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渔家傲 陆游
释义

渔家傲

寄仲高

陆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鉴赏

这首词,是陆游宦游西蜀时所作。仲高,名升之,作者的从兄,当时很有文名,人们称赞他“词翰俱妙”(诗词、书法都好)。这首词全篇的旨意即在抒写离家远游、思念亲人的真实感情,笔调低沉深挚,表现了作者思想、生活的另一个侧面。

开头“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先突出家乡之“远”。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暗示这次远游,等于“流放”,虽是做官,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一是点明路程遥远,山川间隔,难卜归期。句首着一“望”字,归心似箭,灼然可见。诗词的体制短小,路程遥远,多不实写,这里却具体写明里数而不觉拖沓,实因能和“望”字呼应,对空间才有实感。读者不禁想到:在那帆船鞍马作主要交通工具的时代,这是多么遥远的路程啊!同时,又和下文“书回已是明年事”暗相关合。“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写家书的人,总认为写得越详细越好;盼回信当然是越快越好。但前句“家书”“满纸”之间着一“空”字,便说明这是徒劳、白费事。你想,家书往返,经年才到,即使写满信笺,已是事过境迁,彼此都难明真相了。因此,两句中嵌以“流清泪”三字,正表现出内心的无限痛苦。上半阕主要是写“远”,远游,历来是天涯客子和他的亲人们心情愁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代许多诗词(包括民歌在内)里常见的主题。

下片主要是写“情”,突出愿望和现实矛盾的苦闷。“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红桥”,地名,在山阴县西七里,是家乡的象征,极目“东望”时想象的所在。桥下流水,什么时候才能载我的归舟和弟兄重聚,这一“寄语”极妙,赋无情以有情,虚空一点,焦急渴盼的心情便跃然纸上。而且流水之外,茫茫宇宙,谁又能够同情自己、理解自己、作出满意的回答呢?怅惘孤独,意在言外。还有,家乡万里,往来都靠扁舟,由扁舟自然联想到“红桥桥下水”,两句虽写怅惘情怀,但这是“遐想”而不是“空想”。作者固然处于“流放”的地位,但与那些贬谪编管、名在罪籍的人毕竟不同,这是通篇中微有开拓、振作气氛的所在。“行遍天涯真老矣”,包含着空间和时间的双重折磨。而“真”字下得特别有分量,和上片“流清泪”语相映照,更觉凄切动人。歇拍“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无寐”,说明愁的深度。频年处于无聊的远宦生活中,词人已经是长夜失眠了,“无奈夜长人不寐”,何时是个了局呢?而眼前景,心中事,鬓边白发又添了几许?只有在茶烟袅袅中坐遣年华的消逝而已。这是用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飏落花风”的诗而变化为词心、词句。

全篇主旨是写远望家乡,思念亲人,感情深沉,忧思无端。看来作者所表达的,除了远游思家的忧闷情怀之外,还兼寓光阴虚掷、壮志难伸的悲愤。后代读之,自然会同情作者的处境和遭遇。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0: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