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清明 杜牧
释义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鉴赏

清明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其时在阳历四月上旬,春光明媚,草木生长,是人们郊游的好时光,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杜牧此诗是一首富于生活情趣的小诗,有人说后两句的妙处在于那牧童的一指,如《小放牛》之舞蹈动作,以致连音乐都似乎听到了。

杜甫《清明》写时俗道:“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所谓“路上行人”,乃郊游踏青者。因先前晴明,故未带雨具。“春天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忽遇阵雨,行人衣裳沾湿,故狼狈不堪,致“欲断魂”。故欲寻酒家避雨祛寒。“酒家何处”,唯当地人知之,牧童便是路上偶逢的一个。这牧童想必也是带雨鞭牛还家的,哪有许多闲工夫回答路人的询问,故只将鞭一指远处杏花林边的帘招,算是回答。

全诗之妙,正在于画出了这样一幅富于情节性的“雨中问津图”。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21:5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