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商调·黄莺儿】失题(十二首其十二) 唐寅
释义

南【商调·黄莺儿】

失题(十二首其十二)

唐寅

秋水蘸芙蓉,雁初飞山万重,行人道路佳人梦。朝霜渐浓,寒衣细缝,剪刀牙尺〔1〕声相送。韵叮咚,谁家砧杵〔2〕,敲向月明中。

注释

〔1〕 牙尺:用象牙或兽骨制作的尺子。

〔2〕 砧杵(zhēn chǔ):这里指的是捣洗衣料的意思,亦作“碪杵”。砧:捣衣用的垫石。杵:捣衣用的棒槌。

鉴赏

此曲首二句为起兴之笔。露水冰凉,打湿芙蓉,眼前的凄清秋景让女子避之不及,黯然神伤。她深深体味到孑然一身的悲愁,对远方情郎的思念也愈加深重。于是,她不由地将视线转向天际,翘首以盼。然而,初飞的鸿雁、重重的远山,一切只会让她忧伤的心绪更添相思的寂寥,以至乎魂牵梦绕,寝食难安,睡梦中亦满是心上人奔波旅途的身影。“朝霜渐浓”,感于物候的她将这眷眷思情进一步转化为爱的行动,“寒衣细缝”,一针一线间无不寄寓着对游子的厚意真心。“谁家”二句,化用的是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中的句子:“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由缝制寒衣的举动联及远处传来的月下捣衣之声,是女子自身情感的推己及人与放大升华。可见,曲中的孤寂相思不单为一己之幽情,亦乃普天下旷夫怨女们的共同心声。

曲中的情境设置富有层次感,空间转换流畅自然,既具视觉效果,又不乏听觉上的渲染,虚实结合,雅俗相宜,颇具意趣。曲中的情感抒发亦随着结构层次的逐步递进而不断深化,篇末由个别推及广众,便使女子个人的相思之苦折射出人性的普遍意义,尤显真挚深切,很能打动读者。

不同于唐伯虎多数曲作的绮艳,以上五支曲子的风格清丽疏朗。曲中常借取诗词中一些惯见的意象,或通过化用前人的经典诗句来表达女子的相思情怀,鲜明地体现出曲体雅化的创作倾向。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