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江州还入石头 刘峻 |
释义 | 自江州还入石头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 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 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 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 高歌梁尘下,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 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 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鉴赏 《自江州还入石头》诗是诗人从江州回到建业时所作。建业即石头城,也就是今天的南京,当时为梁都城。诗中的洛城也就是建业。范云《范广州宅联句》中“洛阳城东西,长作经年别。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的“洛阳城”同是指建业,这是齐梁人的通例。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从江州顺长江而下,远远地就看到建业的城郭,城楼巍巍,高出云表。诗一开始,就给人展现出一幅江畔古城雄图。诗人顺流而下,在浩瀚的江面上,他对回到都城既充满了向往,又心怀着疑惧,因而觉得城阙高耸,又感到深邃沉郁。以上是远望所得,交代了行程,吐露了初感,且隐含着心曲。 “前望卷龙门,斜瞻白鹤馆。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高歌梁尘下,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最后发感慨。诗人这次入京,并无登朝为宦之意,因而说“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如今“忽寄灵台宿”。“灵台”,《孟子·梁惠王上》:“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渭其沼曰灵沼。”《诗经·大雅·灵台》篇也写庶民为文王建造灵台,灵台中鸟兽壮盛喜乐。诗中所写即为指都城。“空轸”,空车。句意为忽然到了京城,但自己并无所求,就如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一样,以远祸全身。他不恋京都繁华,不慕朝廷富贵,不想为王孙弹击而毙。 这首诗反映了刘峻绝意仕途,一心归隐的情怀。诗中段关于石头城繁盛的描写,全是为末段写厌弃它作垫,欲擒故纵,文情跌宕。这种心情完全是刘峻社会观的反映。他在《始居山营室诗》中写道:“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他也以自己行动证明其思想,他以疾去职,居紫岩山,注《世说新语》,可以说他确是以诗言志的。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