍三朝多容显”句,可以大体上推断出这篇套曲写作的年代。杨一清为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进士,卒于世宗嘉靖九年(1530),先后历侍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此称“历侍三朝”,故本套曲很有可能是写在武宗正德末世宗嘉靖初(最迟不晚于嘉靖三年(1524),因嘉靖三年十二月朝廷有旨令一清以兵部尚书左都御史总制陕西三边军务,一清复被启用)。由嘉靖初年向上推六七年左右,正当正德十一年前后(1516),而此时杨一清正由于得罪钱宁而被迫离朝。前后对照,一清此套曲的写作基本上可以确定在嘉靖元、二(1522、1523)年间。又按《明史》所载有“世宗为世子时,献王尝言楚有三杰,刘大夏、李东阳及一清也。心识之,及即位,廷臣交荐一清,乃遣官赐金币存问,谕以宣召期”云云,考此事和下文“念衰残有非常恩典,荷存问天语拳拳”所记正相符合,足可为上文的推断再添一佐证。

此事既明,我们就可以明白后面的“幸当今主圣臣贤,鉴成法,永无愆。喜天下文修武偃,缵列祖裕后光前”其实都是歌颂新君嘉靖帝(世宗)的,这几句话意在奉承新君,不知不觉地带出几分台阁气。“我呵,到今来才浅识浅,谋浅智浅。呀!要驱驰争奈势力不全,况是鸟飞知倦。”这几句话乍看上去口气十分谦虚,和前面几支曲子表现出来的高傲和自信截然不同。但如果我们知道了如前所述朝廷曾经对作者“谕以宣召期”之事,我们便可以理解作者何以作此语了。这几句其实是作者和朝廷的对话:我本愿意为朝廷效力,无奈我已经老了,力气不济,我也是倦鸟知还了啊。

下面的〔尾声〕是这话头的延续:我历侍三朝已经很荣光了,归去之后星霜屡换也有多年,“我”还是衷心地祝愿当朝(“皇图”)能够福延亿万年吧!整个套曲在祝福声中终结。

中国文学传统中的“闲”字,绝不仅仅是个简单的形容词,它往往更带有一种形而上的哲学意味。在这个字的背后,常常隐藏着中国士人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性态度,而同时,它的背后也可能隐含着某种激昂慷慨的不平之气。联系杨一清写作这个套曲前后的人生经历,我们不难发现,本套曲标题中的这个“闲”字背后隐藏的正是后者。作者从政治生活中暂时隐退出来,这促成了他在前半套曲中对于“闲”的那种艺术表现,而中国士人的进取精神,又在他的后半套曲中催生出一种以“闲”为面目的郁郁不平。中国士人精神中的儒、道二元性由此可见。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6 9:0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