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登鹳雀楼 王之涣 |
释义 |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鉴赏 此诗是登楼题咏之作。一作朱斌(唐芮挺章《国秀集)诗。 唐代河中府的一处高阜上,有一座三层的高楼,正对中条山,俯瞰黄河水,因为楼高,时有鹳雀来栖,故名鹳雀楼。这里历来是登临胜地。唐人题咏甚多,而这首五绝当推第一。 诗的前半写登楼望见苍茫壮阔的景象。诗句排空而起。“白日”,写傍山的太阳,圆而益大,明朗璀璨。映衬它的是恢恢天宇,显得气势磅礴。用一个声调永长的“依”字,更状出了太阳靠山缓缓沉下的壮丽情景,这是只有登高远望才可能得到的生动感受。天地悠悠,气象恢宏。读者的胸怀为之大开。 在鹳雀楼上,事实上看不见大海,诗人却用丰富的联想写出了“黄河入海流”这样声势赫赫的句子。而声调短促的“入”字与舒缓永长的“流”字配合,一仄一平,一张一弛,音情摇曳,成功地表现了黄河一泻千里东到大海的雄伟气势。诗句的韵律与所表现的情感水乳交融,完美统一。 短短十字,日、海、山、河,并吞万有,气象开张。写落日,写河流,却绝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伤。相反,这景象的豪迈壮阔,激起的是人不能自已的豪情。于是后二句把诗的意境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歌颂了大好河山,表现了诗人的襟怀抱负,常被人简单概括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当然不错,不过在诗中,这样的哲理是寓于形象,饱含着丰富情感的,所以激动人心。 |
随便看 |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