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仙吕·皂罗袍】见书(二首其一) 王骥德
释义

南【仙吕·皂罗袍】

见书(二首其一)

王骥德

又是一番流泪,这封书寄到,来意蹊跷。两三行读尽不言归,纸梢儿到带了些胭脂气。你章台留恋,也不怪伊;我红楼寂寞,也不怨谁;只怕重婚别娶不想个归家日。

鉴赏

此二首系描摹闺中女子相思相恋之情愫。南曲中此类题材可谓多矣,明穆宗隆庆、神宗万历以来,伴随着奢华世风中楼台歌舞曲艺消费的需要,曲坛艳情香风大炽,王骥德也被认为是香奁体中的重要作家。

此曲一开篇,写闺中女子垂泪展读心上人来信的情态,伴随揣度蹊跷来意的心理活动,“又”字表现出此前曾数度面临此等情境,蕴涵丰富。相思中的女子得到远方来信不是欣喜而是哭泣,并且不是一次哭泣,给读者制造了悬念。其后“来意蹊跷”、信极短且“不言归”“带了些胭脂气”照应伏笔,富有戏剧性。第五句中,“纸梢儿到带了些胭脂气”一句,调动嗅觉来表现读信人在炽烈的相思情怀中,从惊喜到哭泣,到不安地猜度,又到因疑心仿佛闻到真切的气味。在古代诗文中,闺怨本非新奇题材,此句中的“胭脂气”,虚也?实也?对读者来说并不重要,倒是作者的尖新之思,使得这个惯常的情境立时显得情趣盎然,引人入胜。第六句中“章台”一词,典出《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章台为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面对男子的薄情,女子却“不怪”“不怨”,激起读者内心深切的同情:女子将自己放在最低的位置之上,既可以不怪罪丈夫在外可能发生的荒唐风流事,也可以独守空房忍气吞声,而底线就是希望丈夫终有归家之日,不致重婚别娶。

这首曲,更多注重心理描写,而且一反同类题材作品浓情炽烈的格调,以欲扬故抑的笔法,写出了闺中女子担惊受怕、疑窦丛生,委曲求全,只望不招致被停妻别娶的命运,读来令人顿生怜意。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2: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