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上巳将过金陵(录二) 龚鼎孳 |
释义 | 上巳将过金陵(录二)
天气殊佳芳禊会,海风吹客到长干。 倚槛春风玉树飘,空江铁锁野烟消。 兴怀无限兰亭感,流水青山送六朝。 鉴赏 这两首诗是作者由广东北返金陵,上巳日(阴历三月初三)将过金陵时所作,尤其第二首包含着亡国之痛,词婉情凄,一向为人所乐道。 第一首写船由安徽芜湖西部大江中向今天的南京进发。 第二首则将上诗的偃伏之意勃然而发,连用三典,迭写兴亡之感。“倚槛春风玉树飘”,写六朝最后一代陈后主,沉迷声色,曾作乐曲《玉树后庭花》,其辞有“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时人以为亡国之音。陈后主就是在张丽华酣唱《玉树后庭花》的乐声中成了俘虏的。“空江铁锁野烟消”,晋武帝命王浚伐吴,吴以铁锁链锁江截之。王浚以大炬烧断铁锁,遂入金陵,吴主孙皓投降。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诗:“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也就是写此,上两句可以说是写南明福王朱由崧的覆亡,前句写因,是荒淫误国所致,后句写果,大明三百年基业彻底完蛋了。第三句点题目“上巳”。东晋永和九年(353)上巳日,王羲之与友孙绰等四十一人于兰亭修禊之礼,写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兴起对人世“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之怀。以上三句都写了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最后一句总绾“流水青山送六朝”。不废江河万古流,巍然青山千秋存,六朝代谢,建都金陵的朱明王朝不也是给流水青山送走了吗!“流水青山送六朝”,契合诗人江上之行,又吻合诗人缅怀仕清的心境。 龚鼎孳作了贰臣,还时有“黑头人在愧江东”(《如农将返真州以诗见贻和答二首》)大有“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感,对明王朝不时涌起怀念之情,而又觉身不由己,于是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悲叹。龚鼎孳在政治舞台上可以作伪,而在他的诗中对其感情却无法掩饰,于中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复杂灵魂的心影。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