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商调·集贤宾】重阳浒西宴集 张炼 |
释义 | 【商调·集贤宾】 重阳浒西宴集 【集贤宾】对西风又一回闲眺赏,佳节过重阳。画阑中黄花堆砌,雕檐畔绿桂飘香。常记的去年时坐西斋怨雨愁风,也合该今日个过南川走斝飞觞。绕黄山四围清兴爽,殢游人万里秋光。素云横暮岭,鸿雁度寒塘。 【逍遥乐】栖霞台上,对景题诗,临风鼓掌。醉朦胧望断斜阳,见荒丘断陇成行。知他是周秦汉与唐,都做了衰草茫茫。论不的谁贫谁富,谁圣谁愚,谁弱谁强。 【梧桐叶】遮莫教劳攘在风云会,峥嵘在名利场,都不如放浪在水云乡。九日登高节,百年能几场。蝎粟粟好时光,挫过了教人倒想。 【醋葫芦】你看那颤巍巍糕叶儿甜,脆生生菱角儿香,软脓脓胡麻饭浸 【后庭花】一会家步东篱兴趣长,一会家眺南山眼界广。一会家树底簪花饮,一会家风前落帽狂。细思量,古今豪放。李太白赏龙山明月光,杜子美醉新亭浊酒觞。陶渊明携尊在五柳庄,康太史邀朋在漆水阳。 【青哥儿】都一般乾坤清光,是多少风流酝酿。看了他乐意消闲事几桩,酒满银缸,诗满吟囊,菊绕回廊,竹绕幽窗。紫云小玉杜韦娘,争把新词唱。 【浪里来煞】趉 注释 〔1〕 〔2〕 趉 鉴赏 篇名所谓“浒西”,即浒西庄,在今陕西咸阳武功镇,是康海的出生地。浒西庄旁临 套曲开篇〔集贤宾〕“对西风又一回闲眺赏,佳节过重阳”,虽以“西风”“重阳”点明时令,但一个“又”字,一个“闲”字却隐含了作者被弃置的落寞。尽管如此,浒西庄仍是一个好地方:绘着图画的阑干里黄花堆砌,雕了纹理的屋檐边绿桂飘香。记得去年此时“我”正愁坐书斋,今年重阳也该呼朋唤友,举杯畅饮,借以抒发因为金黄色的群山环绕四周而激发的清爽兴致,也不辜负使人缠绵不已的万里秋光。“素云横暮岭,鸿雁度寒塘”,写傍晚时分,寒意侵袭,白云飘浮山岭,大雁栖息池塘,表面仿佛在写景,但骨子里却让人感到一种无法排遣的沉重和孤寂。 从〔逍遥乐〕到〔青哥儿〕为套曲的主体部分,侧重抒情,既有对热闹宴集的生动记述,也有对复杂人生的透彻反思。 〔逍遥乐〕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贫贱富贵,皆如匆匆过客。〔梧桐叶〕说的是与其在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煎熬受累,在名利场上搏击角逐,还不如在远离红尘的水云乡放浪形骸,林下隐居。〔醋葫芦〕写归隐园林之乐。最后一句用费长房事,典出《后汉书·方术列传》。传说费长房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有缩地术。他的弟子桓景手持降妖宝剑,用茱萸叶和菊花酒来避邪除疫,从此重阳登高避邪除疫的风俗就流传下来。〔后庭花〕描写文人赏心乐事自由自在的生活。“风前落帽”,借用孟嘉落帽的典故。后以“孟嘉落帽”形容名士才子的风雅洒脱、文思敏捷。在作者看来,这种狂放不羁与潇洒风流,古来常有,而康海也常常邀请宾朋在漆水之阳的浒西庄宴集。〔青哥儿〕末两句所说的“紫云”“小玉”“杜韦娘”,都是古代著名的歌伎,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女。康海、王九思、张炼都曾经组班唱曲,迄今在当地仍有“康王腔”流传。重阳宴集,自然不能缺少歌女美妙的歌声,朋友即席创作的新词,正好派上了用场。这种活动把宴集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浪里来煞〕与〔集贤宾〕前呼后应,写太阳在青山边缓缓落下去了,月色开始慢慢地弥漫,丹枫白露中传出蟋蟀凄切的叫声,这一切是作者抽空避开宴席时看到、听到的,但回头再看宴会,宴会仍处在酒酣耳热之时,没有一点将要结束的意思。末句反用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体现出自己重阳登高的圆满,没有王维那样的遗憾。在这样的良宵美景中,朋友们难得一聚,兴致都很高,谁也不愿意先离开。再次点出宴集地点浒西庄,从而使套曲首尾相顾,结构完整。 此套曲融写景、记事、议论于一体,情思绵密,用典恰切,可以说是张炼散曲套数的代表作。与康海、王九思相比,张炼的散曲在抒发愤慨不平之气的同时,更多了一些真挚诚恳与豁达洒脱。看破红尘,看淡名利,既是他归隐后的生活态度,也是他散曲创作的主要内容。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