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出车 诗经 | |||||||||||||||||||||||||||||||||||||||||||||||||||||||||||||||||||||||||||||||||||||||||||||||||||||
释义 | 雅·小雅 出车
注释 〔1〕维:发语词。棘:急。 〔2〕旐(zhào):画龟蛇之旗。 〔3〕旄(máo):旗杆头上的羽毛。 〔4〕(yú):画鸟隼之旗。斯:语助词。 〔5〕旆(pèi)旆:飞扬之貌。 〔6〕悄悄:忧貌。 〔7〕况:益,更加。瘁(cuì):憔悴。 〔8〕王:周王。南仲:当时的大将。 〔9〕方:指朔方。 〔10〕旂(qí):画有交龙图形之旗。央央:鲜明貌。 〔11〕朔方:北方。 〔12〕狁(xiǎn yǔn):游牧种族殷周之际,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内蒙古西部。春秋时称为戎、狄。襄:除。 〔13〕黍:比小米稍大的一种谷类,带黏性。稷(jì):不黏的黍。 〔14〕遑:暇。启:小跪。居:安坐。 〔15〕喓(yāo)喓:拟声词。 〔16〕趯(tì)趯:跳跃貌。阜螽(zhōng):蝗类。 〔17〕忡忡:忧虑不安貌。 〔18〕降:古音hóng,放下。 〔19〕薄:发语词。西戎:古代西北戎族的总称。分布在黄河上游及今甘肃西北部,后逐渐东迁。 〔20〕喈(jiē)喈:拟声词。 〔21〕蘩(fán):白蒿。用煮蘩的水滋润蚕子,蚕易生出。 〔22〕执讯获丑:朱熹《诗集传》:“讯、其魁首当讯问者也。丑、徒众也。” 〔23〕薄、言:皆语助词。 〔24〕夷:平定。 鉴赏 《出车》是《诗经》重要的篇章之一。此诗写的是西周大将南仲带兵抗御狁。全诗共六章。 首章为南仲口吻。“我出我车,于彼牧矣。”劈头从强大周师闻警而动写入。牧在郊外,周师正在越过牧地。接着才追述天子命我为将,我集结军队,装载出发的出师经过。结以“王事多难,维其棘矣”,将当时国家多难、军情火急的紧张氛围全盘推出,真是扣人心弦。 次章仍为南仲口吻,追述周师建旗场面,但重点却是突出全军上下的一种临战心理。部队在郊地建旗,树起了龟蛇旗,立起了鸟鹰旗,旗上旄头,一应俱全。可是,这些旗帜为啥都不飘扬呀?“胡不旆旆”是一个极巧妙的反诘,表现出旗帜垂然的一片肃穆气氛,象征着面临战争的一种真实心理。“忧心悄悄,仆夫况瘁。”作大将的,因为责任重大而心情沉重;作士兵的,则由于有所恐惧而面容憔悴呀。(参朱熹《诗集传》)此章揭示人类心理对于战争的反应,极为深刻。但是,杀敌卫国之精神,终究是将士心理的主要取向。三章即转入描写士气振奋。 三章为随征军士口吻。诗中反复歌唱“王命南仲”“天子命我”“城彼朔方”,鲜明地体现了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昂扬士气。朱熹《诗集传》说:“兵事以哀敬为本,而所尚则威,二章之戒惧,三章之奋扬,并行而不相悖也。”可谓智言。此章突出的是周师强大的军容与声威——“出车彭彭,旂旐央央”,“赫赫南仲,狁于襄”。全诗对战争场面及其结局,都未加以正面描写,但通过军容军威的描写,却作出了充分的启示。 四章仍为军士口吻。诗境再转,写出将士守边的艰苦卓绝与怀土思归。这正是边塞诗内涵的应有之义。将士们深情回忆:“昔我往矣,黍稷方华。”我们部队出征之日,正当黍稷扬花之时。中国古代是农业社会,士兵是穿上军装的农民。他们对庄稼的天然情感,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从此二句即可体会。“今我来思,雨雪载途。”戍边生涯的艰难辛苦,亦可从此二句加以体会。然而周师将士之可敬,更在他们那种艰苦卓绝、奋不顾身的气概。“王事多难,不遑启居。”爱国精神,激励着他们去奋战、去克敌制胜。结二句“岂不怀归,畏此简书”,暗示正当抗御狁可告一段落之际,又另有一番军事行动。 五章变为南仲妻室之口吻,实呼应上章“岂不怀归”一句,乃构成戏剧式之场景组接,别是一番温柔风光。草长虫鸣,春天又回来了。夫君呵,也该回来了。“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前两句,是全部离别生涯的心态缩影;后两句,则为久别重逢心态的瞬间写照。“未见”与“既见”,极生动、极典型地揭示了思妇的情感世界,这也是边塞诗内涵的应有之义。不过,“既见”情景,此时尚未实现,犹是思妇神魂颠倒的一番悬想。“赫赫南仲,薄伐西戎”二句,暗承上章“畏此简书”一句,一笔便交代了周师北征之后又西征的情节。 末章描绘将士们凯旋的盛大喜庆。《毛传》云:“《出车》,劳还率(帅)也。”当为诗人拟南仲、军士及思妇口吻而作,语气较活。末章口吻,可属军士,亦可属思妇,视为诗人口吻亦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此绝非闲笔。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平劳动的生活,是因为征人的凯旋才格外美好呵。大获全胜的周师,胜利归来了。“赫赫南仲,狁于夷!”狁平定了,西戎不消说也平定。《郑笺》说得对:“此时亦伐西戎,独言平狁者,狁大,故以为始,以为终。”那西戎,是捎带着就平定了。 《出车》,以及《采薇》《六月》等诗,实为中国边塞诗之源头。它们共同具有几点特征:首先,爱国精神与同仇敌忾。其次,边地苦寒与艰苦卓绝。(中国历史上主要的侵略威胁,来自北方与西北方向的游牧族,故传统的边塞诗主要产生于北方与西北边塞。)再次,怀土思归与思妇哀怨。最后,尤可注意的是它们描写战争,绝不渲染杀伐流血场面;对于战争的胜利,是从军容军威之强盛的描写来加以暗示的。如实地说,中国边塞诗的这一特征,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之天性,中国文化不尚武力之精神。比较古希腊史诗,如《伊利亚特》,则颇以描写杀人流血为能事。中西文化差异,由此可见。上述诸特征并行不悖,有机结合,即为中国边塞诗之生命特质。《出车》等诗具有的这些特征,为后世尤其唐代边塞诗所嫡亲继承并弘扬光大。如谓不信,请证唐诗。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