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南【仙吕·皂罗袍】小瓶梅竹咏 沈自晋
释义

南【仙吕·皂罗袍】

小瓶梅竹咏

沈自晋

避乱荒村中,折得腊梅几朵,殊不成供,聊以竹叶一枝伴之。

点点寒葩将放,伴檀心几瓣是绿影潇湘。花神欺竹太凄凉,自将蜜艳多夸奖:予香喷鼻,尔无片长。竹云诗有,风吹细香。淡香儿倒比浓为上。

鉴赏

本篇与以下几首小令,均收于作者散曲集《黍离续奏》中。《诗经·王风》有《黍离》篇,《毛诗序》云:“《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说是西周灭亡后,某位原西周官员经过已经长满庄稼的原西周都城时,伤感而作。后世遂用“黍离”一词哀悼故国沦亡。由此集名,亦可推知沈自晋这一散曲集的主要内容。按理说,既有《黍离续奏》,则原来应先有散曲集《黍离奏》,但此点已不可考。

在古人笔下,梅、竹都是高尚人格的象征,均为“岁寒三友”之一。梅之迎寒傲放,竹之经冬不凋,常常是诗人咏赞的对象。此曲作于“避乱荒村”之时,作者在家国陆沉、兵荒马乱、仓皇逃难之时,仍愿与梅竹相伴,这显然有标示自己高尚情操和坚持人格气节的寓意。不过,作者以拟人笔法描写梅与竹相互争短论长、自诩而贬低对方:梅花称竹“无片长”(一无所长),而自己则“蜜艳”而“香喷鼻”;竹则回击说古诗就有风吹竹叶细细香之说,淡香比你那浓香强出多多。“檀心几瓣”“绿影潇湘”,简洁而准确地概括出了梅和竹的特征。而作者以物喻人的笔法,亦有传神之妙。但是这到底是何用意,颇堪斟酌。从曲意判断,这首曲应作于正统明朝灭亡不久、南明弘光朝已经建立之时。弘光朝奸臣当道,将相不和,多有内讧。作者或者是于此有感,加以讽谏,也说不定。当然,也可能只是一种就事论事的联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8: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