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商调·黄莺儿】秋(八首其七) 朱权 |
释义 | 南【商调·黄莺儿】 秋(八首其七) 梧叶乍飘黄,暑退凉生夜正长,愁闻铁马叮当响。兰房寂寞,更漏又长,孤灯独坐谁为伴?细思量,相思两地,一样受凄凉。 鉴赏 此曲虽题名为“秋”,实则是写“秋思”。起首二句,交代了此曲所写为暑退凉生的初秋时节。“梧叶乍飘黄”中的“梧叶”正是传统的写秋词偏爱撷取的典型意象,如唐温庭筠有“梧桐叶、三更雨”(《更漏子》其六)之语、五代李煜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之语、宋李清照有“梧桐更兼细雨”(《声声慢》)等句。是以此曲的开篇虽平淡寻常,但平中有奇,颇能引人遐思。“愁闻铁马叮当响”中的“愁”字具承上启下、总领全曲的情感基调的功能,此后各句皆是围绕该字层层展开敷写。“兰房寂寞,更漏又长,孤灯独坐谁为伴”写夜深独坐、静数更漏,身旁虽有青灯,但灯是“孤灯”,因内心孤苦,便更觉时间漫长难挨了。此处所用的“孤灯”意象及拉长心理时间的写法,在古典诗词中也颇为常见。如唐白居易《长恨歌》云:“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此曲的最后三句则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内心活动,也点明了“愁”的具体内容。其中,“相思两地,一样受凄凉”与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句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有异曲同工之妙。 选取典型的意象进行铺叙、以景写情,这些都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常用手法,此曲对此类手法的运用无疑是相当娴熟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