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五凤楼赋 梁周翰
释义

五凤楼赋〔1〕

梁周翰

伊京师之权舆也〔2〕,遐哉邈乎。验河图之象〔3〕,按舆地之书〔4〕,宅禹贡豫州之域〔5〕,距天文辰马之墟〔6〕,因四履建侯之地〔7〕,为六代兴亡之居〔8〕

城浚而都,派河而渠。结坤之络,振乾之枢,星甍栉堵〔9〕,我民之庐;海漕山〔10〕,我田之租。势雄跨胡,气王吞吴;茫茫万国,鱼贯而趋。

惟圣皇之受命,应期运而握符〔11〕,光潜跃于龙德〔12〕,践元亨于帝衢〔13〕。道德何师,尊卢赫胥〔14〕;揖让何比,陶唐有虞〔15〕。英略神武,威惮八区;封豕必诛〔16〕,长鲸尽刳〔17〕。虎皮包刃〔18〕,鹄板搜儒〔19〕;坠典皆索〔20〕,阙政咸铺。成天下之大务,若雷奋而风驱。

乃顾京室,时行圣谟〔21〕,陋宸极之非制〔22〕,稽紫垣之旧图〔23〕。且曰:不壮不丽,岂传万世。禹之卑宫,盖勿暇之计;尧之茅茨〔24〕,非经久之制;矧象魏之悬法〔25〕,伊亿兆之所视。况我力如天,我资如地,不渔尔民,不谋尔利。一毫之费,差足为易。

乃诏共工〔26〕,度景之中,因旧谋新,庀徒〔27〕。壹卑者丰,栋易而隆,椽斫而砻,去地百丈,在天半空。五凤翘翼,若鹏运风;双龙蟠首,若鳌戴宫。丹楯霞绕〔28〕,神光何融;朱楹虹植,晴文始烘。绣楣焜燿,雕栱玲珑;椒壁涂赭〔29〕,绮窗晕红。双阙偶立,突然如峰;平见千里,深映九重。奔星坠而交触〔30〕,灵景亘而相逢〔31〕。门呀洞缺,若天之裂,纵举百武,横架六辙,金铺烁人,光景明灭。舞阳之力〔32〕,莫得而排;叔梁之力〔33〕,胡可以抉。其下则冠盖葳蕤,剑佩陆离,车如流水,待漏而驰〔34〕。驾肩排踵,兼蛮浑夷,万众纷错,鱼龙尊卑。咸去来之由此,竞奔凑于玉墀。亶皇风之无外,岂朝盈之有时。

三事庶尹〔35〕,乃拜表萧墙,谒帝未央,以落大壮,登歌永昌〔36〕,曰:“元圣明兮帝道昌,威四海兮君万方。峙高阙兮冠百常〔37〕,赫宋德兮垂无疆。瞻天颜兮献寿觞,愿君王兮长乐康。”

帝曰:“俞哉!尔觞且置,当听朕言,庶晓朕意。顷于戎马之暇,详窥历代之纪,乃知乎:夏德之衰,璇室自庇〔38〕;商政之坏,琼宫大侈〔39〕;楚王章华〔40〕,一身何寄;秦皇阿房,三世而弃〔41〕;汉武柏梁〔42〕,孽火随炽;陈后三阁〔43〕,义师寻至〔44〕。岂非乎祸生于渐,欲起于恣?亦如崇饮不已,必至昏醉;嗜色不已,必至乏瘁;迁怒不已,必绝人祀;穷兵不已,必暴人胔〔45〕;甘谀不已,必杜忠义;溺谗不已,必斥贤智。亡国之君,未尝不尔;朕皆知之,得以趋避。淫于土木,雅不如是。美其成功,良以为愧;不举君觞,恐骄朕志。其大者天地,所重者神器〔46〕。尾虎足冰,终日惴惴。当共重之,勿使颠坠。谨谢公卿,无忌纳诲。”群臣乃退,咸呼万岁。

注释

〔1〕五凤楼:故址在今河南洛阳市。

〔2〕权舆:开始,初建。

〔3〕河图:相传伏羲见龙马负图出于河,据以画八卦,谓之河图。此指古代典籍。

〔4〕舆地之书:地图。

〔5〕禹贡豫州:禹贡,《尚书·夏书》篇名。篇中分中国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一。

〔6〕辰马:星名。

〔7〕四履:指诸侯疆土的四至。建侯:封建诸侯。

〔8〕六代:东周、后汉、西晋、后魏、隋及五代。皆定都洛阳。

〔9〕星甍(méng)栉堵:屋栋多。甍:房脊。

〔10〕(kuài):堆放柴草的房舍。

〔11〕期运:机运。握符:得天子之位。

〔12〕潜跃:鱼一潜一跃的样子。

〔13〕元亨:大亨通。

〔14〕尊卢:太古的帝号。赫胥:炎帝。

〔15〕揖让:让位于贤。陶唐:古部落名,尧为其领袖。有虞:古代部落名,舜为其领袖。

〔16〕封豕:大猪,喻贪暴之人。

〔17〕长鲸:大鲸,指贪求不知满足之人。刳:剖开。

〔18〕虎皮包刃:见《礼记·乐记》。

〔19〕鹄板:诏书。

〔20〕坠典:衰绝之法典。

〔21〕圣谟:天子之谋。

〔22〕宸极:君位。指帝居。

〔23〕紫垣:宫禁。

〔24〕茅茨:茅草屋顶。

〔25〕矧:况且。象魏:宫门外悬法之所。

〔26〕共工:司空,共理百工之事。

〔27〕庀(pǐ):具备。功:显示其功绩。

〔28〕楯:栏槛。

〔29〕椒壁:以椒涂壁。

〔30〕奔星:流星。

〔31〕灵景:太阳光。

〔32〕舞阳:舞阳侯,樊哙。

〔33〕叔梁:叔梁纥,春秋鲁人,孔子之父。

〔34〕待漏:将朝之时。

〔35〕三事:三公。庶尹:百官之长。

〔36〕登歌:升堂而奏乐。

〔37〕百常:八尺为寻,倍寻为常。

〔38〕“夏德”二句:见《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39〕“商政”二句:见《竹书纪年》。

〔40〕楚王章华:章华台,春秋楚灵王造。

〔41〕秦皇阿房:阿房宫。

〔42〕汉武柏梁:汉柏梁台。

〔43〕陈后三阁:见《陈书·后妃沈皇后传》。

〔44〕义师:指隋朝军队。

〔45〕胔:腐烂的肉。

〔46〕神器:帝位。

鉴赏

梁周翰(929—1009),字元褒,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周广顺二年举士,为开封户曹参军,后入宋。开宝中,为太子中允。太平兴国中,知苏州,召为翰林学士,终工部侍郎。大中祥符二年卒,年81岁。周翰幼好学,善音律,能属词,以辞学为流辈所许。五代以来,文体卑弱,周翰与高锡、柳开、范杲习尚淳古,齐名友善,当时有“高梁柳范”之称,史称有集五十卷及《续因话录》。

这是一篇咏物赋,约作于公元966年左右,即北宋王朝刚刚开国的时候。它记叙了五凤楼增修的经过及其宏伟壮丽的面貌,阐明了开国之君应当接受历代昏君亡国的教训,切忌淫于土木,斥贤溺谗,以防微杜渐,使国家兴旺发达,“神器”永不“颠坠”的道理。全文叙议结合,古朴淳厚,在文体卑弱的宋初文坛上,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故《宋史》本传说他乾德中,“擢为右拾遗,会修大内,上《五凤楼赋》,人多传诵之”,在当时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叙议结合是本赋艺术特点。赋的开头,先铺叙五凤楼修建的历史背景,作者是从京师的地理位置、京师的繁华面貌以及宋朝开国业绩等方面分别叙写的。五凤楼在洛阳,而洛阳为六代故都,宋之西京。作者开宗明义,从地理、星宿、历史等方面说明京师得天时、地利、人和之便,地理条件十分优越。这一节写由古及今,由物及人,不仅为全篇定下了一个庄严、凝重的基调,也为下文正面叙写五凤楼蓄足了文势。

接着转入本题,正面叙写五凤楼增修的目的和经过。先写增修的目的。这段铺叙,从表面上与末段提倡节俭相矛盾,其实是矛盾的统一,它都是从维护皇家的尊严,巩固君王的统治出发的。这样写,不仅阐明了增修五凤楼的政治目的,又为末段议论设下了伏笔,运思极为细密。接下去写五凤楼的修建,先用“因旧谋新”点明是增修而不是新建,宕开一笔,然后集中笔墨,从各个方面,描写五凤楼的雄姿。楼的主要特点是高大、宏伟、壮丽。作者把五凤楼的修缮,同宋王朝的强大兴盛自然地联系起来,既表现了五凤楼的宏伟壮丽,又颂扬了帝王的功德,誉而不谗,写得比较得体。文章最后,借帝王之口,阐明了谦虚节俭的政治意义。作者是通过对话来写的。作者指出,宋太祖赵匡胤并没有醉心于大兴土木,更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详窥历代之纪”,借鉴夏桀、殷纣等昏君因穷奢极欲而导致身死国亡的历史教训,总结出“祸生于渐,欲起于恣”的宝贵经验,告诫自己切忌淫于土木,斥贤溺谗,教导公卿要“无忌纳诲”,戒骄戒躁,共同把国家治理好。本赋前半叙事,后半议论,叙事是议论的前提与依据,议论又是叙事的深化与升华。这样写,不仅由叙事到说理,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更主要的还在于突出了文章的讽谕作用,闪耀着时代的光辉。刘熙载说:“赋欲不朽,全在意胜”(《艺概》)。这篇赋“体物写志”,托事以讽,深得“意胜”之旨。

和内容相适应,本文在语言方面具有古朴淳厚、晓畅平易的特点。从句式方面看,本赋以四字句为主,多用对偶,但间用散行单句,有五字句,有六字句,也有七字句,而且有些句子就是散文句式,避免了俳赋律赋过分强调声律对偶凝重呆板的毛病,具有新颖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从词语方面看,本赋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俳赋律赋的讲究辞藻华丽,注重排比故实的不良倾向,但就总体而论,语言是朴实自然和较少修饰的。这些语言又都是作者精心提炼出来的,不仅具有形象性,而且富有表现力。从用韵方面说,本赋大体保留了俳赋律赋讲求音韵和谐,轻重谐调的特点,通体注重押韵,以增强文章的音律美,但又不受律赋限韵的限制,而是根据内容和感情发展的需要不断变换韵脚,而不同的韵脚又可长可短、可多可少,多至一、二十句一韵,少至三、四句一韵,用韵比较灵活。此外,赋中还使用了大量的虚字,如“之”、“乎”、“也”、“者”、“哉”、“乃”、“岂”、“惟”、“光”、“盖”之类,也增强了本赋语言散文化的倾向和质朴自然的特色。

明代徐曾师说:“文赋尚理,而失于辞”(《文体明辨·序说》)。清代浦铣说:“唐人赋,好为文言,宋元赋,好着议论”(《复小斋赋话》)。这篇赋议论较多,这体现了宋赋的特色,也反映了本赋的弱点与不足。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4: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