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项王亭赋 李德裕
释义

项王亭赋并序

李德裕

丙辰岁孟夏,余息驾乌江〔1〕,晨登荒亭,旷然远览,因睹太尉清河公刻石,美项氏之材,叹其屈于天命。且曰:“汉祖困厄之时,生计非萧、张所出〔2〕。”余以为不然矣。自古聪明神武之主,未尝不应天顺人,以定大业。项氏纵火咸阳,失秦中之固;迁主炎裔,伤义士之心,违天违人,霸业毁矣。汉皆反是,故能成功;据秦遗业,东制区夏〔3〕;数败于外,常有关中;为旧主缟素,以义动天下,虽项氏犹存,而王业基矣。若乃蠖屈鸿门,龙潜天汉,始降志于一人,终申威于四海,则萧、张之计,不亦远乎!余尝论之:汉祖犹龙,项氏如虎;龙虽困而其变不测,虎虽雄而其力易摧,一神一鸷,宜乎夐绝〔4〕。然舣舟不渡,留骓报德〔5〕,亦可谓知命矣。自汤、武以干戈创业〔6〕,后之英雄,莫高项氏。感其伏剑此地,因作赋以吊之〔7〕

登彼高原,徘徊始曙。尚识舣舟之崖,焉知系马之树?望牛渚以怅然,叹乌江之不渡。想山川之未改,嗟斯人之何遽〔8〕?思项氏之入关,按秦图而割据。恃八千之剽疾〔9〕,弃百二之险固。咸阳不留,王业已去,将衣锦于旧国,遂扬旌而东顾。虽未至于阴陵,谁不知其失路?耻沐猴之丑诋,乃烹韩而泄怒〔10〕。谓天命之可欺,何霸王之不悟!

嗟乎!楚声既合,汉围已布〔11〕;歌既阕而甚悲〔12〕,酒盈樽而不御〔13〕。当其盛也,天下侯伯自我而宰制;及其衰也,帐中美人寄命而无处。季数遁而不亡,羽一败而终仆。岂非独任于威力,不由于智虑?

追昔四之下〔14〕,风烟将暮,大咤雷奋,重瞳电注〔15〕,叱汉千骑,如猎狐兔。谢亭长而依然,愧父兄兮不渡;既伏剑而已矣,彼群帅兮犹惧〔16〕;虽霸业之无成,亦终古而独步。周视陈迹〔17〕,缅然如素〔18〕。听乔木之悲风〔19〕,谢高秋之零露〔20〕。因献吊于兹亭,庶神灵之可遇〔21〕

注释

〔1〕息驾:停车。

〔2〕萧:萧何。张:张良。

〔3〕制:控制。区夏:区域,华夏。

〔4〕夐绝:犹迥绝。

〔5〕舣舟:泊船。骓:乌骓省称,马名。项羽失败,逃至和州乌江,留乌骓赠亭长,自刎身亡。

〔6〕汤:商汤王;武:周武王。

〔7〕吊:吊念悲伤。

〔8〕斯人:项羽。遽:疾速,短暂。

〔9〕剽疾:勇敢快捷。

〔10〕烹韩:据《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得咸阳,烹韩生。

〔11〕楚声既合,汉围已布:即垓下之战。

〔12〕阙:终了。

〔13〕御:举,饮。

〔14〕:败。

〔15〕重瞳:眼中双瞳仁。

〔16〕彼:指刘邦。

〔17〕周视:环视。

〔18〕缅然:悠久的样子。

〔19〕乔木:高树。

〔20〕感高秋之零露:借以言伤感。

〔21〕庶:庶几。

鉴赏

开成元年丙辰(836)春夏之交,李德裕由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改滁州(今属安徽)刺史,途经鄱阳湖、长江,至和州(今安徽和县)弃舟登岸,游乌江项王亭,作此赋。

赋前小序,说明作赋的因由和主旨。秦末天下动乱,导致刘项相争,最终项败刘胜。历来对刘、项的评价不同。李德裕着意肯定萧何、张良在刘邦建国过程中的作用,大约他已知道前一年的“甘露之变”。不过,李德裕的思想感情表达得比较含蕴。李德裕“望牛渚以怅然,叹乌江之不渡”,显然是以项羽只任威力而不崇尚智力的行为和刘邦当年“蠖屈鸿门,龙潜天汉”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照。感慨由此而产生,议论因此而开展。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3: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