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南【仙吕入双调·朝元歌】园中 弘晓 |
释义 | 南【仙吕入双调·朝元歌】 园中 新篁荫轩,窈窈闲庭院。飞花满园,九十春如箭。数种芳妍,数番离怨,做个潇洒清远。蝶翅翩翻,莺儿燕儿语呢喃。云印碧溪湾,光横螺黛山。可正是心思如线,清清雅雅画图半面,画图半面。 鉴赏 中国文人善写景物,因为景中有真意。“小园”之景不同于室外,它是与外界隔绝、他人不能随意侵入、欣赏而独为主人所拥有的一片精神小天地。主人的情感可以在这个虽然狭小但却可以任意驰骋的空间里得到纵情的释放。 此曲以《园中》为题,从园中景物写起,融入了曲作者的闲适之情、惜春之情与离别之情。曲子一开始便着一“闲”字,可以想见作者在深深的庭院里闲适自得的神情。园子里新生的竹子、飞舞着的落花、拍着翅膀翩翩起飞的蝴蝶、绸缪呢喃的莺儿与燕儿,还有倒映在碧溪湾里的云影、横过螺黛山的天光,无不着染上春意盎然而又和谐、恬静、美好的色调。“闲适”是古诗、词、曲中常见的抒情模式,古人标榜“闲适”,一般都有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因此,古人所述闲适之情内涵也不尽相同。其中有“自风流”的真名士,也有“故作以为高”的假道学;有与自然合一的忘机者,也有愤世嫉俗、英雄末路的玩世者。当然也不乏因功成名就,致仕闲居而优游岁月的上层达官贵胄。弘晓应该归入最后一类。曲中所描述的清新高雅的画图,是像弘晓这样的达官贵人优裕闲适生活的写照。 但闲适并不意味着没有苦恼,在面对因春归去、因佳人离别而生发的伤感之情上,人们有着共同的情愫。 “九十春如箭”,点出时令是在暮春。弘晓有诗《送春》:“风暖庭前莺渐稀,凭栏独见柳花飞。春光九十浑如梦,无限深情对落晖。”暮春时节,最容易引发人们对美好事物不常留住的惋惜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生命短暂的感喟。暮春时节,飞花时候,也最容易惹动人们的离思与归思。春将去,人未还,伤如之何!“数种芳妍,数番离怨”便是一次次春花的明媚鲜妍所牵动的一次又一次的离别怨恨之情。在这种离情别绪的萦绕中,作者所谓的“做个潇洒清远”也不过是故作潇洒之态,因为蝴蝶正在翩翩飞舞,莺儿燕儿正在呢喃宛转,而不能成双的人也“正是心思如线”时候。主人心中所思为谁?我们不得而知,作者有诗《园中消夏四首》(其二)云:“是处莺声啭,轻风飏柳丝。轩窗深窈窕,难忘昔年思。”因为独自一个,图画虽然“清雅”,但由于没有心上人的陪伴,因此上只落得“画图半面”无人看。此景此情,怎么一个“闲”字了得!这盎然、明朗、美好的暮春画图,不能不着染上黯然、感伤的色调。 这只小令以表面的悠游闲适,写惜春之情离别之恨。明王骥德在《曲律》中说:“凡宫调须称事之悲欢苦乐,如游赏则用仙侣、双调等类……以调合情,容易感动得人。”元燕南芝庵在《唱论》中说:“仙吕调唱,清新绵邈。”这只小令,所写园中之景是清新爽目的,所抒惜春、离恨之情是淡雅而又绵邈的,正切合仙吕调所唱的情感基调。就语言风格而言,由于清人倡导复兴词文学的缘故,清曲中“词味”甚浓而“曲味”不足,散曲渐向案头化方向发展。弘晓的这首曲子更像一首词,按王骥德的观点,非“当行本色”之曲。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