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江赋 郭璞
释义

江赋(节选)

郭璞

咨五才之并用,实水德之灵长〔1〕。惟岷山之导江初发源乎滥觞〔2〕。聿经始于洛沫,扰万川乎巴梁〔3〕。冲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涨〔4〕。极泓量而海运,状滔天以淼茫〔5〕。总括汉泗,兼包淮湘,并吞沅澧,汲引沮漳〔6〕。源二分于崌崃,流九派乎浔阳〔7〕。鼓洪涛于赤岸,沦余波乎柴桑〔8〕。纲络群流,商榷涓浍〔9〕。表神委于江都,混流宗而东会〔10〕。注五湖以漫漭,灌三江而漰沛〔11〕。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12〕。所以作限于华裔,壮天地之崄介〔13〕。呼吸万里,吐纳灵潮〔14〕,自然往复,或夕或朝。激逸势以前驱〔15〕,乃鼓怒而作涛。峨嵋为泉阳之揭,玉垒作东别之标〔16〕。衡霍磊落以连镇,巫庐嵬崫而比峤〔17〕,协灵通气,薄相陶〔18〕。流风蒸雷腾虹扬霄〔19〕。出信阳而长迈,淙大壑与沃焦〔20〕

注释

〔1〕咨:赞叹词。五才:亦称五行,金、木、水、火、土。实:通“寔”。水德:水性。灵长:意谓水性善美柔和、润滋万物,最为广远绵长。

〔2〕岷山导江:岷山,在四川省松潘县北;导江:疏导长江。滥觞:浮起酒杯,言其水势微弱。

〔3〕聿:句首语助词。经始:经由。洛:洛水。沫:沫水。扰:汇总。巴梁:巴郡梁州。

〔4〕跻:升越。

〔5〕极:尽。泓量:浩大深广的水势。海运: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腾翻。

〔6〕汉:汉水。泗:泗水。淮:淮河。湘:湘江。沅:沅水。澧:澧水。汲引:引水。沮:沮水。漳:漳水。

〔7〕崌崃(jū lái):均山名。

〔8〕赤岸:山名。沦:水波微弱。扶桑:地名,在今江西九江市西南。

〔9〕纲络:包容。商榷(què):统纳。浍涓:小水流。

〔10〕表神:神奇的水面。委:聚集。江都:地名,今江苏省扬州一带。宗:尊崇。东会:向东流去,汇入大海。

〔11〕五湖:太湖的别名。一谓指太湖、丹阳湖、洞庭湖、青草湖和彭蠡湖。三江:指浙江、吴淞江、浦阴江。一谓指岷江、澧江、湘江。漰沛:波涛冲击声。

〔12〕滈(hào)汗:犹“浩瀚”。六州:指益、梁、荆、江、扬、徐六州。经营:周旋往来。炎景:炎热的南方。

〔13〕限:界限。华裔:华夏和蛮夷地区。裔,通“夷”。华夏,指中原地区。崄介:险恶的阻隔。

〔14〕灵潮:神奇的潮水。

〔15〕逸势:奔腾的水势。

〔16〕泉阳:长江的别名。揭:标志。玉垒:山名。东别:长江的别名。

〔17〕衡:衡山。霍:霍山。磊落:山势险峻崇高的样子。连镇:山岭连属不断的样子。镇,一方之主山。巫:巫山,在今四川巫山县。庐:庐山。嵬崫(wéi jué):山势高大起伏的样子。比峤(qiáo):一样高大。峤:山尖而高。

〔18〕协:协和。协灵:指山间阴阳变化协调和谐,神奇莫测。通气:指山间气息相通。(pēn)薄:山川相互激荡。相陶:相互陶冶万物。

〔19〕流风:山川间激荡起的大风。蒸雷:升起雷鸣。霄:浮云。

〔20〕信阳:信陵(川、陕交界处)之南。长迈:长行,长驱。淙(cóng):灌注、流聚。大壑:大海。沃焦:山名,传说在东海之南三万里。

若乃巴东之峡,夏后疏凿〔1〕。绝岸万丈,壁立霞〔2〕。虎牙嵥竖以屹崒,荆门阙竦而磐礴〔3〕。圆渊九回以悬腾,湓流雷呴而电激〔4〕。骇浪暴洒,惊波飞薄〔5〕。迅省澓增浇,涌湍叠跃〔6〕岩鼓作,漰泶灂〔7〕,溃濩〔8〕。潏湟淴泱,〔9〕。漩澴荥,渨〔10〕。溭淢浕涢,龙鳞结络〔11〕。碧沙而往来,巨石硉矹以前却〔12〕。潜演之所汩淈,奔流之所磢错〔13〕。厓隒为之泐嵃,碕岭为之嵒崿〔14〕。幽涧积岨,〔15〕

注释

〔1〕巴东:古郡名,在今四川省。巴东之峡,即三峡。夏后:夏禹。

〔2〕(bó):形容山壁颜色如斑斑的赤霞。

〔3〕虎牙:山名,在今湖北省。嵥竖:山峰突兀耸立的样子。屹崒(zú):高峻的样子。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阙耸:像宫阙一样耸立。磐礴:广大雄奇的样子。

〔4〕圆渊:峡间急流拍岸而形成的大漩涡。九回:江水旋转环流的样子。悬腾:波涛悬跃而腾起的样子。湓流:汹涌的急流。雷呴(hǒu):雷鸣。呴,同“吼”。电激:电光闪烁。

〔5〕暴洒:突然散落。飞薄:飞腾激荡。

〔6〕迅澓(fù):急驰的旋流。增浇:重迭旋流。增,通“层”。涌湍:奔腾的急流。叠跃:层层相叠而奔腾。

〔7〕:水石相击。漰(péng huā):浪涛相撞。鼓作:形容水激岩石的响声如鼓。泶灂(xiào zhuó):形容水浪相撞的声音。

〔8〕(píng bài):水流相激声。(hōng huài):水势相激的状态。溃濩(huò)、漷(xù kuò):水势汹涌的样子。

〔9〕潏湟(yù huáng)、淴(hū)泱:皆形容水势疾速的状态。(shù shǎn)、瀹(shēn yuè):皆形容水流漂疾的状态。

〔10〕漩澴(huán)、荥(xíng yíng)、渨(wēi lěi)、瀑:皆形容波浪汹涌回旋的状态。

〔11〕溭淢(jī yù)、浕涢(jìn yǔn):皆形容波浪前后推逐的状态。龙鳞:江波发光,状如金龙之鳞。结络:波浪交结相连的样子。

〔12〕(kuì tóu):沙石随水流动的样子。硉矹(lù wū):沙石随水转动的样子。前却:前后滚动。

〔13〕潜演:潜在地下的水流。汩淈(gǔ gǔ):潜流涌出的状态。磢(chuǎng)错:水石相摩擦的样子。

〔14〕厓隒(ái yǎn):崖岸。泐嵃(lè yǎn):急流冲击出的洞孔。碕(qí)岭:漫长的江边山岭。嵒崿(è):洞穴。

〔15〕岨:崄岨。硞(què kù)、礭(luò què):皆形容山壁险峻之状。

……(上略)

尔乃域之以盘岩,豁之以洞壑〔1〕。疏之以沲汜,鼓之以朝夕〔2〕。川流之所归凑,云雾之所蒸液〔3〕。珍怪之所化产,傀奇之所窟宅〔4〕。纳隐沦之列真,挺异人乎精魄〔5〕。播灵润于千里,越岱宗之触石〔6〕。及其诡变儵怳,符祥非一〔7〕。动应无方,感事而出〔8〕。经纪天地,错综人术〔9〕。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10〕

若乃岷精垂曜于东井,阳侯遁形乎大波〔11〕。奇相得道而宅神,乃协灵爽于湘娥〔12〕。骇黄龙之负舟,识伯禹之仰嗟〔13〕。壮荆飞之擒蛟,终成气乎太阿〔14〕。悍要离之图庆,在中流而推戈〔15〕。悲灵均之任石,叹渔父之櫂歌〔16〕。想周穆之济师,驱八骏于鼋鼍〔17〕。感交甫之丧佩,愍神使之婴罗〔18〕。焕大块之流行,混万尽于一科〔19〕。保不亏而永固,禀元气于灵和〔20〕。考川渎而妙观,实莫著于江河〔21〕

注释

〔1〕盘岩:盘曲的岸崖。豁:疏通。洞壑:指大海。

〔2〕沲汜(tuò sì):江水支流。鼓:鼓动。朝夕:早潮夕汐。

〔3〕归凑:归并汇合。蒸液:蒸发起的灵液。化产:化育生产。

〔4〕傀奇:瑰伟奇异之物。窟宅:穴居。

〔5〕纳:容纳。隐沦:神人名。列真:一系列仙人。挺:超拔。精魄:精灵。

〔6〕灵润:江上蒸起的云雾。岱宗:泰山。触石:云雾触石,化而为雨。

〔7〕谲变:变化奇异无常。儵怳(shù huǎng):疾速。符祥:征兆、祥瑞。非一:各种各样。

〔8〕动应:应验、感应。无方:没有常规。感事:人与事之间的感应。

〔9〕经纪:运通。错综:交错综合。人术:人世间的一切事物。

〔10〕妙:玄妙的道理。事:情理。

〔11〕岷精:岷山之神。垂曜:放射光辉。东井: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即井宿。阳侯:波涛神。遁形:隐形。

〔12〕奇相:江神。宅神:住在江中而为神。协灵爽:和神明协合。灵爽:精气、神明。

〔13〕黄龙:传说中的神龙。负舟:翻船。伯禹:大禹。

〔14〕荆飞:春秋时楚国勇士,曾入江斩两鲛。成气:成就为神气。太阿:宝剑名。

〔15〕推戈:挥戈,这里戈指剑。传说要离与庆忌战于江中。

〔16〕任石:怀石。櫂(zhào)歌:船歌。

〔17〕周穆:周穆王。济师:军队渡河。鼋鼍(yuán tuó):大鳖、扬子鳄。

〔18〕交甫:郑交甫,传说人物。愍:哀怜。婴罗:陷入罗网。

〔19〕大块:大自然。流行:森罗万象的水流。混:混同。万尽:天下所有事物。一科:一坎(低洼之地)。

〔20〕保:保持元气(天地万物形成的精气)。禀:承受。灵和:神妙协和之气。

〔21〕考:察。渎:河流。妙观:奇妙的景象。著:昭著。

鉴赏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西晋末,避乱渡江,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郎,迁尚书郎。后任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王敦谋逆,被害。

郭璞是晋室南渡前后著名学者和诗人,注释过《周易》、《山海经》、《尔雅》、《楚辞》等古籍。他的诗赋“为中兴之祖”。今存诗二十多首,多为《游仙诗》。辞多慷慨,有较浓厚的抒情成分。在所存辞赋中,《巫咸山赋》、《盐池赋》为写景之作,《流寓赋》和《登百尺楼赋》反映了“八王之乱”所造成的社会动荡,表现作者忧国忧时的悲愤心情。《江赋》是他的代表作,此外,还有《蚍蜉赋》《蜜蜂赋》等。《南郊赋》和《客傲》则只存片断。明张溥辑有《郭弘农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今节录《江赋》,并析之赏之。

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这首《长江之歌》已经响遍神州大地,唱出了人们对中华民族象征的长江的深情和热爱。然而,早在晋代,郭璞就用辞赋的形式,唱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文采宏丽,气象壮阔的长江之歌——《江赋》。马积高《赋史》指出:“《文选》李善注引《晋中兴书》曰:‘璞以中兴王宅江外,乃著《江赋》,述川渎之美。’则此赋又是有为而作,它在当时,对于稳定士大夫立国江东的信心,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可见,郭璞的创作目的是明确的,那么,他又是怎样“述川渎之美”的呢?

一、既写江内,又写江外,写出长江的整体美,充实美。刘熙载《艺概》记载:“姚铉令夏竦为《水赋》,限以万字。竦作三千字。铉怒,不视,曰:‘汝何不于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郭璞深懂写江水的奥秘,写《江赋》正是“水之前后左右广言之”而写出长江的雄姿的。赋篇开端,文势突兀而起,排空而来,写出长江发源于崛山,千回百折地奔向大海。这是鸟瞰式的描绘,给读者以整体美。随后又以特写镜头,介绍了巫峡及浪涛的瑰奇,然后以“其下”“其旁”“其表”“其里”“其水物错怪”“其羽族”等形式分别描写了长江的鱼类、特产、矿物、鸟类,珍奇植物,渔业及有关历史传说等,内容丰富而又条理分明,铺张夸饰而又文理细密。因此,马积高《赋史》指出:“《江赋》规模宏阔,内容详瞻,与木华《海赋》同为江海之巨制。《海赋》气势磅礴,《江赋》条理明畅,其形容处,时见精彩,在艺术上可谓旗鼓相当。”这里的条理明畅,内容详瞻,正体现了孟子所说的“充实之为美”的充实美。

二、《江赋》所体现的艺术境界,既有雄奇之美,又有冲淡之美。刘熙载《艺概》指出:“赋取乎丽,而丽非奇不显,是故赋不厌奇。”而《江赋》的主要美学特征则是以雄奇而闻世的。赋的开篇,先抑后扬,江水发源于滥觞,然而正是这条涓涓小流,竟能“衔巫峡以迅激,跻江津而起浪”,“滈汗六州之域,经营炎景之外”。最后以磅礴气势奔向大海,这是何等的壮观。“巫峡”之景也以雄奇著称,这里“绝岸万丈,壁立赮骏”,形势险要,这里“骇浪暴洒,惊波飞薄,迅澓增浇,涌湍叠跃”,有着神奇的浪涛。此外还有奇珍异兽,神奇的传说,这些无不体现着雄奇之美。然而《江赋》还有另一番的美学特征,那就是冲淡之美。作者描绘江中渔民生活:“若乃宇宙澄寂,八风不翔。……傲自足于一呕,寻风波以穷年。”以动写静,在恬静融和的氛围中透露出渔家之乐,透露出作者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作者描绘江上鸟类生活:“千类万声,自相喧聒。……”作者以白描写法,描绘江上鸟儿自由而恬静的生活,有的自由地歌唱,有的在水边洗濯翅膀,有的在水中嬉戏,真是“自乐其乐而无风波之患”,写得何等真切传神。刘熙载说:“戴安道画《南都赋》,范宣叹为有益。知画中有赋,即可知赋中宜有画矣。”(《兰概》)我们也可以说,以上两段文字,堪称“赋中之画”了。方士庶说:“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天佣庵笔记》)郭璞正是采用雄奇之美与冲淡之美相结合的原则,“于天地之外,别构一种灵奇”的艺术境界的。

三、自然本色与人工斧凿的对立。郭璞写《江赋》是遵循着自然本色的原则的,如写江中鱼类的生活,无不于自然之中透露出情趣。作者从鱼儿的自由和充满生命力的游动中写出长江的动态美,空间美和传神美。然而赋中同时确实存在着人工斧凿的痕迹,如喜用难字、古字,使行文艰深晦涩。夸张也有失实之处。

随便看

 

文学鉴赏辞典收录10205条古诗文及现当代文学作品鉴赏词条,基本涵盖了古今中外大多数文学家的作品鉴赏,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7 12:19:47