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南吕·懒画眉】翻戴九灵咏插秧妇 卜世臣
释义

南【南吕·懒画眉】

翻戴九灵咏插秧妇

卜世臣

青袱蒙头点村妆,手学蜻蜓掠水忙。细分春雨绿成行。山歌新样腔难仿,羞杀扬鞭陌上郎。

鉴赏

这是一首由律诗改作的小令,原作者为元末明初的诗人戴良(即戴九灵)。“青袱蒙头”是江南水乡女子劳作时的典型服饰,很适合稻作生产。“手学蜻蜓掠水忙”描写江南女子劳动技能之娴熟、灵巧,插秧的手犹如“蜻蜓点水”一样轻盈、快捷。在辛勤劳作的同时,江南女子还要唱几首新创的山歌,为劳动助兴。而这些山歌正是江南女子灵心慧质的体现,因为这些新创的山歌让那些陌上扬鞭的儿郎也难以为继,对不上来。整首曲子轻松、欢快,对劳动、对女子才智的由衷赞美使其在古代诗歌作品中独具一格。

元戴九灵原诗全文为“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紧束暖烟青满把,细分春雨绿成行,村歌欲和声难调,羞煞扬鞭马上郎。”(《插秧妇》)。对照戴九灵原诗,卜作只是拣取了其中的五句,并在个别用字上作了些改换和调整。这些字词的调整首先是出于对散曲声律的精益求精。卜世臣作为吴江派代表沈璟的“衣钵高足”,在讲求声律方面是有师承的。除了声律的考量外,卜世臣对字词所作的改动也体现出浓厚的文人趣味,如改“青袱蒙头作野妆”为“青袱蒙头点村妆”,以“作”为“点”;改“手学蜻蜓点水忙”为“手学蜻蜓掠水忙”,以“点”为“掠”;改“羞煞扬鞭马上郎”为“羞杀扬鞭陌上郎”,以“马”为“陌”,有明显的锻炼字词的痕迹,就语言的当行本色而言,卜世臣似乎并未追随沈璟的主张。这一文词雅化的趋向也体现在他的戏剧作品中,如其传世的戏曲《冬青记》,其中许多词句都很典雅,甚而有晦涩之弊。

在卜世臣现存的散曲作品中,还有多首翻新之作,如〔南仙吕·醉花云〕《翻元凯咏白燕》、〔南南吕·大胜乐〕《翻沈彦博咏纤手》等。晚明曲家喜以词法入曲,散曲出现了“词化”现象,观卜世臣及晚明诸曲家,多有翻诗为曲的做法,似亦可视为晚明散曲雅化之一端。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6: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