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假乐 诗经 | |||||||||||||||||||||||||||||||||||||||||||||||||||
释义 | 雅·大雅 假乐
注释 〔1〕假(jiā)乐:王先谦《三家诗义集疏》:“《齐》(指齐诗——引者)假作嘉。”陈奂《诗毛氏传疏》:“假,嘉。《尔雅·释训》文、序亦以嘉诂假也……嘉者,美叹之词。嘉、乐二字不连读。”高亨《诗经今注》:“嘉,喜也。” 〔2〕显:显著。 〔3〕宜民宜人:陈奂《诗毛氏传疏》:“宜民宜人句,承上令德,起下受天命。宜民,为宜安民。宜人,为宜官人。” 〔4〕右:古“佑”字。 〔5〕申:引而长之。 〔6〕干:俞樾《群经平议》:“干当作千,形似而误。” 〔7〕亿:周代以十万为一亿。千亿:极言其多。 〔8〕穆穆:肃敬。皇皇:光明。 〔9〕宜君宜王:毛亨:“宜君王天下也。” 〔10〕愆(qiān):过失。忘:忘掉,又解作“妄”。 〔11〕抑抑:毛亨:“美也。”高亨《诗经今注》:“抑,借为懿。” 〔12〕德音:好的名声。秩秩:聪颖多智。 〔13〕群匹:黄焯《毛诗郑笺平议》:“姚氏永概云,群匹犹言群臣。” 〔14〕燕及朋友:朱熹《诗经集传》:“燕,安也。朋友,亦谓诸臣也。” 〔15〕百辟(bì):诸侯。 〔16〕解(xiè):怠也。 〔17〕攸塈(jì):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传》塈,息也。……瑞辰按《方言》:息,归也。民之攸塈,谓民之所息,即谓民之所归。” 鉴赏 这是一首为周成王颂德祝福的诗。《毛诗序》云:“嘉成王也。”金启华先生《诗经全译》亦云:“归说以为美成王,当亦可信。” 周武王伐纣胜利后不久病逝,儿子姬诵十三岁继位,即周成王。他在叔叔周公旦的辅佐下,为稳定周王朝的政权做了许多大事。这些大事先后有:组织周王室同姓和有亲戚关系的贵族东迁,让周族势力逐步渗入到最重要、最富庶的黄河流域;制定嫡长子继承制,使中央王朝与各诸侯国稳定统治秩序;制定严格的等级制度和严酷的刑律,加强了新国家的统治;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的复辟叛乱,并揭穿三个叔叔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处与武庚勾结的罪行;在这次东征中,年轻的成王将王朝势力扎根中原并推向东方和南方,使周族与商族的农业技术、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实行分封制,将家族成员和功臣封往全国各地,建立了七十多个大大小小的“诸侯国”,完成对全国的控制系统;兴建东都洛邑,并在新城成周召开诸侯大会,宣扬国威。成王善于分析思考,不轻信小人之言,调整了与周公姬旦这位杰出政治家的关系,在这位叔叔去世后,将其安葬于周族历代先王的坟地毕原,给予极高的荣誉。成王为政作风严谨,他亲眼见到创业的艰难,深知守业的不易,所以兢兢业业,谨慎小心,在周公病逝后亲率大军南征,讨伐淮南的虎方和江汉一带的荆楚,在那一带建立了许多姬姓小诸侯国。据古籍记载,周成王赏罚分明,重言诺,守信义,“桐叶封弟”即为范例。此外,周成王还办好把政权移交给康王姬钊的大事。父子两代统治的几十年中,天下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富强,史称“成康之治”。当然这种繁荣的景象是由广大奴隶和平民创造出来的。 这首诗就是礼赞成王的。全诗四章,章六句。首章颂扬成王有爱护百姓、善任贤臣的美德。二章颂扬成王道循周族先辈杰出人物太王、王季、文王、武王制定的规章制度,处事严谨端庄。三章颂扬成王不犯过失,不昏不妄,有王者之风。四章颂扬成王仪表堂堂,豁达大度,讲话得体,能听取群臣意见。五章颂扬成王治理天下有纲有纪,尊重群臣,所以他们忠于职守,人民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有所归宿。当时迷信得厉害,所以各章皆又强调祈求上天多赐福禄、子孙给成王,以显示天帝的力量,证明周朝统治的受命于天、合情合理。 全诗称赞周成王能安民、守祖训、作风正、胸襟宽、通下情等品德情操,为我们评价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材料。当然,这些道德品质的本身,我们也是可以继承的。这是本诗内容的积极方面。故姜炳琼《诗经广义》云:“成王之守成致太平,其实功实事皆于此篇发之。”陈子展评曰:“此谓诗言及成王敬天、法祖、用贤、安民之事耶?”(《诗经直解》)皆中鹄的。应该辨识的是,本诗作者对成王的颂扬是站在当时统治者立场上的。 通篇用赋,不借比喻和起兴,直书其事,是本诗艺术特点。 |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