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于忠肃墓 屈大均 |
释义 | 于忠肃墓 一代勋猷在,千秋涕泪多。玉门归日月,金券赐山河。 暮雨灵旗卷,阴风突骑过。墓前频拜手,愿借鲁阳戈。 鉴赏 “于忠肃”,谓于谦。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瓦剌贵族头目也先入侵,英宗轻信太监王振之言,在未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率领五十万大军迎敌,结果在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一带全军覆没,自己也被俘。在这种危急的状况下,主张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于谦,一方面拥立 颔联分承首句,具体写于谦的功劳及其应该得到的赏赐。对于谦的功劳,诗人避开其率羸兵疲卒保卫京师所建立的丰功伟绩不写,而写其守住京师的胜利所带来的后果——“玉门归日月,金卷赐山河。”英宗朱祁镇正由于于谦克敌才得以生还。这样,把英宗被俘生还之因归之于谦,更可见出朱祁镇之恩将仇报,而显现于谦命运之悲。“玉门”即玉门关,地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为汉时边塞之地。唐以后,多以玉门关泛指塞外之地,此指瓦剌盘踞的地方。“玉门归日月”,谓朱祁镇被瓦剌释放由塞外生还。建立不朽勋劳的于谦,理所当然地应受到非同一般的赏赐,故对句即就此落笔。“金卷”即金书铁券,为古代帝王授予勋臣世代享受某种特权的铁契。“山河”,指分封的封邑。此句言于谦理应得到铁券之赐和封邑之赏。 颈联分承次句,由颔联颂于谦之功,过渡到状眼前之所见所闻。在这一联里,诗人捕捉最能表现凄苦情怀的典型景物,渲染了墓祠的萧森荒凉。暮雨、灵旗(指于谦祠中灵座旁的幡),凄苦中带森然。“阴风”又用能突入敌阵飞驰的骑兵加以比喻形容,突出了呼喇喇的风势的狂暴。雨势风声,急骤而至,阴惨凄冷的气氛直逼读者。景物同缅怀于谦悲痛之情互相交融,显然用的是因情选景之法。 诗之尾联,一反颈联之低沉,而以昂扬的句子,表现诗人抗清扶明的坚定决心。“拜手”,古之礼节之一。人跪拱手至地,俯首后使头贴手上。“鲁阳戈”,典出自《淮南子·览冥》:“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 跳出同类题材仅仅局限于哀伤的老套,能以英雄的心胸凭吊古之英雄,以见精忠报国的抱负,心哀而不失其壮。英雄史迹英雄心,相得益彰。全诗满纸激情动人肺腑,具有荡人心魄的艺术魅力。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