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自度曲 秋兰词 金农 |
释义 | 自度曲 秋兰词 楚山叠翠,楚水争流,有幽兰生长芳洲。纤枝骈穗,占住十分秋。无人问,国香零落抱香愁。岂肯同葱同蒜,去卖街头。 鉴赏 兰花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周易》中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将君子比德于兰。春秋时,孔子自卫适鲁,作猗兰之操,誉其为“王者之香”。兰花之所以能获得如许推崇,与它独特的气质分不开。中国古人认为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符合东方人理想中的典型人格特征。古往今来有许多诗词作品就以兰为主题写君子之怀,本曲即其中之一。 首三句“楚山叠翠,楚水争流,有幽兰生长芳洲”,写兰花生长之环境。这是一处山清水秀、风景绝美的水中之地,一束兰花孤独寂寞地开放其上。兰前着一“幽”字,正显其独立不群、无意与百花争春。清程樊《咏怀》赞美兰花说:“兰为王者香,芳馥清风里。从来岩穴姿,不竞繁花美。”接下来,作者用“纤枝骈穗”四字细写兰花之形,用语简练生动,富于表现力。“占住十分秋”一句,一个“占”字,充满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十分”则在语气上进一步加重这种意味,作者所表现的正是对兰花在秋色中绝世风姿的无限赞美。如果说前面几句对兰花的描写,诗意是句句相承的话,那接下去诗意却突然一转:“无人问,国香零落抱香愁。”像这样高洁、沉静,没有一丝一毫媚俗之态、风华绝代的一束幽兰,却无人懂得欣赏它的美丽,它只能在孤独寂寞中独自零落。“无人问”三字,所透露出来的是作者对兰花这种遭遇的愤怒与不平。当然,读诗读到这里,我们都非常清楚地知道,作者在这里运用的是《楚辞》中“香草美人”的手法,这一束幽兰其实是作者一种理想人格的再现。兰花虽有王者之香却无人欣赏,正说明了作者所要坚持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世界所遭遇的挫折,“国香零落抱香愁”一句写尽作者的落寞与无奈。然而,是否因为遭遇这样的挫折和冷遇,我们就改变节操信念而去迎合他人?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岂肯同葱同蒜,去卖街头。”“岂肯”二字,将作者的倔强、高傲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是说,即便是自己的理想、才华得不到别人的赞美和欣赏,也决不肯像“葱”“蒜”一样在街头被高声叫卖,随市就价。《论语》中曾有孔子待价而沽的记述,但那是在有所坚持的基础上所作的主动选择,而绝非是像“葱”“蒜”一样随便叫卖可比。金农对自己才华的珍惜和对自我理想的坚持在全曲的最后一句中得到了最充分的表现。 整体而言,这首作品在语言上将大雅大俗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通过对秋兰的赞美及对其遭遇的不平,将作者自己桀骜不群的个性作了绝佳的诠释。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